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学研究团队于2024年8月,在《美国医学会杂志内科学》期刊上发布了一项重要研究。该研究指出,适量增加植物脂肪的摄入量,与降低总体死亡率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呈现显著关联;相反,那些以动物脂肪为主食的饮食模式,则与总体死亡率和心血管疾病死亡率的上升紧密相关。
相较于动物脂肪,日常摄入适量植物油更为健康。面对市场上琳琅满目的家用油选择,我们该如何做出明智的决策呢?
推荐指数:★★★★
大豆油富含人体必需的脂肪酸——亚油酸,同时,它也是α-亚麻酸的重要来源。此外,大豆油还含有丰富的微量营养素,如磷脂、胡萝卜素、维生素E以及甾醇等,为我们的日常饮食提供了全面的营养。
推荐指数:★★★
在众多植物油中,菜籽油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适中,略低于玉米油、大豆油和葵花籽油,但显著高于橄榄油和棕榈油。尽管其微量营养成分中维生素E的总含量较大豆油少,但值得注意的是,菜籽油中活性最强的α-生育酚含量却高于大豆油。此外,菜籽油还独特地含有菜油甾醇,这是其他植物油所不具备的。
然而,菜籽油中存在的芥酸和芥子苷对人体的潜在影响尚无定论,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整体营养价值。
推荐指数:★★★★
花生油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超过80%,其脂肪酸配比相当合理。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花生油中的油酸含量位居前列,紧随橄榄油和茶籽油之后,甚至超越了大豆油和葵花籽油。尽管如此,花生油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即缺乏α-亚麻酸。
推荐指数:★★★★
玉米油源自玉米胚芽,其饱和脂肪酸含量介于葵花籽油和花生油之间,而不饱和脂肪酸,特别是亚油酸的含量则相对较高。此外,玉米油还是必需脂肪酸和维生素E的重要来源。更值得一提的是,它还富含植物甾醇和维生素E,这些成分使得玉米油在营养价值上更胜一筹。
推荐指数:★★★★
稻米油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特别是油酸和亚油酸,使得其脂肪酸组成相对均衡。此外,它还含有丰富的谷维素、植物甾醇以及维生素E,其中维生素E的主要成分是抗氧化性强的α-生育酚。值得一提的是,稻米油中还包含0.3%的角鲨烯。这使得稻米油成为老年人和亚健康人群的理想选择,特别是富含谷维素的特性,为其在食用油中的营养价值增添了亮点。
推荐指数:★★★★
橄榄油以其高含量的单不饱和脂肪酸而闻名,尤其是初榨橄榄油,其中富含多种生物活性成分,诸如橄榄多酚、角鲨烯、绿原酸、维生素E以及胡萝卜素等。这些成分赋予了橄榄油出色的抗氧化和自由基清除能力。
推荐指数:★★
尽管棕榈油在日常厨房烹饪中不常见,但它却在食品工业中占据一席之地,特别是在方便面、快餐以及烘焙食品的制作过程中。其高氧化稳定性及耐煎炸的特性,使它成为动物油的理想替代品,且无需担忧胆固醇问题。同时,棕榈油还富含维E、辅酶Q10、β-胡萝卜素等多种有益成分,尽管这些成分的含量仅占总油脂的1%以下,但它们对棕榈油的品质和稳定性却有着不可或缺的影响。
推荐指数:★★★★
被誉为“东方橄榄油”的油茶籽油,以其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于橄榄油而闻名。不仅如此,它还富含维E、维D、胡萝卜素、磷脂及角鲨烯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更拥有橄榄油所不具备的茶多酚这一特定生理活性物质。更为值得一提的是,油茶籽油不含芥酸,这使得它更易于被人体消化和吸收。
