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牙,一直被认为是"高消费"的行为。
很多人牙疼了才想起看牙医,等到疼痛消失就"好了伤疤忘了疼",结果下次去医院时就花了不少钱。
尽管每次牙医都耐心劝诫:最好每年来做一次口腔检查,早发现、早干预,说不定能省不少钱。但架不住把这话听进去的真真不多。
今天,就为大家整理了几个实用的检测口腔健康的程度的小测试,各位可以自行检测。
在测试前,先跟大家普及一下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的五大牙齿健康标准:
1.牙齿清洁
2.无龋洞(蛀牙)
3.无疼痛感
4.牙龈颜色正常
5.无出血现象
这五项标准,是最基本的标准,相信不少人能够达到。那下面我为大家整理几则细化的检查方法,各位来看看吧!
1.刷牙时刷毛是否粘有血迹,咀嚼食物时食物上是否有血迹,可判断是否患有牙龈炎;
2.照镜子看看牙龈的健康情况,如果有牙龈红肿,并伴随出血现象,可判断有牙龈炎;
3.牙齿有不同程度的松动,牙根暴露或牙龈红肿、有脓,可判断已发展到牙周炎;
4.口腔有较大的口气或口臭,可判断可能有牙周炎;
5.对着镜子看到有蛀牙,说明口腔环境不容乐观;
6.可明显看到牙结石和牙渍,说明口腔清洁方面存在问题;
7.有牙痛,可判断可能是牙龈炎、牙髓炎或牙周炎的症状
8.对冷热刺激食物有酸疼的反应,说明牙齿出现过敏现象
9.牙表面出现裂痕,缺乏光泽,说明牙齿开始出现釉质流失,牙齿出现矿化。
以上几个检测方法,能测出大部分的口腔疾病,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有符合的情况。
一、如果出现上述1~3个症状:
说明您的口腔或牙齿已经处于亚健康状态,要及时预防以防止口腔健康进一步恶化;
二、如果出现 3~6个症状:
说明您的口腔及牙齿已经处于非健康状态,必须尽快治疗;
三、如果出现 7~9个的症状:
说明您的口腔牙齿已经处非常不健康的状态,必须马上进行有效治疗。
当然,没有人喜欢生病,所以最好的"远离疾病"的方法,就是预防。
如何预防口腔疾病,其实并不是难事。只需要你每天多留心、注意一点。具体几点实用的小措施,我也为大家列出了几条,希望大家能用上。
1.早晚刷牙,饭后漱口,日常清洁很重要;
2.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3.提倡使用含氟牙膏预防龋病;
4.每半年定期做一次口腔健康检查;
5.每年洗牙1-2次;
7.出现口腔问题,及早就医是关键。
最后,再说一句,以上建议只是我处于个人行医的角度出发提出来的,如果你觉得没用,请自行忽视,不要诱导别人不要做。
我希望人人都能提高预防疾病的意识,这是比治疗更好的方法。
PS:如果您觉得本文对您有帮助,欢迎关注、评论,也希望您收藏、分享给朋友,让您和身边人在口腔治疗与护理的路上,少走弯路多省钱!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