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是最常见的一种慢性疾病,高发于中老年人群。近年来,高血压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且逐渐呈现年轻化趋势,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
服用高血压降压药后心跳加快,这种情况危险吗?该怎么办?
众所周知,目前为止,高血压仍属于一种终身性疾病,因为病因不明,所以无法治愈,患者只能通过长期用药治疗,以防止靶器官受损,预防严重并发症的发生。而是药三分毒,长期用药必然会存在一定的副作用,虽说副作用发生风险较低,但是也使得很多患者会出现一些不适,进而不敢用药。
1、服用降压药后心跳加速危险吗:心跳加速是降压药的不良反应之一,常见有钙离子拮抗剂,即为地平类药物。这类药物是通过选择性阻滞钙离子经细胞膜上的钙离子通道进入细胞内,降低细胞内钙离子浓度,进而达到明显舒张血管的作用,最终发挥降低血压的疗效。而因为该类药物有舒张血管的作用,必然会导致血流加速,使得心跳加速,这也是 地平类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
但是,这种不良反应的发生 一般都比较轻微,而且是短暂发作的,只要是患者遵医嘱按照规定的剂量服用,是不会有很严重的情况发生的,服药一段时间后就会自行缓解。但是,如果患者擅自增加用药剂量,可能会导致严重后果发生。因此,一般建议,患者在服用降压药时,应该都是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用药剂量到正常用药剂量。多数患者在常规用药后,会逐渐适应这样的变化,心跳加速的症状也会消失。不过,如果患者确实对该类药物比较敏感,出现长期心跳加速,不耐受的情况,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换用其他的降压药服用,以防造成不利的后果。
2、高血压患者心率的管理:诸多研究表明,静息心率较快不利于人体健康,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和死亡风险。而对于高血压患者而言,心率加快的危害更大,其会大大增加心脑血管意外事件的发生风险。因此,我们建议高血压患者在监测血压的同时,也需管理好自己的心率。一般而言,高血压患者理想的心率控制标准应该是70次/分左右,高于80次/分就需及时进行干预,以防严重后果的发生。而心率的管理需要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如加强锻炼、管理好情绪等,必要时可遵医嘱用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