推荐指数:★★★★
亚麻籽油以其富含的α-亚麻酸而备受推崇,这种脂肪酸与亚油酸一样,都是人体不可或缺的。特别值得一提的是,α-亚麻酸是EPA和DHA的重要前体,对于大脑和视网膜的健康成长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然而,亚麻籽油由于其不饱和键的存在,容易受到空气的氧化而变质,因此建议低温保存,且在食用时避免加热。同时,为了确保品质,开盖后应尽快食用完毕。
推荐指数:★★★
葵花籽油与大豆油在脂肪酸营养上具有相似之处,其饱和脂肪酸含量较低,而亚油酸则是其主要成分。值得注意的是,葵花籽油中富含生育酚,即维生素E,其含量高达600-700ppm(毫克/升),且其中95%以上为具有生物活性的α-生育酚,这一点在植物油中显得尤为出色。
虽然各种质量合格的油都可以安心食用,但有几种油确实不建议多吃。特别是对于某些特殊人群,如心血管疾病患者和高血脂患者,更应该谨慎选择。这些人群在食用这些油时,可能会面临更高的健康风险。因此,在日常饮食中,我们需要注意控制这些油的摄入量。
超过3个月开封的食用油事实上,虽然食用油未过保质期,但长时间开封后,其感染霉菌的风险会显著增加。此外,若未妥善进行密封,食用油会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氧化反应,从而产生一系列氧化产物。
摄入含有过量微生物、黄曲霉毒素及某些氧化产物的食用油,可能导致恶心、呕吐、腹泻等中毒症状,严重时甚至可能威胁生命。因此,建议大家避免食用开封超过3个月的食用油,并养成购买小瓶装油的习惯。
2. 反复煎炸的食用油
许多家庭都有这样的做法:炸完食物后,继续用剩余的油进行煎炸或炒菜。然而,这种做法存在潜在风险。反复煎炸的食用油容易产生致癌物质,例如苯并芘、丙烯酰胺和杂环胺等。长期食用这样的油,无疑会对健康构成威胁。
此外,食用油在反复使用过程中还会生成大量反式脂肪酸。这种物质不仅与体重增加有关,还会增加患心血管疾病和老年痴呆等疾病的风险。
3. 小作坊自榨油
不少家庭偏爱自榨油,认为其口感更醇厚、香味更浓。然而,某些自榨油可能存在安全隐患。近期,多家粮油店因自榨油黄曲霉毒素超标被查处。这通常源于使用发霉变质原料、恶劣的生产环境以及缺乏精炼工艺,导致杂质和有害物质无法彻底去除。为了健康吃油,我们需牢记以下几点。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推荐,每日烹调油的适宜摄入量应控制在25至30克之间。然而,实际调查显示,我国超过八成的家庭在日常饮食中摄入的食用油量超过了这一推荐标准。为了健康,建议家庭烹饪时多采用蒸、煮、炖、水滑、熘、拌、汆等少油的烹饪方法,同时减少油炸食品的摄入。
4. 避免油温过高
许多家庭都有这样的习惯,等到油锅冒烟时才放入食材,这样会导致油温超过200℃,进而可能产生丙烯酸、苯等有害物质。在烹饪过程中,建议将油温控制在150℃至180℃之间。可以同时放一根筷子或一小条葱丝到油中测试,当四周出现大量小气泡时,就表示油温适宜,此时可以下菜。此外,采用热锅冷油的方法也是一种有效的控制油温的方式。
5. 妥善储存
选择不透明的玻璃或瓷质油壶,能有效隔绝紫外线。将油壶置于橱柜等阴凉避光处,并确保每次使用后都拧紧盖子。此外,应确保油壶内的油完全耗尽后再注入新油,并在注入前进行清洗,以防止旧油与新油混合,加速新油的氧化。
相关知识
科学选用植物油的实用指南:助你健康饮食
食用植物油全攻略:健康用油指南
橄榄油与植物油:哪种更健康?
植物蛋白饮料有哪些 植物奶的选购与饮用指南
你吃的植物油,哪种更营养?揭晓最佳选择!
国家新版减肥指南发布!你适合哪种饮食方案?
7种健康饮食方式,你适合哪一种
食用油选择指南:如何挑选健康、适合的食用油?
苹果电池更换指南:你适合哪种方案
植物油这么多种类 到底哪种植物油最健康?
网址: 植物油健康指南:哪种更适合你的饮食? https://m.trfsz.com/newsview11818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