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疫情期间怎么利用口罩

疫情期间怎么利用口罩

疫情期间怎么利用口罩

  1、正确保存、清洗和消毒可以提高口罩的利用率。前述指引提到,如需再次使用的口罩,可悬挂在洁净、干燥通风处,或将其放置在清洁、透气的纸袋中。

  2、口罩需单独存放,避免彼此接触,并标识口罩使用人员。医用标准防护口罩不能清洗,也不可使用消毒剂、加热等方法进行消毒;自吸过滤式呼吸器(全面型或半面型)和动力送风过滤式呼吸器的清洗参照说明书进行;棉纱口罩可清洗消毒,其他非医用口罩按说明书处理。

  3、普通居民在风险较小的地方使用一次性口罩,在保障口罩清洁、结构完整,尤其是内层不受污染的情况下,可以重复使用,每次使用之后都应该放在房间比较洁净、干燥通风的地方。

  4、乘坐交通工具,出入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包括进入商场、电梯、会议室,去普通医疗机构(除了发热门诊)就诊,可以佩戴普通医用口罩,即一次性医用口罩。这种情况下,回家后将口罩置于洁净、干燥、通风的地方,也还可以重复使用。

  5、对于人员密集场所的工作人员,包括从事和疫情相关行业的人员、行政管理人员、警察、保安、快递人员等,建议佩戴医用外科口罩。这种情况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延长口罩的使用时长。一般来说,如果口罩没有明显的脏污变形,可以不必每四小时一换,但是如果口罩出现脏污、变形、损坏、有异味时,需要及时更换。

疫情期间要怎么吃得健康?营养科专家来支招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虽然让人减少了外出,但却让家里的“灶头”更为火热了。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营养科副主任医师史琳娜表示,营养和膳食是改善个人营养状况、增强抵抗力的重要基础。可以参照《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原则,准备好每天的一日三餐外加小零食。

  疫情期间要怎么吃得健康?

  1、食物多样,谷类为主

  每天应有谷薯类、蔬菜水果类、畜禽鱼蛋奶类、大豆坚果类等食物。食物要多样化,平均每天摄入12种以上食物,每周25种以上(烹调油、调味品不计算在内)。以谷类为主,做到餐餐有谷类,注意适量选择全谷物、杂豆类和薯芋类食物。

  2、多吃蔬果、奶类、大豆

  要做到这20字真言:餐餐有蔬菜,天天吃水果;奶豆不可缺,适量吃坚果。蔬菜如菠菜、油菜、胡萝卜、西红柿、西兰花、紫甘蓝等;水果如猕猴桃、橙子、苹果、香蕉、梨等;奶豆如牛奶及其制品、酸奶、豆浆、豆腐、豆腐干等;坚果如核桃、花生、瓜子、板栗、开心果等。

  3、适量吃鱼禽蛋肉

  优质蛋白有助于人体维持正常免疫力和组织细胞修复。可以选择鱼类、畜禽类、鸡蛋、牛奶、猪牛羊等瘦肉。烹调时注意不要太油腻,但注意,煮熟煮透是关键。少吃或不吃腊肉、火腿等烟熏、腌制食品;坚决杜绝食用野生动物。

  4、少盐少油,控糖限酒

  要注意清淡饮食,少盐、油、糖。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少吃甜食。足量饮白开水或茶水,成年人每天7~8杯(1500~1700mL);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成人少饮酒,儿童孕妇不饮酒。

  5、吃动平衡,健康体重

  在家也要坚持运动、保持健康体重。不暴饮暴食,控制总能量摄入,保持能量平衡。减少久坐时间,每小时起来动一动,保证每天运动至少30~40 分钟,每周至少5 次,如瑜伽、八段锦、仰卧起坐、深蹲、跳绳、举哑铃等。

  6、杜绝浪费,兴新食尚

  按需备餐,提倡分餐和使用公筷、公勺。选择新鲜、安全的食物和适宜的烹调方式。食物制备生熟分开、熟食二次加热要热透。会阅读食品标签,合理选择食品。

  此外,史琳娜主任也根据疾病易感人群,如老人、儿童、孕妇以及素食者等,给了一些针对性的饮食建议。具体如下:

  易感人群的饮食需要注意些什么?

