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知识 > 疫情还未结束,如何做好居家健身及防护

疫情还未结束,如何做好居家健身及防护

1.成年人如何居家健身?

身体素质较好的和平常有着良好体育锻炼习惯的成年人,建议可以进行高强度间歇训练,这样能够提高心肺功能和基本力量素质,同时,还能够在短时间内达到良好的锻炼效果。比如可以做一些原地跑、俯卧撑、开合跳、波比跳等,每个动作练习10到15次,进行2到4组。

2.老年人如何居家健身?

老年人以及一些缺乏体育锻炼的成人,建议以功能性练习和柔韧、平衡素质提升的练习为主。针对肩、颈、腰、背这些关键部位的肌肉进行拉伸和转体类的练习,每组拉伸时间持续大概20到30秒,进行2到4组。另外还可以练习一些仰卧背桥、小燕飞等等。

3.小朋友如何居家健身

儿童青少年生性活泼好动,在家里应当遵循安全、科学、适度、多样化的原则进行锻炼。运动量要适度,以中低强度为主,身体微微出汗为宜,运动后要注意保暖和休息。建议上午、下午和晚上各进行15分钟到20分钟的居家健身,防止返校后肥胖和近视率的急剧上升。

儿童以灵敏、柔韧、协调和平衡练习为主,比如做一些听口令的动作,单脚站立抛球接球,还有钻“山洞”、推“小车”、跳格子、爬行等等。青少年可以加入速度、小力量(如自身体重),还有心肺耐力练习,如左右两点跑、振臂跳、原地踏步、开合跳、高抬腿、波比跳、仰卧踩单车等。有条件的可以在家里进行小哑铃或者是弹力带的练习。每个动作进行20到30秒,依据身体的素质进行2到4组。

4.大强度锻炼可以提高抵抗力吗?

居家健身不适宜进行长时间大强度锻炼,否则会导致身体机能失调,免疫功能下降,运动损伤风险增加。居家健身达到以下强度正合适:运动后感觉轻度的呼吸急促,内心感觉轻松愉快,面色微红,内心感觉轻松愉快。虽然稍微感觉有点疲乏,但是经过休息后可以消除,并且没有明显疼痛和麻木。

5.婴儿应该如何做好防护?

婴儿最好不要佩戴口罩,容易引起呼吸困难甚至有窒息风险,应尽量避免外出。可相对固定一个看护人。看护人尽量不外出,第一要戴好口罩,第二不要对着孩子打喷嚏、呼气。看护人在接触儿童餐具、玩具、日常生活用品等物品前,或与孩子交流玩耍前,一定要洗净双手。不要跟孩子共用餐具,给孩子喂食的时候,不要用嘴吹食物,也不要用嘴尝试食物或者咀嚼食物再喂给孩子。家里定期通风,一般每天定期通风2-3次,每次大概20-30分钟,通风时孩子移出通风的房间。

6.宅得久了,如何做好心理防护?

疫情防控认知要科学,从官方的渠道了解讯息,客观理性认识疫情,不要相信、传播网传的小道消息。居家生活安排要合理,可以跟家里人进行一些健身活动、小游戏等休闲活动,或整理以前没有整理好的文档、照片,规划接下来的工作和生活;和家人一起分享家庭计划和娱乐等。充分认识到情绪的重要性,负面情绪会给我们身体、心理带来负面的影响,心慌、头痛等躯体不适,严重的睡眠问题,甚至免疫力下降。

要正视自己出现的不良情绪,学习觉察和评估自己所处的情绪状态。可以尝试转移自己的注意力,与家人交流表达自己的情绪;适当的放松活动如做深呼吸、肌肉放松、适宜的运动等释放情绪;最重要的是要保持心态平和,积极乐观的心态看待疫情,看待生活。感觉到自己有较严重的症状,对自己造成了明显的负面影响,要及时寻求帮助。可以与家人、朋友交流,寻求心理的支持;也可以向心理卫生专业人士寻求心理援助,拨打心理热线、网上寻求心理咨询,必要时可以去精神专科门诊。

7.居家防疫如何保护耳朵健康?

