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济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中国公民健康素养
66条
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33-34条)
健康是生命存在的最佳状态,是人类生活质量的基础保障,是人生最大最重要的财富,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前提。针对近年来我国居民主要健康问题和健康需求的变化,2015年国家卫计委编制了《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2015年版)》,对现阶段我国城乡居民应该具备的基本健康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健康基本技能做了全面、系统、准确的阐述。今天跟着小编一起继续学习“健康素养66条”吧,学习结束后小编将推出有奖问答,答对的小伙伴可参与抽奖活动哦。
33
成年人每日应当进行至少相当于快走6000步以上的身体活动,动则有益,贵在坚持。
身体活动指由于骨骼肌收缩产生的机体能量消耗增加的活动,是能量平衡和保持身体健康的重要手段。运动或身体活动能有效地消耗能量,保持精神和机体代谢的活跃性。进行身体活动时,心跳、呼吸加快,循环血量增加,代谢和产热加速,这些反应是产生健康效益的生理基础。
适量身体活动有益健康,动则有益,贵在坚持,适度量力。身体活动对健康的影响取决于活动的方式、强度、时间和频度。
有氧运动是指躯干、四肢等大肌肉群参与为主的、有节律、时间较长、能够维持在一个稳定状态的身体活动(如长跑、步行、骑车、游泳等)。每小时 4 千米的中等速度步行,每小时 12 千米的速度骑自行车等均属于有氧运动。有氧运动有助于增进心肺功能、降低血压和血糖、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改善血脂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功能,能提高骨密度、减少体内脂肪蓄积、控制不健康的体重增加。
推荐成年人每天进行至少相当于快走6000步以上的身体活动,每周最好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的运动,如骑车、跑步、庭院或农田的劳动等。一般而言,低身体活动水平的能量消耗通常占总能量消耗的1/3左右,而高身体活动水平者可高达1/2。加强和保持能量平衡,需要不断摸索,关注体重变化,找到食物摄入量和运动消耗之间的平衡点。
运动强度可通过心率来估算。最大心率 =220- 年龄,当心率达到最大心率的 60% ~ 75% 时,身体活动水平则达到了中等强度。成年人每周应进行 150 分钟中等强度或 75 分钟高强度运动,或每天进行中等强度运动30 分钟以上,每周 3 ~ 5 天。
以 1 周为时间周期,合理安排有氧运动、体育文娱活动、肌肉关节功能活动和日常生活工作中的身体活动。活动强度和形式的选择应根据个人的体质状况确定,增加活动量应循序渐进,运动中发生持续的不适症状,应停止活动,必要时及时就医。
34
吸烟和二手烟暴露会导致癌症、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多种疾病。
我国吸烟人数超过 3 亿,约有 7.4 亿不吸烟者遭受二手烟暴露的危害。每年死于吸烟相关疾病的人数超过 100 万。吸烟和二手烟暴露导致的多种慢性疾病给整个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烟草烟雾含有7000 余种化学成分,其中有数百种有害物质,至少 69种为致癌物。吸烟及二手烟暴露均严重危害健康,即使吸入少量烟草烟雾也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吸烟可导致多种癌症、冠心病、脑卒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白内障、男性勃起功能障碍、骨质疏松等疾病。二手烟暴露可导致肺癌等恶性肿瘤、冠心病、脑卒中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疾病。90% 的男性肺癌死亡和 80% 的女性肺癌死亡与吸烟有关。现在吸烟者中将来会有一半因吸烟而提早死亡,吸烟者的平均寿命比不吸烟者减少至少 10 年。
END
✦
✦✦
济宁疾控
健康优先 预防为主
来源: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2015年版)
审核:刘玉婧
编辑:李英杰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