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 杨益莹
4岁的郑州女孩儿可可天真可爱,是全家人的掌上明珠。
可是,最近妈妈在给可可洗澡的时候,却发现她的乳房有小硬块。
这可吓坏了妈妈,孩子这么小,乳房怎么会发育呢?
一时间,性早熟、不长个等词出现在了可可妈妈脑海中。
随后,妈妈带着可可来到了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乳腺科门诊。
其实,可可的情况并不是个例,在医院乳腺科,医生常常碰到家长带着7、8岁,甚至4岁左右的孩子因“乳房发育”前来就诊。而且男孩儿、女孩儿都有。
孩子乳房为什么会这么早发育?家长应该如何发现?乳房发育会给孩子带来哪些影响?家长发现后应该如何处理?
郑大三附院乳腺二科副主任杨红星介绍,正常女童乳房发育一般初始于9至13岁,平均年龄在11岁左右。
正常乳房发育双侧往往不均衡,多为一侧先发育,随着各种因素的影响,女童乳房发育起始时间有提前的趋势。
“女童在8岁前出现乳房单侧或双侧发育,称为乳房早发育。”杨红星说。
而在医院乳腺科,经常遇到各种孩子因为乳腺问题前来就诊,最小的孩子是两岁的女宝宝,就被家人发现了乳房发育。而4岁——8岁的女童是乳房早发育的主要人群。
杨红星告诉宝姨,孩子的乳房问题一般都是妈妈发现的比较多。
“许多妈妈在帮孩子洗澡的时候,会发现孩子身体的异常。如果发现孩子的乳头突起皮肤表面,或者摸着有硬币大小的硬块,家长就要引起重视了。”杨红星建议。
此外,如果孩子说乳房疼或者痒,家长也需要留意了。
在大家印象中,女孩的乳房发育都是在十几岁的年纪,孩子的早发育究竟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
杨红星介绍,乳房早发育主要分单纯性乳房早发育和性早熟导致的乳房发育。二者的病因,治疗和预后都不相同。
其中,单纯性乳房早发育指女童在8 岁前出现孤立的乳房发育,多见于4-7岁年龄段的女童。
表现为乳房单侧或双侧发育,乳晕后盘状结节,部分伴有疼痛,呈进行性,以后也可静止或消退,需要注意的是:其余第二性征未出现,无骨龄提前,无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启动。
需要提醒家长的是,单纯性乳房早发育不会影响儿童身高发育。
因为单纯性乳房早发育多为自限性病程,一般不需药物治疗,也不会影响儿童身高发育。因此,家长不必过于担心。
不过,这类孩子要定期随访,尤其在4岁以后发育的孩子。在随访过程中,若出现其他性征发育、生长加速、骨龄超前、性激素水平升高等,则应及时再次评估。
性早熟:指女童8岁前呈现出第二性征。
女孩第二性征出现的标志:乳房发育、月经来潮、骨龄提前,身高、体重迅速增长、阴毛、腋毛出现等,除有第二性征的发育外,还有卵巢的发育,已经初步具备生育的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会影响孩子身高,根据病情,有可能需要使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等,进行干预治疗。
那么,作为家长,应该如何帮助孩子区分是单纯性乳房早发育还是性早熟呢?
宝姨了解到,目前鉴别二者的常规检查有:骨龄、乳腺子宫卵巢超声检查、下丘脑垂体MRI检查、内分泌激素检测、GnRH激发试验等。
杨红星建议:妈妈们一旦发现8岁以下的女童出现乳房早发育的情况,应首先到正规医院专科门诊就诊,鉴别是单纯乳房早发育还是性早熟,查清乳房早发育的病因。
如果确诊是单纯性乳房早发育,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定期随访复查,改善生活方式,做好儿童健康教育,保障儿童身心健康。
宝姨在采访的时候还发现一个现象:乳房早发育不仅出现在女孩的身上,男孩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
10岁的东东从小就是个小胖墩,小时候家长觉得孩子胖胖的很可爱,后来发现孩子不仅肥胖,还出现了乳房增大的情况。
东东的妈妈认为孩子乳房增大是因为胖引起的,减减肥就好了。
可是,东东的减肥计划并没有成功,孩子也因为乳房大而变得自卑、敏感,总是含胸走路。
其实,肥胖只是孩子乳房增大的一个诱因。
杨红星认为,孩子的乳房早发育是乳头下方出现硬硬的腺体,和单纯的肥胖是不一样。
因此,家长还是应该尽早带孩子到医院就诊,查明原因。以免错过最佳治疗时间,引起孩子的终身遗憾。
根据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2018年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青少年儿童(18岁以下)性早熟患病率为0.43%,约有53万名儿童患有性早熟,其中就诊率却不到3成。
儿童性早熟已经成为了较为普遍的现象,给孩子的身心发展带来极大的危害。
那么,作为家长,应该如何保护孩子,预防孩子的乳房早发育呢?
杨红星建议家长们从以下几点做起。
1、改善孩子饮食习惯。
让孩子按时吃早餐,减少高热量、甜食、油炸、膨化食品的摄入,多吃蔬菜水果,控制体重。避免让孩子进食可能含有性激素的营养品和保健品,少喝添加色素或防腐剂的饮料,也不要使用含有性激素的护肤品,不宜服用各种滋补营养品。
减少和避免儿童长期接触塑料制品、一次性餐盒,减少环境因素对内分泌系统造成的影响。
2、增加体育锻炼。
加强锻炼下肢,每天应保证30分钟以上的运动时间,运动项目可选跑步、打篮球和跳绳等。当不能保证固定的锻炼时间,可利用其它机会锻炼,如爬楼梯、在上学路上快走、多做伸展运动等。
3、减少电子产品的使用。
控制和减少儿童使用电子产品。经常使用电脑、手机、电视等电子产品可能引发儿童性早熟,主要是由于电视或电脑的强光照可导致褪黑激素水平降低,诱发性早熟。
4、普及健康教育。
创造良好的环境,不要让孩子过多接触与年龄不相称的视觉刺激,对儿童和父母进行健康教育,了解生长发育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