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培育健康的狗,必须按照狗的年龄或体重,满足狗的全部营养需要

培育健康的狗,必须按照狗的年龄或体重,满足狗的全部营养需要

  要培育健康的狗,必须按照狗的年龄或体重,满足狗的全部营养需要。随着狗的不断成长,每次喂的量要逐步增加,次数逐步减少。断奶期的饲喂,每天为4~6次。随着狗的成长,逐渐减少。出生后30天左右开始断奶狗崽出生头30天里吃母乳或牛奶。30天后开始断奶喂食。这一期间称为“断奶期”。断奶期是狗生长发育最旺盛的阶段,也是养狗中最重要断奶后的饲喂方法,首先,将牛奶放在盘子里让将幼狗用的干食品和罐头放幼狗食用,幼狗能吃盘里的牛奶,断在盆里,用开水浸泡,然后再把奶粉奶开始。掺到里面,做成稀流状食。开始先让狗闻一闻,再让狗®—点一点增加干食品的比例,舔一舔。一点一点让狗尝尝。狗逐渐随着成长,狗用肉罐头等也要一点点就会自己吃。增加的阶段,必须保证有充足的营养。最好喂幼狗用的饲料(经过加工的狗食)。饲喂量和次数一般市场上卖的狗食包装上都标明大致的标准。

  培育健康的狗,必须按照狗的年龄或体重,满足狗的全部营养需要

  狗

  请按所给的标准饲喂。从别人家刚来的幼狗,由于环境的突变,会带来精神上的紧张,有时候不吃食。由于断奶后喂的食物种类和硬度不同,有的狗可能拉痢疾,所以要看粪便情况来调整。当狗吃不完,有剩食物时,要适当减少次数和份量。特别重要的是,要经常不断地补充新鲜水。不能用来喂狗的食物,鸡骨啃骨头是对齿龈的一种按摩,对下颌肌肉的一种锻炼。但鸡骨较细、容易扎喉或刺伤内脏。要给的话,最好给煮熟的牛骨。刺激物不能给含有咖喱粉、糖、胡椒、山嵛菜等刺激性食物。味浓的食物给狗的肾脏增加负担。巧克力甜点心等食物含有大量热量,特别是巧克力,能让中枢神经兴奋,若大量食用,有中毒的危险,所以要特别注意。每天喂几次幼狗食物,成长期的幼狗饮食,特别要注意营养的平衡。过了断奶期,喂狗的次数要减少,每天喂3~5次就可以了。把每天的定量平均分成几份,按时喂狗。

  培育健康的狗,必须按照狗的年龄或体重,满足狗的全部营养需要

  狗

  当狗退奶牙,开始长恒牙时,幼狗用食物不用泡,出生后2~10个月可以直接喂狗吃。幼狗喜欢咯吱咯吱地使劲咀嚼。份量每周增加十分之一,在断奶后6个月里,每周按这个比例增加。光喂肉食营养不平衡狗本来是食肉动物,但光喂肉食并不见得好。特别是在幼狗生长期,一定要保证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均衡,狗才能健康成长。另外,标有“幼狗用”的食物,并不是什么都好,必须按幼狗的情况选择。每天观察粪便,如果发现拉肚子,要改换其他食物。当出生后7〜8个月运动量不足时,因幼狗用食物热量高,所以要早点换成成狗用食物。若发现有运动不足趋势或有肥胖倾向,这时要带狗去看医生。当要改变食物内容时,改变食物内容或增加新食物时,不能全部更新,要在原来食物的基础上一点点增加,观察狗的食欲或便的情况,增加新食物的比例。改变食物后,如果变稀或拉肚子,要减少食量,或停止1~2顿看一看。

  培育健康的狗,必须按照狗的年龄或体重,满足狗的全部营养需要

  狗

  当在食物中增加新的东西时,为防止狗吃东西挑挑拣拣,要与原来的食物拌匀。切肉切菜时,块的大小要以狗的食粒大小为基准。狗食种类繁多,大致可分为饼干或干食品,半成品或罐头。干式食品经济,保存时间长,营养全面,可以满足狗生长所需的营养。但是,缺少水分,必须经常准备新鲜水。另外,因为硬,必须咯吱咯吱嚼碎,这样可以帮助除掉牙垢或牙石,对预防牙病有益。使用淀粉糖浆做成半成品食物,可增进食欲,提高口感,半成品与干食品相比,口感大大提高。但因热量高,不太适合肥胖的狗或运动不足的狗食用。罐头是以肉为主,大大提高了口感。虽然考虑到营养的均衡,采取了许多措施,但不管怎么说,蛋白质偏高。如果长期食用,最好与干食品掺和,使营养均衡,罐头开盖后与生鲜食品一样容易坏,所以一次吃不完,要换到其他容器里,放到冰箱里保存。最好在两天内吃完。

  培育健康的狗,必须按照狗的年龄或体重,满足狗的全部营养需要

  狗

  问:给狗零食好吗?答:如果按顿给狗优质食物,就没有必要给狗零食。不过话又说回来了,喜欢吃零食,人狗一样。市场上有卖狗用零食的饼干,可以作为调教时或听话时的奖品,但给量只能是一天食量的十分之一,如果超量,就打破了每天的饮食规律。喂成狗什么样的食物好?要根据狗的情况和粪便决定成狗食物,狗出生后大约一年就长成成狗。如果狗健康,一般在8个月左右就开始吃成狗用食物。这是因为狗在这时开始长骨骼,没有必要再喂幼狗时那样高热量、高营养的食物。从多家商店买回狗食,看狗喜欢吃哪种,再看粪便的情况,然后决定选用哪种。在找到适合您的狗的食品之前,先从商店买少量试试,不要买多,以免浪费。出生8个月以后,每天饲喂1~2次对于过了8个月后的成狗,一般每天可喂1~2次。如果每天喂1次,空腹时间太长,狗有时吐胃液。为了调整肠胃,安定肠胃功能,不要一下子突然喂1次。

