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健康证“不健康” 有违公共卫生安全

健康证“不健康” 有违公共卫生安全

健康证“不健康” 有违公共卫生安全

2015年08月11日 09:04   来源:燕赵晚报   

  一位“抱病工作”的保姆,在你家烧饭做菜、照料幼童甚至同吃同住,这难免会让雇主有所担心。在北京市某体检中心,居然有人出售健康证,不用检查,不用抽血,只要交上200元就能办一本真的健康证,而如果走正规程序办理只要76元。(8月10日《北京青年报》)

  一名月嫂办健康证,在体检时被查出患有艾滋病。可见,对从业人员进行体检,合格者颁发健康证,持证上岗,是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然而,记者调查发现,在北京某体检中心,健康证居然可以当商品卖,只要交上200元,无须体检,就可以“买”到一本货真价实的健康证。更令人感到可怕的是,这种现象在各地比较普遍。不知有多少健康证“不健康”,不知有多少人在“抱病工作”,给他人身体健康和公共卫生安全造成不利影响。然而,作为体检中心或医疗服务站,不可能不知道“卖”健康证的严重后果,明知道还敢为之,表明这些医疗服务机构已经被“办证经济”冲昏了头脑,为了一己私利,漠视公共卫生安全。

  医疗服务机构“卖”健康证,从小处讲,是权力垄断、权力自肥,是借服务之机乱收费敛财;从大处讲,已涉嫌欺诈,触犯了刑律,远不止乱收费这么简单了。那么,怎么治理呢?首先,卫生主管部门,应反思在对健康证监管上存在的漏洞。比如,应实行体检与办证分离,避免一些医疗服务机构,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给非法“卖”健康证行为提供了可乘之机。同时,对健康证发放情况,进行一次全面“体检”,对未经体检,或体检不合格发出的健康证,一律收回作废。特别是,对于非法“卖”健康证行为,应依法严处,决不能姑息养奸。

(责任编辑:年巍)

分享到:

中经评论|  中经天天评|  网言众议|  经点热评|  理论前沿|  声音|  经济学人|  经济眼|  观察家|  专题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相关知识

公共卫生健康证和食品健康证区别
公共健康证,如何获取公共健康证?全面解读公共健康证办理流程
健康证,公共卫生安全与职业健康保障的桥梁纽带
公共场所健康卫生许可证
公共卫生安全知识普及.docx
国家卫生健康委公布2019年医疗美容违法违规典型案件
食品健康证能当公共场所健康证么
强化旅游景区卫生监督 保障游客公共卫生安全
泰安市公共卫生医疗中心健康证
群众健康保护措施与公共卫生.docx

网址: 健康证“不健康” 有违公共卫生安全 https://m.trfsz.com/newsview10898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