首页 > 资讯 > 青少年近视防控 从0-6岁建立“眼健康档案”开始

青少年近视防控 从0-6岁建立“眼健康档案”开始

  不同年龄段近视防控侧重点有所不同,所以通过定期地记录孩子的身高、体重、眼轴、角膜曲率、眼压、屈光状态等来形成孩子的视力发育档案很有必要。

  什么是“眼健康档案”

  通过定期地记录孩子的身高、体重、眼轴、角膜曲率、眼压、屈光状态等来形成孩子的视力发育档案。

  建立“眼健康档案”的意义

  鉴别真假近视,发现视力异常应及早采取措施预防和干预,对近视眼的防治起到“防患于未然”的作用。假性近视,可以通过散瞳验光辨别,假性近视如果得不到足够重视和干预,睫状肌长期收缩压迫眼球,最终会导致眼轴变长,形成真性近视。

  检查度数是否加深。孩子们处于快速生长发育阶段,眼睛的屈光状态也常常发生改变。建议近视的孩子每隔3-6个月再次验光,如果处方与以前的度数出现明显变化,应及时更换新眼镜。

  及早发现孩子是否有先天或后天的眼病,为以后眼部疾病诊治提供科学数据。视觉健康档案包括多个项目,不仅可以判断孩子是否近视,也可以及早发现斜视、弱视、远视等眼科问题。

  怎样建立“眼健康档案”

  在医院眼科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全面的眼部检查,并且定期复查,跟踪记录眼部数据,如发现异常,应及早采取干预措施。

  什么时候开始建立“眼健康档案”

  建议在孩子3岁-6岁的幼儿园阶段,要控制远视储备消耗的速度。推荐建立视觉档案,定期验光,做好视力记录,做好眼球光学生物测量,记录眼轴的长度,以便与将来作对比。

  正常情况下,新生儿的双眼都处于远视状态,随着生长发育而逐渐趋于正常,一旦用眼过度,提前消耗完远视储备,眼轴增长,孩子以后发生近视的可能性比同龄人要大。

  0-3岁,检查是否有先天性的眼科疾病,比如先天性白内障,早发现早治疗,避免影响孩子以后的视力。

  3-6岁,检查是否近视、远视、散光、弱视等。

  6-18岁,每半年检查一次眼睛,避免经常使用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造成的度数加深、视觉疲劳等。

  18岁以后,可能出现干眼症、泪道阻塞、青光眼、白内障等,要每年检查一次。

  科学诊疗与矫正

  通过近视筛查以及监测等工作,应对儿童青少年进行分级管理,科学矫正。对视力正常,但存在近视高危因素的学生,建议其改变高危行为,改善视光环境。对远视储备不足或者裸眼视力下降者,其视功能可能异常,建议接受医学验光等屈光检查,明确诊断并及时采取措施矫治。

  除此之外,家长还应该做什么

  1.督促孩子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做到“一拳一尺一寸”;不躺卧看书。

  2.孩子尽量减少使用电子产品,特别是学龄前儿童不使用电子产品。

  3.家长要多抽时间陪伴孩子,参加户外活动来预防近视。(严雪梅)

  来源:江津区中医院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相关知识

我国将建立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档案,一人一档随学籍转移
李岩: 科技赋能 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
全国爱眼日 儿童青少年将拥有视力健康电子档案
如何呵护儿童青少年眼健康?视力健康档案来帮忙
眼科医疗注意!国家卫健委将开展“启明行动”——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健康促进活动
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试点,普及科学用眼提高防控意识
眼科专家:建立屈光发育档案,为眼健康装上“预警系统”
专家称保护青少年儿童视力健康:关键要做好“防”和“控”
【近视防控】寒假=视力下降滑坡期,听听视光专家“近视防控建议”
最新修订!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三十问答(2024年版)

网址: 青少年近视防控 从0-6岁建立“眼健康档案”开始 https://m.trfsz.com/newsview9497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