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得多、饮得多、尿得多,体重却在减少,“三多一少”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症状,这很好理解。可是,为什么明明吃上了降糖药之后,也配合饮食或运动了,体重还在下降,甚至一直消瘦下去呢?面对不正常的体重下降,你需要找准原因。
真相1. 虽然吃了降糖药,但血糖依然控制不力
有些人被诊断为糖尿病之后,对病情重视不够,只是按照医嘱吃药,既不定期检测血糖,也不积极调整饮食和运动,这往往导致血糖控制不佳,而自己却不知晓。一旦血糖过高,超出了肾糖阈,糖就从尿中排了出来,形成糖尿;由于糖的利尿作用,形成多尿,大量的糖尿,导致人体热量和水丢失过多,人就开始逐渐消瘦。
给你的建议:
糖友要监测每日摄取的食物热量,注意限制食盐、脂肪、糖分等摄入量,每日坚持适宜强度的运动和锻炼。当这些做法不能使血糖达到理想的水平时,就提示我们有必要调整用药了。另外,还要定期检测血糖,发现任何血糖控制不好的情况,都要积极找专业的医生调整治疗方案。
真相2. 一心想要降糖,饮食控制太过严格
不少糖友一心想要控制好血糖,不惜严格控制饮食,这不敢吃,那也不敢吃。以至于营养缺乏、身体消瘦。殊不知,糖尿病患者饮食控制的意思是平衡膳食,控制总热量,而并不是饥饿疗法。
给你的建议:
糖尿病人需要平衡地选择食物,做到不偏食、不挑食;建议少食多餐,日常要控制好热量;优化饮食结构,少吃碳水化合物,适当摄入优质蛋白质类,适当多吃粗纤维食物;注意补充维生素和铁质。这样既能控制住好血糖,又不会让自己营养不良。
真相3. 缺乏运动指导,导致运动量过大
有些糖友为了控制餐后血糖,餐后就会进行大量的运动,与自己进食量不相匹配。导致身体消耗过大,时间一长,就特别容易出现体重下降、身体疲乏的现象。
给你的建议:
糖尿病患者的有氧运动项目以中低强度的、有节奏的节律性运动为好,可选择散步、快走、慢跑、健身操、太极拳等;糖友要避免空腹运动,从吃第一口饭算起,1小时之后是最佳的运动时间。而且运动时机要相对固定,如每次都是在晚餐后或早餐后运动;建议遵照医生所开具的运动处方进行运动,并且在开始的2周内注意严密监护。一旦出现运动量过大而导致消瘦的情况,建议咨询专业的健身教练。
真相4. 吃错了降糖药,体重会遭殃
比如双胍类降糖药,它是通过增加肌肉等组织对血糖的利用而实现降糖,服用后不会对体内胰岛素水平产生影响,因为加大了肌肉的能量消耗,很可能导致患者的体重下降,长期服用,糖友可能出现消瘦的情形。另外,像肠促胰素(比如利拉鲁肽)、个别列净类降糖药有减肥的作用,有少数糖尿病人在服用后会出现消瘦的情况。
给你的建议:
双胍类降糖药适用于正常体重、超重、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过于消瘦的糖尿病患者不宜使用。当糖尿病人发生比较严重的消瘦时,建议及时就医,调整用药,可以选择有助于脂肪合成与贮存的降糖药或者注射胰岛素,阻止与避免体重的继续下降。
真相5.被其他疾病盯上了,及时体检吧
患上糖尿病之后,不少人的抵抗力会下降,导致罹患其他疾病的几率上升。有些糖尿病患者合并了其他消耗性疾病,比如甲亢、肿瘤等,就会出现消瘦的情况。所以,糖尿病患者患有不明原因的体重减轻,必须保持警惕,做到及早就医。
给你的建议:
如果食欲大增而体重下降,且出现突眼、脾气暴躁、心慌等症状,建议查一查甲状腺功能。由于肿瘤对营养物质消耗大,许多病人表现为短期内体重减轻,而无其他症状,需及时就医,以排除恶性肿瘤的可能。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