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大雨
版式设计:而漪
幸福的奥义是什么?
我们采访了一些人,得出的答案,大都是健康的身体、积极的心理状态和互相支持的人际关系。
一个共同点是,所有人都会把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置。
经历了这几年,健康又成为所有人的共识。
据相关产业报告显示,中国健康产业的市场规模有望在2030年超过5万亿美元(约合人民币62万亿元),并且很有可能成为全球唯一具有如此规模的市场。
作为中国大健康产业的龙头企业,平安健康的财报则证明了这一点。
2023年3月13日,据平安健康2022年财报显示,其2022年实现总收入约61.6亿元,毛利率同比上升4.0个百分点至27.3%,报告期内,净亏损同比收窄60%。同时,在过去12个月内,其付费用户数高达近4300万。
B端健康业务
未来潮水的方向
说起互联网医疗公司的模式,大致分为两种。
一种以阿里健康和京东健康为代表,以药品售卖为主业,本质仍与电商有关;另一种则以丁香医生为代表,主打线上诊疗服务,解决看病难的问题。
如今,互联网医疗C端市场陷入发展瓶颈,具有较大开发潜力的B端或许是下一个蓝海。
怎样寻找新的增长空间与变现路径?平安健康的选择是,不被互联网医疗的标签束缚,聚焦B端业务,加速与集团深度协同,同时开拓更多与企业的创新合作。
这一选择无疑是走上一条难而正确的道路,如今来看取得了不错的成效。
平安健康自步入战略2.0深化期以来,聚焦B端用户,稳步落地“管理式医疗+家庭医生会员制+020医疗健康服务”三大模式,差异化优势逐步显现。
据第三方机构预测,2030年中国互联网医疗健康市场的渗透率将从2021年的5.5%,提升至25%,整体市场规模将达到4.2万亿人民币,其中商保和企业是平安健康不断探索,也是不断加强与平安集团协同合作的两大支付方来源。
事实上,这两个支付方是我国医疗和健康行业支出中除医保外最大的支付方,也是政策在积极鼓励探索和发展的支付方。
银保监会发布的关于规范保险公司健康管理服务的通知中,将保险公司提供健康管理服务成本的最高比例从净保费的12%,提升到20%,充分表明政策鼓励的态度,也表明了商保未来的发展趋势。
在过去的这一年,平安健康保持定力,践行战略2.0深化落地,持续优化业务结构,毛利率获得稳步提升。在这个过程中,公司资源更多着力配置与管理式医疗模式协同性高的业务板块。
比如,平安健康与国内某领先的动态血糖检测仪研发生产企业合作的某血糖仪项目,该项目是一个“智能硬件”与“健康服务”紧密结合的典型案例。通过该血糖仪,平安健康线上家庭医生可以实时了解用户的血糖变化、波动情况。此外,通过CGM特有的血糖分享功能,进一步增加了和用户之间的黏性,能够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多元化的服务。
下半年财务收入环比增长约18%,全年毛利率稳步提升至27.3%,整体的业务结构取得了实质性的优化。这也是平安健康深耕B端业务战略正确性的最好例证。
这也意味着,只有回归本源,用互联网工具真正提升传统医疗的效率和解决传统医疗模式的痛点、难点和盲点,才能以商业模式和市场创新获取可持续发展的机会和能力。
瞄准市场刚需
深耕企业健管解决方案
对于B端业务,有一个不得不说的点,那就是企业健管。
近年来,企业在员工健康管理方面的意识和需求也在不断提升,企业员工健康管理计划正在从大型的企业向中小型企业渗透,从一线城市向二线和三线城市延伸,总体看中国企业员工健康管理市场的潜在规模有望达到三万亿人民币。
随着生活和工作节奏的不断加快,员工的健康问题愈发突出。
近几年员工猝死的社会新闻频繁爆出,引发职场人深度的健康焦虑。
《2022构建幸福职场:职场健康促进与行动指南》白皮书提及,随着员工越来越意识到健康与工作之间的联系,未能将健康融入其工作文化和环境的公司将无法吸引和留住优秀员工。
作为业内头部企业,平安健康布局并持续加码企业健康管理赛道,推出了“易企健康”2+4企业健管产品体系,以“体检+”和“健管+”为核心提供一站式健康管理解决方案,开创性地提出为员工配备专属保健医生,串联体检、问诊咨询、健康管理等多元化服务,满足员工日常健康、亚健康、疾病、慢病等不同健康管理需求,助力企业做好健康管理工作。截至2022年12月31日,平安健康已为978家大中型企业提供员工健康管理和企业客户权益综合服务,覆盖近300万名企业员工及用户,项目收入超1800万元。
一种声音是,企业健管业务一直是一个刚性需求,未来这一需求仍有相当大的空间。而平安健康借助平安集团在B端和F端累积的优势,天然拥有一个触达成本极低的用户池。和平安集团业务的协同,是平安健康业务最大的护城河。这是其他互联网医疗公司完全无法比拟的竞争优势。
目前,平安健康正稳步推进管理式医疗模式,更多赋能到企业端,为企业的员工提供健康管理服务,同时也协同平安集团提供商业保险+医疗健康服务的综合性产品。与平安集团业务相结合,提升B端覆盖率的同时,又能将企业员工转化至C端,实现C端付费率的进一步提升,截至2022年末,企业员工健管项目中员工用户的付费转化比例约30%。。
综合来看,平安健康未来的业绩增速可期。
事实也确实如此。中金公司预测,到2030年,国内数字健康2C规模将达到2-2.6万亿元,2B规模至少将达到5000亿元。
中信证券发布研究报告称,维持平安健康“买入”评级,目标价 32 港元。F、B、C三端推广稳步进行。展望未来,作为医疗健康服务提供商,平安健康将进一步完善产品服务体系,通过 B2B2C 模式满足客户健康管理需求,收入有望迎来较快增长,利润端伴随降本增效有望逐步实现盈亏平衡。
展望下半年,平安健康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方蔚豪表示,公司将持续深入洞察企业端和个人端用户诉求,用心做好产品打磨和服务提升,协同建设符合中国需要、有平安特色的中国版“管理式医疗模式”。
客观而言,以互联网医疗为主的企业健康管理方案具有广泛连接、高效供给的特点,但是否能让广大具有付费能力的员工产生足够的付费意愿?这对于需求的洞察能力、医疗健康的服务能力、资源的整合能力仍有相当大的考验。
对于互联网医疗行业,所有的从业者貌似都在趟一条叫做“时代”的河流,终点在哪,不知道,道路是否正确,也不清楚。但毫无疑问,只有谨慎务实的人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未知的风险,待到合适的机会“上岸”。
行稳致远的路上,需要智慧和耐心。
相关知识
电影《出走的决心》:女性勇气与自我救赎的壮丽篇章
追求健康还是速度,解读健康减肥与快速减肥的抉择
医药电商B端市场:现状、挑战与未来发展趋势的深度剖析
爱好安:深耕女性健康,绽放美丽花园
家电企业“勇闯”大健康
大健康商业模式深度解读:B端赋能,C端裂变!
康复游泳能缓解疼痛 关键在泳姿的抉择
美丽与死亡的抉择
食物安全与健康生活:有机农业是抉择!
平安健康险开创保险+中医药融合,深耕中医药守正创新健康服务
网址: 深耕B端,平安健康的勇气与抉择 https://m.trfsz.com/newsview9584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