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糖尿病日:糖尿病前期如何健康饮食?

糖尿病日:糖尿病前期如何健康饮食?

糖尿病日:糖尿病前期如何健康饮食?

2018-03-29 阅读:176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及时线下就医

在提到防治糖尿病的时候,大多数医生会提到健康饮食这块,恰好今年的糖尿病日主题是“健康饮食与糖尿病”。今天39健康网的编辑也跟聊聊,如何健康饮食防治糖尿病。

据统计,中国18岁及以上成人糖尿病患病率高达11.6%,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调查显示每10个人中就有1名糖尿病患者,更让人担心的是,我国成人出现糖尿病前期表现的比例高达50.1%。

糖尿病前期(5.6≤空腹血糖<7.0,7.8≤餐后血糖<11.0,5.7≤餐后糖化血红蛋白<6.5,单位:mmol/L)是介于糖尿病和正常血糖之间的状态,糖调节已经受损,即将变成糖尿病,也就说我国半数成年人口已经成了“准糖人”。研究证实1/3的“准糖人”日后会恢复正常,1/3“原地踏步”,还有1/3将进展为糖尿病。

内分泌科专家解释,糖调节受损是向2型糖尿病发展的过渡期,也是2型糖尿病的潜在人群和高发群体,包括糖耐量受损和空腹血糖受损,其血糖值介于正常人与糖尿病血糖值之间的一种中间状态。2003年第18届国际糖尿病联盟会议指出,对糖调节受损阶段的干预治疗是阻止和延缓糖尿病发生发展的重要手段,如果能及早采取一定的干预措施,一部分糖调节受损者将有可能逆转为正常糖调节状态;而若不采取有效的干预手段,大部分的糖调节受损者在几年到十几年内进展成为不可逆转的Ⅱ型糖尿病。

众所周知,糖尿病防治有“五架马车”(饮食、药物、自我血糖监测、运动、糖尿病教育),其中饮食占据了“半壁江山”,糖尿病人饮食控制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病情的发展。而糖尿病前期人群属于特殊人群中的特殊,她们应该如何健康饮食呢?

专家指出,对于糖尿病前期者最根本的就是要合理的控制食欲,可以使减轻B细胞的负荷,有利于血糖水平的控制。因此,糖尿病前期者的饮食控制要求遵循两个原则:一、是“一个平衡,三个兼顾”,即平衡饮食,兼顾控制血糖、血脂、血压、体重等,兼顾并发症的防治和兼顾个人的生活习惯和饮食爱好;二、是“避轻就重”,根据病情程度,优先控制或解决主要的问题。

总的来说,糖尿病前期者健康饮食应牢记以下几条要点:

(1)建立正确、有规律的饮食生活。

(2)在规定的热量范围内做好营养的平衡。

(3)每天饭量八分饱,副食荤素搭配,种类要多;主食粗细搭配,数量应少。

(4)养成饮食淡味的习惯。

(5)不偏食、不挑食。

(6)牢记每天所需总热量及饮食量。

(7)饮酒、吃水果、外食(在饭馆、食堂或朋友家吃饭)也要计算在总热量之内。

(8)不宜过多饮酒,不宜吃零食。

(9)相信科学,不轻易听信传说用药。

(10)建立一个健康长寿的糖尿病饮食。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相关文章推荐

糖尿病饮食治疗规则 2022-01-21阅读:212 糖尿病饮食治疗规则补充膳食纤维,目前食品加工越来越精细,丢掉了大量有益于健康的膳食纤维,特别是水溶性纤维素,这些纤维素在 糖尿病饮食禁忌大全 2022-01-18阅读:170 糖尿病患者在饮食上面建议低盐、低脂、优质蛋白饮食,不要吃过咸以及过于油腻的食物,同时要严格控制每天摄入的总热卡,尽量避免 糖尿病饮食原则口诀 2023-04-21阅读:518 糖尿病饮食原则口诀包括定时定量、三低一高、五谷杂粮、优质蛋白、慢吸食物、多蔬果、少饮酒以及细嚼慢咽。 1、定时定量:建议患者每天按照规定的时间吃完三餐,并且三餐要规定量,不可随意吃,如早上吃太多,中午 糖尿病早期如何治疗? 2022-01-27阅读:184 当确诊为糖尿病时,就必须给予生活方式的干预,如果生活方式干预不能把血糖降到正常,那就需要通过内分泌科医生给予的降血糖方案 糖尿病早期如何治疗 2022-01-28阅读:171 糖尿病的话一旦诊断本身是一个不可治愈性的疾病,那么糖尿病的初期的话可能有一些临床症状,通过治疗他可能能够达到一定的程度上 妊娠糖尿病,看我如何对付 2022-05-25阅读:205 27岁妊娠期糖尿病女性孕39+3周的1+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下腹胀痛,约5-6分钟一次,持续约30秒,强度弱,伴见红,无阴道流液等,自觉胎动正常,我院诊断为先兆流产。专科检查后,孕妇各项指标良好,于住院第二天采取剖宫产终止妊娠。手术顺利,术后产妇、新生儿安返病房。

相关知识

糖尿病如何饮食 注意糖尿病的饮食禁忌
糖尿病人如何健康饮食?
糖尿病要如何饮食?
糖尿病健康讲座:糖尿病饮食
糖尿病前期
糖尿病饮食禁忌 糖尿病健康饮食
糖尿病肾病患者如何饮食
糖尿病如何健康饮食
联合国糖尿病日:糖尿病健康管理该从何入手?
糖尿病人如何健康饮食

网址: 糖尿病日:糖尿病前期如何健康饮食? https://m.trfsz.com/newsview9878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