  培育健康的狗,必须按照狗的年龄或体重,满足狗的全部营养需要

  狗

  尽量1天分2次喂。定时定量最好每天定时定量,如果不吃,就收走。如果是狗厌食,那就更不能换其他食物。不吃就换其他好吃的,会给狗养成一种坏毛病。给狗换其他食物,一定要在下列情况下:因身体不适或精神不振而厌食。这时还要请医生看看。狗是否需要维生素,饲喂优质食物或营养全面健康的狗,不需要再喂给维生素。维生素是补给缺乏维生素的狗。即使补充也要根据身体情况或病情来补充合适的维生素。另外,狗所需的维生素的种类或量与人不同。维生素C等,狗的肝脏可以生成必要的量,不需从食物中摄取。除此之外,维生素A、B、E等脂溶性维生素,摄取过多,容易出现过剩症等问题。如果给狗补充,必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老狗食物,狗的运动量减少,应饲喂热量低的食物。7岁以后,狗开始老化,进人老年期。躺卧时间增多,比以前运动量减少,所以要喂脂肪少、热量低的食物。

  培育健康的狗,必须按照狗的年龄或体重,满足狗的全部营养需要

  狗

  可以在市场上买老狗专用食物,但这是一般的理论。狗的身体健康情况不同,老化的程度也不一样。有10岁或12岁的狗,仍身体健康活泼,运动量也不小。所以也需要必要的热量。牙掉了,应饲喂软食,狗到年龄掉牙,应喂软食。以干食为主食的狗,应加汤泡软,肉等食物应切成小块,便于咀嚼和消化。值得注意的是盐,狗进入老年期,心脏和肾脏开始老化,所以禁止吃盐分过量的食物。病狗的饲喂,应遵医生的指导。随着年龄增长,狗开始肥胖,容易得糖尿病、肾炎、心脏病等。旦得了这些病,别食物,只能在兽医院买到。自己做的食物有的人想自己给爱狗做食物。但要注意的是,狗需要的营养和人需要的营养多少有些不同。另外,幼狗、成狗、老狗所需的营养也不同。幼狗的食物,要减少碳水化合物的比例,狗需要的营养和人相同,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三大要素不可缺少。

  培育健康的狗,必须按照狗的年龄或体重,满足狗的全部营养需要

  狗

  碳水化合物从米饭、面包等主食中摄取,脂肪从肉或植物油等摄取,蛋白质从肉、蛋、鱼等摄取。营养物的比例,幼狗:碳水化合物28%,脂肪41%,蛋白质31%。成狗:碳水化合物53%、脂肪30%、蛋白质17%。幼狗的食物与成狗相比,碳水化合物的比例明显少一些。成狗幼狗,若换算成平均体重,幼狗需要的热量几乎是成狗的2倍。但分解碳水化合物的酶的功能低下,所以要减少碳水化合物。靠蛋白质和脂肪就满足能量。老狗的饲喂,要根据身体情况。老狗一般活动量低下,所以食物也要按照身体情况配制。但是,正如前述,有肥胖的狗,也有瘦弱的狗,它们的体力或运动量是有差别的,因此不能一概而论。但基本原则是,狗到了成年,减少食物热量,可以保障身体健康。另外,瘦弱、毛没有光泽的健康状况不良的狗,喂一些带脂肪的肉比喂瘦肉好,对改善健康状况有好处。如果是牙不好的老狗,要把肉块切小一点,便于咀嚼和消化。

  培育健康的狗,必须按照狗的年龄或体重,满足狗的全部营养需要

  狗

  成狗的食物制作方法,在下边的材料里加适量的水烧熟,然后弄凉。成分:碳水化合物53%,脂肪30%,蛋白质17%。可以满足体重10千克的狗1天所需的热量(约3200焦)。以后按狗的体重或运动量增减,喜欢吃蔬菜的狗,可以加些胡萝卜和白菜,骨粉在商店购买,米、盐、油等可用家里的。(体重10千克)成狗食物制作方法,米140克(换算成米饭,平均3碗)牛、猪、鸡等的低脂肪肉70克,牛或猪的肝30克骨粉11克玉米油5克盐2克幼狗食物制作方法,若艳上述成狗食物的米(碳水化合物)和肉(蛋白质)的比例颠倒,就成了幼狗用的食物。因为以体重10千克的狗为基准计算,体重2千克的幼狗,五分之一就是1天的量。多加些水,就成为粥状,按狗的成长,逐渐做成干的。米14克,牛、猪、鸡等的低脂肪肉28克牛或猪的肝6克骨粉2.2克玉米油1克(1/4小勺)食盐0.4克(用手指抓一点)。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相关知识

培育健康的狗,必须按照狗的年龄或体重,满足狗的全部营养需要
各个年龄段猫狗的营养需求
我家狗狗好像比同龄的狗体型偏瘦,需要吃什么来补充营养?
为什么狗要从小养?培养健康快乐狗狗的关键时期解析
成犬期狗狗的六大营养(宠物健康必备,让你的狗狗营养均衡)
养狗技术(初学者必备的养狗诀窍)
宠物狗狗的日常钙需求量(如何给狗狗补充足够的钙质)
【狗粮百科】狗狗吃什么好?优质狗粮喂养让狗狗健康成长
为什么狗狗过瘦?(探究狗狗体重不足的原因与解决方法,共同关注宠物健康)
狗狗的一生短暂而精彩,守护狗狗健康:从饮食开始

网址: 培育健康的狗,必须按照狗的年龄或体重,满足狗的全部营养需要 https://m.trfsz.com/newsview11322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