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尽量避免过度熬夜。因为睡眠剥夺之后,就会影响内耳的微循环,进而出现耳鸣,甚至出现听力下降等。

日常生活中要控制好噪声。在使用家用电器的时,要尽量的把噪声降到最低,用过之后应该关掉开关。

合理使用耳机。建议耳机每次佩戴的时间要控制在30-40分钟。每天戴耳机的时间不超过3个小时,未成年人建议不超过2个小时。在嘈杂环境中不建议戴耳机。如果长期戴耳机已经出现了耳鸣、听力下降等症状,也不建议再戴耳机。

不掏耳朵。耳屎对于正常人来说是非常有益的,因为它有杀菌的作用。可以保护好外耳道的皮肤。所以,尽量不要去掏耳朵,尤其是用不干净的器具或者是用力不当,这样容易损伤外耳道皮肤。

如果曾经有过外耳道炎或者外耳道湿疹,以及慢性中耳炎的病史,在居家期间出现了症状,可以在家继续用药物控制。但是如果症状加重,就应该立即到医院去就诊。对于突然出现的突发性耳聋,或者是眩晕,尤其是伴有头痛的相关问题,也应当及时就医,避免错过了最佳诊疗时间。

8.小朋友如何上好网课且能保护好眼睛?

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家中桌椅应调节好高度。读书写字坚持“三个一”,即手离笔头一寸;眼离书本一尺;胸距书桌一拳。改掉不良的用眼习惯。不要在吃饭、卧床时看书或使用电子产品。不要在光线过暗或阳光直射的情况下看书写字。读写过程中应同时打开房间的大灯和台灯。台灯要有足够和均匀的亮度及色温,书籍纸张应避免精装的铜版纸,从而减少眩光的发生。

避免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和看电视。建议非学习使用电子产品每次不宜超过15分钟,每天累计不超过1小时。通过网络学习30-40分钟后,应休息远眺10分钟,使眼睛得到休息。或者闭眼休息5-10分钟。多在窗前晒晒沐浴阳光。6岁以下的学龄前儿童应避免使用手机和电脑。家长也应起到表率作用,尽量少用电子产品。

9.小朋友如何缓解眼部疲劳?

可通过运动缓解眼部疲劳。儿童青少年可选择原地跑,广播操,仰卧起坐等体育活动。中小学生也可以帮家长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坚持一天两次眼保健操,上下午各一次,最好在持续用眼后认真做眼保健操,让眼睛得到充分休息。做眼保健操前洗手。

充足的睡眠和合理的营养是眼部健康的基础。建议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要达到10小时,初中生9小时,高中生8小时。儿童青少年需要均衡营养,不挑食偏食,不暴饮暴食,少吃糖,多吃蔬果,每天饮水不少于1500毫升。

10.老年人爱眼护眼吃些什么?

多吃富含有维生素的食物,糙米、酵母、动物肝脏、各种豆类食物都富含丰富的维生素b1。动物肝脏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植物性食物比如蔬菜、水果当中含有较多的纤维素、胡萝卜素、维生素a、维生素c,适合于老年人食用,能够预防夜盲,防止眼睛干燥、大便干结等,有利于维护老年人的夜间视力。多吃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比如瘦肉、鱼、蛋、牛奶、豆类等,对于有效缓解眼部疲劳也是很有用的。

11.老年人爱眼护眼做些什么?

要注意休息,经常按摩眼眶和面部,每次10分钟,每天数次。经常做眼保健操、闭目养神,或是种植及观看绿色植物。注意用眼卫生,不要躺着看书,看书时一般每小时起来活动一下,通过窗户向远处眺望。

如果有老花眼,在看书、看电视的时候应该佩戴老花镜。应有意识的经常眨眼,闭目的时间应该长一些,同时配合用双手按摩眼睑,然后在按摩侧面的太阳穴,以缓解干眼和眼睛的疲劳。不用手使劲的揉眼睛,不用自来水冲洗眼睛,以免细菌入眼引起炎症。

对患有慢性病比如高血压、糖尿病的老人应该每天自测血压血糖,保持血压血糖平稳,以减低眼中风发生危险,注意保持平和心态,避免情绪的剧烈波动,以免引起青光眼的发作。

大足区科协提供相关资料

扫描二维码下载上游新闻APP 区县二维码.png

相关知识

疫情要结束了?防控专家:放松=害己
联防联控发布消息:本轮新冠疫情已基本结束,但未完全结束
疫情期间如何维护脊柱健康以及如何预防运动损伤
手足口高发季还未结束,上海疾控解答如何预防手足口病
建设健康社区 做好疫情防控
沧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温馨提示:孕产妇疫情期间如何做好自我防护
防止“大灾之后有大疫” 个人如何做好防护和常见病预防
疫情环境下如何做好心理调适?
当前疫情形势如何?校园防疫如何做?——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回应疫情焦点
儿童、孕产妇如何做好健康防护

网址: 疫情还未结束,如何做好居家健身及防护 https://m.trfsz.com/zhidaoview8588.html

所属分类:暴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