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考生的最大优势在于,即使他们未能被艺术专业录取,仍可以选择文理兼收的普通文理专业。这一优势为艺考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机会,降低了他们落榜的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文理科的差异,艺术类招生时地区和院校分了文理科不同的录取控制线,这使得一部分艺考生感到不公平。一些人认为,不分文理科划录取最低控制线会使得部分考生失去公平竞争的机会。
随着全国越来越多的省份实行不再分文理科的3+N新高考政策,艺考生们感到更加困惑。他们需要面对的问题是,如果文理科分数线存在较大差异,试题难易程度也各不相同,那么艺术类招生如何不分文理科划定文化分数线呢?这样的做法是否公平?
通常而言,各大院校招生时文科艺术生的名额占比较多,理科艺术生的名额占比就很少。如果艺术类不分文理进行招生,那么艺考生的艺术分和文化分的综合分将不分文理科进行排序录取。这样的做法是否合理,仍需要进一步探讨和论证。
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理科艺术生的考试成绩普遍低于文科艺术生,他们在按综合分数排名时往往处于不利地位。因此,许多艺术类招生机构发现,当他们按照文理科综合分数排名招生时,理科艺术生往往因为成绩偏低而处于不利位置。这使得很多理科艺术考生和家长感到不公平,他们认为,在艺术类招生中,应该将文理科分开进行招生,这样可以更公平地评估每个考生的艺术能力和综合素质。
为了支持他们的观点,这些考生和家长列举了几个论据。首先,他们认为,在老高考制度下,文科艺术生的考试科目与理科艺术生的考试科目不同,因此不能简单地将文理科艺术生的考试成绩进行比较。其次,他们认为,理科艺术生的文化课成绩普遍高于文科艺术生,但是在艺术类招生中,文化课成绩所占的比重并不高,这使得理科艺术生的优势无法得到充分体现。最后,他们认为,将文理科艺术生分开招生可以更好地评估每个考生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从而为艺术类高校选拔出更优秀的生源。
总之,对于很多理科艺术考生和家长来说,将文理科艺术生分开招生是更加公平和合理的选择。但是,对于艺术类招生机构来说,他们也需要充分考虑不同类型考生的特点和需求,制定更加科学和合理的招生政策,以确保每个考生都能够得到公正的评估和机会。
现在,随着3+N不分文理科的新高考政策的到来,对艺考生的影响愈发显著。这一政策变革无疑改变了传统高考的模式,为艺考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以下将从两个方面详细阐述新高考政策对艺考生的具体影响。
首先,从考试科目的角度来看,新高考政策取消了传统的文理科分科,改为采用“3+N”的考试模式。这一变革意味着艺考生在备考过程中,不仅要掌握音乐、美术等专业技能,还必须对政治、历史、地理等文化科目进行深入学习。这样的调整无疑增加了艺考生的学习负担,需要他们在紧张的专业课备考之余,抽出大量时间来攻克文化课。然而,对于艺考生而言,这并非易事。由于长期专注于专业技能的训练,他们在文化课方面普遍存在薄弱环节,需要在短时间内迎头赶上。
其次,从报考人数和竞争程度来看,新高考政策对艺考生的报考人数和竞争程度也产生了显著影响。一方面,随着新政策的推行,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报考艺术类院校或相关专业,导致艺术类招生的竞争日益激烈。另一方面,由于新高考政策允许考生多次参加考试,一些非专业的“临时抱佛脚”考生也涌入艺考大军中,使得竞争更加白热化。这种趋势使得艺考不再是那些具有天赋和长期积累的考生的“独木桥”,而是成为更多人“曲线救国”的手段。
综上所述,3+N不分文理科的新高考政策的到来对艺考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考试科目角度来看,增加了艺考生的学习负担;从报考人数和竞争程度来看,使得艺考竞争更加激烈。面对这一变革,艺考生需要调整备考策略,兼顾专业与文化课的学习,以应对新的挑战。同时,教育部门和相关机构也应加强对艺考生的指导和培训,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新政策环境,实现自己的梦想。
第一个方面,直接影响可以填报的院校和专业。
尽管大部分院校的专业不限选考科目,但仍不排除有科目限制的情况存在。比如在2019年,北京化工大学的产品设计专业在招生时,就对选科提出了一定的要求。考生必须至少选择政治、历史、地理三门科目中的一门,才有资格报考该专业。这种科目限制的情况虽然较为少见,但仍然是一种可能存在的招生政策,考生在报考时应当注意。
第二个方面,竞争更不均衡。
从已经实施新高考的试点省份的情况来看,无论是文科还是理科,都普遍出现了学生们放弃选科的现象。以2017年首次实施新高考的浙江省为例,参加考试的人数达到了29.13万人,但是选择物理科目的仅有8万人,仅占全部选科人数的27.5%。同样的,上海市也呈现出了一种“弃物理”的现象。
经过深入分析,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学生们觉得自己在物理方面表现不佳,与那些物理成绩优秀的同学相比差距较大。于是,物理成绩不理想的学生们纷纷选择了放弃物理科目。这样一来,那些物理成绩优秀的学生们因为在同一科目中没有其他人的垫底,即使他们考得很好,按照规则进行折算后也可能得到较低的分数。长此以往,选择物理科目的考生就会越来越少。
这种现象令人深思,它反映了学生们对于新高考制度的适应情况以及他们在科目选择上的偏好。对于教育部门和相关机构来说,如何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政策和规定,以鼓励学生们积极选择物理等传统科目,同时提高他们在这些科目中的学习效果,是一个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艺考生在选择科目时面临着极大的竞争压力,因为物理学科本身难度较大,又成为了众多学霸的必争之地。相比之下,生物学科由于与大学科目的衔接不如物理和化学紧密,因此选择生物的考生数量也相对较少。而化学和物理学科则是理科考生选择的热门科目之一。
