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浦东疾控 疾控U健康
怎么衡量胖还是不胖?
是靠肉眼观测?
还是体重说了算?
其实这二者都不能判断
小U今天来告诉你
胖不胖是哪些指标说了算
✊✊✊
衡量指标不止有BMI
01
一个人的胖瘦程度常用BMI来衡量,是用体重(kg)除以身高(m)2,结果大于24为超重,大于28为肥胖。
但对于经常健身的人来说,他们体脂含量低,肌肉较发达,所以对他们用BMI衡量不太准确。
U粉
如果BMI处于正常范围是不是就不需要关注其他指标了?
当然不是!大家不要放松对中心性肥胖,也就是腹部肥胖的的警惕!
小U
中心性肥胖的危害不可忽视
02
中心性肥胖
也称腹部肥胖
以腹腔内、腹壁脂肪积聚过多为特点
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中心性肥胖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某些癌症的关系密切,正常体重下中心性肥胖患心血管疾病的死亡风险是无中心性肥胖的1.25倍,2015年上海在全市6个区开展的“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监测项目中发现,上海市中心性肥胖的患病率为43.4%。
U粉
如此高的患病率,需要对哪些指标进行监测呢?
腰围
测量方法
站立,双脚分开30cm,用腰围尺在肚脐的位置水平绕腰部1圈。
如果男性<85 cm、女性<80 cm为正常
男性85~89 cm、女性80~84 cm为中心性肥胖前期
男性≥90 cm、女性≥85 cm为中心性肥胖
腰高比
腰高比也用来评估中心性肥胖,在预测代谢性疾病方面的能力更强,考虑了个体的身高,计算方法为腰围(cm)/身高(cm)。
不论年龄、性别,腰高比应小于0.5,通俗来说“腰围不超过身高的一半”。
腰臀比
即腰围(cm)/臀围(cm),男性腰臀比应小于0.9,女性小于0.85。
比值过高的话,不但影响身形,心血管疾病的患病风险也会高于其他人。
内脏脂肪指数
有没有U粉觉得自己四肢并不胖,但会有小肚子,这时候要注意内脏脂肪是否超标。
内脏脂肪越多,会分泌大量的脂肪酸和细胞因子,从而加重血管损伤程度、引起动脉粥样硬化。
上述指标无法区分内脏脂肪和皮下脂肪,内脏脂肪往往通过CT、MRI来测量,但存在电离辐射、操作不便等不足。
内脏脂肪指数作为评估内脏脂肪量的可靠指标,考虑了人体测量、代谢因素的性别特异性脂肪组织功能,计算方法为:
男性
[WC/(39.68+1.88×BMI)]×(TG/1.03)×(1.31/HDL-C)
女性
[WC/(36.58+1.89×BMI)]×(TG/0.81)×(1.52/HDL-C)
其中
WC为腰围(cm)
TG为甘油三酯(mmol/L)
HDL-C为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mmol/L)
结果越高
发生糖尿病、高血压、乳腺癌、结直肠癌
等疾病的风险会增高
不同年龄段人群标准如下
若计算的结果等于1,代表皮下脂肪与内脏脂肪比例正常。
小U
不想发胖牢记以下几点
03
超重/肥胖严重危害健康
从现在起
做好“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
和肥胖say no!
定期体检
注重各项指标的动态变化,加强健康管理,必要时至相应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慢病筛查。
健康饮食
每日膳食中,应坚持谷类为主的平衡膳食模式,控制高脂、高糖等高热量食物的摄入。
健康生活方式
生活中,坚持规律的有氧活动如快走、广场舞等,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研究显示,一周之内运动150~250 min可适度减重,超过250 min则可达到明显减重的效果。
良好睡眠
保持良好的睡眠和情绪也是预防肥胖的“良药”,每天保证7h睡眠时间有利于预防中心性肥胖。
- 参考文献 -
[1]刘意,刘琼,刘慧琳等. 2018年湖南省成人中心性肥胖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J].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2024, 32 (01): 62-64. DOI:10.16386/j.cjpccd.issn.1004-6194.2024.01.012.
[2]周蔚,夏蒨,李香亭等. 上海成年居民膳食模式与超重/肥胖和中心型肥胖的关系 [J]. 环境与职业医学, 2020, 37 (09): 846-852. DOI:10.13213/j.cnki.jeom.2020.20197.
[3] Sun Y, Liu B, Snetselaar LG, Wallace RB, Caan BJ, Rohan TE, Neuhouser ML, Shadyab AH, Chlebowski RT, Manson JE, Bao W. Association of Normal-Weight Central Obesity With All-Cause and Cause-Specific Mortality Among Postmenopausal Women. JAMA Netw Open. 2019 Jul 3;2(7):e197337. doi: 10.1001/jamanetworkopen.2019.7337. PMID: 31339542; PMCID: PMC6659146.
[4]吴海锋,武诗雅,孙涛. 中心性肥胖与疾病的关系及其认定方法 [J]. 生物学教学, 2023, 48 (10): 68-70.
[5]袁燕,沙晓娟,马冬丽等. 内脏脂肪指数与冠状动脉慢血流相关性分析 [J]. 中国临床医学, 2023, 30 (05): 819-824.
[6]王友发,田向阳,冯雪等. 中国居民健康体重管理之减重行动20条:基于科学循证的专家建议共识[J/OL].中国预防医学杂志1-8[2023-11-20] https://doi.org/10.16506/j.1009-6639.2023.11.001.
撰稿 | 慢病科 李娟 邱桦
审核 | 周弋 肖绍坦
编辑 | U编辑部
原标题:《胖不胖,不是体重说了算,这几个指标你更该关注!》
阅读原文
相关知识
胖不胖不是体重说了算!这个数值告诉你→
BMI 高不是胖!胖不胖这篇文章说了算
到底多胖算胖?不是自己说了算
你胖不胖测这些指标就知道了‼️体脂率
超重?肥胖?看看这几个衡量指标你“重”了几个
你真的需要减肥吗?胖不胖体脂率说了算,减不减体重指数来决定
肥胖度计算公式来了,快来算算你体重标准还是超重
科学家:你胖不胖,用这个“数值”判断更标准
病非如此|胖不胖谁说了算?你真的需要减重吗?
2024年男生体重标准出来了,你到底胖不胖?附身高160
网址: 胖不胖,不是体重说了算,这几个指标你更该关注! https://m.trfsz.com/newsview10470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