  1、老年人

  老年人免疫功能减弱,是新冠肺炎高危易感人群,更要重视食养食补。高龄老人和体弱消瘦者在正常三餐外,再补充加餐,如牛奶、酸奶、花生、核桃、鸡蛋、面包、水果等。营养不良或慢性疾病患者要遵医嘱,合理补充营养。老年食堂和养老机构要分餐就餐,避免交叉感染;做好手卫生,并做好食品留验,保证食品安全。

  2、 孕妇与哺乳期妈妈

  孕妇和哺乳期妈妈(乳母)膳食中的食物种类要比普通人更丰富。同时要把握吃动平衡,避免体重猛增;合理添加复合营养补充剂,提高抵抗力;保持轻松愉悦,避免焦虑情绪。

  3、六岁以下儿童

  儿童是特定人群也是脆弱群体,婴幼儿免疫系统处于相对不成熟状态,正处于快速发展完善过程中。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在饮食营养方面有共性也有差异,应注意结合孩子年龄特点,尽量克服饮食习惯干扰,针对性做好营养膳食安排。

  4、素食人群

  素食者要保证主食的摄入量,大豆类食物不可缺少;注意增加全谷物的摄入比例,保证三餐中至少有一餐吃全谷物或杂豆类食物;多吃蔬菜水果、菌菇、发酵豆制品,并增加易缺乏的n-3 多不饱和脂肪酸,必要时应补充维生素B12、叶酸及维生素B6。

疫情期间不配合隔离判刑吗

  我国法律规定,针对病毒携带者不主动上报,隐瞒逃跑的行为,如当事人系故意散播病毒,则涉嫌投放危险物质,可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如当事人只是从疫区返乡,并不知道自己是病毒感染者或构成疑似的,但不听劝阻、不遵守相关隔离规定,导致他人感染,可以考虑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来定罪处罚。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条规定:“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过失犯前款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疫情期间在家做什么事

  1、提高厨房技能

  在此期间除了尝试制作一些小吃之外,也可以考虑为家人准备一顿用心的家常晚饭,如果平时也会在家下厨,那就可以研究一些精致的甜品、菜品。

  2、运动健身

  夏天马上就来了,是时候减掉冬天的赘肉了。但是要避免过分跳跃、音量过大,自己锻炼的同时不给邻居造成困扰。女生做一做瑜伽是不错的选择,做一些手臂的伸展,瘦成蝴蝶臂。一般男生的家里可能会有小型的运动器材吧,尽量多动动。运动也会带来好心情,避免困在家中产生不良情绪。

  3、看书提升自己

  把曾经买过但是没打开看的书翻一翻,既然买了就是有兴趣,翻一翻可能就有惊喜。

  4、技能方便提升

  做IT、设计、视频剪辑等方面的同学趁现在正是学习的时候,平时的学习、工作的压力可能没时间充电。在别人躺着玩手机的时候多学习就是未来的优势。

  5、发展副业

  在家期间闲来无事可以发展发展副业,现在快递已经恢复了,线上的购买量一定会有所提高。年前离职的小伙伴在此期间一定要想好自己想要什么,做好发展规划,找准目标。

如何在疫情期间做好学生工作

  1、家庭、学校通过各种媒介要求指导孩子多做实体(非网络电视虚拟游戏活动)游戏、表演、各种交流活动,把孩子从电子屏中解放出来。

  2、不要搞“听课不停学网络进万家”这类虚假口号和广告宣传了,把通过把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调整孩子心理作为重中之重。

  3、各地相继复工做好复工后“留守孩子”的调查工作,通过社会、学校和家庭妥善做好这部分孩子工作。特别做好对家长上疫情前线的孩子关怀。

  4、专项做好孩子的眼睛保护工作,定期检查视力状况,创作条件给孩子提供远望条件,尽可能保持正当的“近视与远望”的时间比例。要创作条件保证孩子嗮太阳时间。

  5、补习课程要安排以欣赏、阅读等孩子喜闻乐见的形式和内容为重点,不要把课堂搬上网络,给孩子造成更大压力。

  6、具体技术建议:多让孩子纸纸质材料,多在纸质材料上学习,交流采用照相传送图片形式,减少电子屏的副作用。

  7、借此机会可以适当安排一些生活家务练习活动。家长和孩子同劳动、同娱乐,增进亲情的交流沟通。

  8、有素养的家庭尝试生活化学习方式,即将学习活动与生活紧密起来,寓学习知识于生活之中,在无意中学习。这是学习的最高境界。

相关知识

N95口罩单价跌破一元 疫情期间N95口罩多少钱一个?
疫情期间,怎样做好个人防护?10条实用建议
【3m口罩】pm2.5口罩
疫情期间,带孩子外出回来后需要做什么?
为什么西方人到现在也不戴口罩?西方思维:戴口罩=生病了
疫情期间→孕妈就诊指南
【疫情防控】学生疫情防控期间学习生活健康指南
疫情期间去爬山锻炼身体(疫情期间出门跑步)
疫情期间怎么吃?请收下这份健康饮食指南!
医用消毒液、口罩出口需要什么手续?

网址: 疫情期间怎么利用口罩 https://m.trfsz.com/newsview10286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