历史学科是文科生最为喜欢的科目之一,这不仅是因为历史、文学、哲学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还因为历史学科与其他文科专业的衔接也非常好。地理学科则偏向于理工科,但在文科生和理科生之间的选择中,文科生选择的数量相对较少。
政治学科相对较为冷门,但也是高中课程中的必修科目之一。对于新高考制度来说,虽然看似增加了考生们在科目选择、学校选择、专业选择等方面的权利,但是对于文化课普遍薄弱的艺考生来说,却面临着新的选择性难题。
以前的高考制度是“一考定终身”,而新高考制度则是“一选定终身”。这意味着,一旦考生在选择科目时出现偏差,就可能直接影响到他们未来的大学和专业选择。
正如浙江、上海等地新高考制度实行后出现的弃科现象一样,考生们在选择科目时存在偏向性,这使得很多人开始担忧:如果选考物理的人数不足以支撑理工科人才的培养需求,那么大学文科专业的生源质量也可能受到影响下降的可能性。
据统计数据显示,在北京实行新高考制度之后,2020年在北京招生的高校专业要求必选历史、地理、政治的百分比之和仅为2.2%。这意味着,全国多数高校文科专业并不要求招收的学生必须选考相关文科学科。
在提出选考科目要求的专业中,选历史、地理、政治可报考的专业百分比之和是15.3%。也就是将文科学科列为“若干门科目中任选1门”的高校文科专业也不多。
最令人担忧的是,新高考实施后,多数高校文科专业面临的是未被要求选考相关文科科目的生源,这将导致这些文科专业录取的学生或不具备该专业所要求的知识基础和知识结构,将给后续的专业人才培养带来新的挑战。
按照新高考的要求,高考总成绩由数学、语文、外语三个科目的成绩,加上政治、地理、历史、化学、物理、生物六个学科中任意选择的三个科目的成绩组成。这种制度旨在鼓励学生全面发展,提高综合素质。
在这六个学科中,每个学科都有其独特的知识结构和特点,因此,考生在选择科目时,需要考虑自己的优势和兴趣,选出一个既有利于自己发挥,又符合自己兴趣的组合。比如,如果考生对科学类科目感兴趣,可以选择化学、物理和生物三个科目;如果考生对人文类科目感兴趣,可以选择政治、历史和地理三个科目。
然而,这种组合方式也存在一些问题。由于每个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兴趣爱好不同,报考同一所大学同一个专业的学生可能来自不同的班级,他们的知识结构完全不同。这给传统的班级授课方式带来了很大的挑战。传统的班级授课方式是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教学,但是这种组合方式使得同一个班级的学生可能存在很大的差异,难以满足他们的多元需求。
因此,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大学可以采用更加灵活的教学方式,比如个性化教学、混合式教学等,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多元需求。同时,大学还可以通过加强学生管理和服务等方面的工作,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生活质量。
千万不要这样组合否则太吃亏
学生的这种多元化需求表现得非常明显,他们希望在高考中取得更好的成绩,同时也希望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获得更好的发展。据浙江省高考数据统计表明,超过7成的学生打破了原高考文科、理科的固定科目组合,选择了新的科目组合。这些学生非常明确自己的需求,不会被传统的科目组合所限制,而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来选择适合自己的科目组合。
对于那些他们认为极为不利升学的组合,自然不会选择。这表明学生们非常注重未来的职业发展,同时也希望在高考中取得更好的成绩。这种选择多元化需求的趋势,不仅在浙江省存在,也在全国范围内逐渐显现出来。这表明学生们对于未来的职业发展和高考成绩的追求越来越多元化,对于传统的科目组合的限制也越来越不认可。
因此,对于教育部门和学校来说,需要更加关注学生的多元化需求,提供更加灵活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案,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和兴趣。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未来的职业发展。
那么,对艺考生而言,有哪些不利组合呢?
我们以上海新高考中的6选3为例,将传统的三门理科标记为蓝色,传统的文科标记为红色。通过三角形里红蓝颜色的对比,能看出你的选课是偏文还是偏理。在这个系统中,一般是三理纯理,三文纯文,两文一理偏文,两理一文偏理。然而,这里有两个特殊情况需要注意:
首先,我们看到当出现历史+化学+生物以及物理+政治+地理时,明明是二理一文,颜色却是红色多,明明是二文一理,颜色却是蓝色多。这主要是因为物理和历史分别是理科和文科里的“强科”,所以搭配其他两门普科时,仍然表现出强烈的理科性和文科性。
其次,以物理+政治+地理为例,虽然是两文一理,但是由于物理一门,这个组合的学生就能满足99%的高校专业要求。这充分说明了物理这门学科的强大影响力,即使是在文科为主的组合中,也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综上所述,通过上海新高考的6选3选课系统,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每个学生的选课偏好以及他们未来的专业发展方向。同时,也需要注意到物理和历史作为强科的影响力,以及在选课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特殊情况。
#百万创作者计划#
相关知识
模特艺考最全科普:考什么?怎么考?
@考生:中、高考来临,这份备考秘籍请查收!
艺考模特班来了!广州又双叒创新高!
高考大学专业选择测评
高中体育学考开考,不合格拿不到毕业证书!咋考?还有,今天是家长节?
高考生考前心理辅导
离高考还有100天怎么学
高考考生应该怎样搭配饮食?
高考期间考生如何科学饮食?一份高考饮食指南请收好
高考前焦虑失眠怎么办
网址: 新高考来临,艺考生怎么选“学科组合”最有利? https://m.trfsz.com/newsview10525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