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晨起猛喝水是错误的?过了70岁,该怎么喝水才更健康?医生来解答

晨起猛喝水是错误的?过了70岁,该怎么喝水才更健康?医生来解答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文章不含任何虚构情节和“艺术加工”,无任何虚构对话,本文不含任何低质创作,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

很多人早晨的第一件事,就是猛灌一大杯水。

尤其是到了70岁以上的老人,早晨喝水好像已经成了一个固定习惯。

脑袋刚从床铺上抬起来,还没来得及清醒,就开始一饮而尽大杯水,觉得身体瞬间“醒了”似的。

可是,喝水这事,真的是每个人都能这么简单做的吗?

其实,很多人可能没有意识到,猛喝水对老年人,尤其是过了70岁以后,未必是一件好事,甚至可能对健康造成负担。

到底该如何正确喝水,才能让早晨的第一杯水成为一剂“健康良方”呢?

其实,答案并不像想象中那么复杂。

谁不爱一早起来感觉清清爽爽,尤其是在喉咙干渴的时候,来一杯清水,立马舒服很多。

这种感觉的确很爽,尤其是经历了一夜的“干涸”,身体好像迫不及待地想要喝水,像是空腹的小花盆,急需“浇灌”一下。

但如果你已经过了70岁,这样的行为其实并不是你想象的那么健康。

其实,过量喝水尤其是一下子猛喝水,会给身体带来负担。

你觉得这一杯水刚好解渴,实际却可能给肾脏带来不小的压力,导致身体的电解质失衡,甚至引发水中毒。

老年人身体各项机能逐渐衰退,肾脏的排水和调节功能也在下滑。

如果一下子摄入过量的水分,肾脏需要额外的时间和精力去处理这些水分,可能会导致水分无法及时排出,体内出现水肿。

并且,过多的水分会稀释体内的电解质,造成低钠血症,严重时可能影响神经、肌肉的正常功能。

老年人不同于年轻人,身体的各个器官功能逐渐衰退,喝水并不等于所有人都可以按照“常规模式”来。

很多人觉得,既然年轻时每天喝几大杯水没问题,年纪大了应该也一样喝水。

可实际上,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的需求已经发生了变化,尤其是水的需求量并没有按照我们以往的习惯来增加,而是逐步减少的。

70岁以上的老年人,体内的水分含量已经明显下降。

根据相关研究显示,70岁以上的老年人体内的水分量大约只有年轻时的50%-55%左右,这意味着他们的身体更容易出现脱水症状。

所以,早晨起来时确实需要补充水分,但这个量必须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

也就是说,绝对不能在第一时间猛灌一大杯水,而是要慢慢来,给肾脏足够的时间适应。

那么,过了70岁该怎么喝水才算健康呢?答案其实很简单:慢慢喝、少量多次。

第一口水不宜喝太多。

老年人早晨喝水的最好方式,是小口小口地慢慢喝,每次喝100毫升左右,慢慢刺激身体开始运作。

这样,水分会被肠胃吸收,肾脏能够及时调节水分,从而避免水分负担过重。

避免一口气喝太多水。

早晨醒来后,给自己十分钟的时间,慢慢喝水,而不是一下子就倒下一大杯。

这样才能避免肾脏和心脏承受压力,尤其是对于有高血压、心脏病等慢性病的老人,猛喝水会导致血压快速波动。

水温适宜。

冷水、热水、温水,喝水的温度对身体的影响也很大。

寒冷的水会刺激胃肠道,容易引发胃痛、胃胀,甚至腹泻。

而热水容易导致体内水分蒸发太快,反而带来脱水的风险。

温水是最适合老年人早晨饮用的水温,能够有效帮助胃肠道温和“启动”。

饮水频率更重要。

不少人以为一天喝8杯水就够了,然而对70岁以上的老人来说,频繁的小口喝水才是正确的方式。

晨起的第一杯水应该是适量且分散的,这样能够保证体内水分逐渐被吸收和调节。

很多人习惯早晨刚起床时就猛喝一大杯水,认为这样可以“洗刷”体内的毒素。

其实,不同的人体质不同,老年人在早晨时肠胃功能较弱,胃酸浓度较高,如果这个时候直接用大量水来冲刷胃肠,容易引发胃肠不适或其他问题。

因此,老年人早晨醒来后,最好先活动一下,让身体稍微适应环境,再慢慢地补充水分。

早晨适合喝水的最佳时机是清晨起床后的20分钟至半小时之间,等身体活动开后,水分能够更好地被吸收。

如果一大早就喝水,身体根本没有适应过来,容易给心脏和肾脏带来额外压力,甚至会影响血压。

很多老年人喜欢喝白开水,但有些老年人也喜欢喝泡茶水、蜂蜜水或加入其他营养成分的水。

尽管这些水种有时也能给身体带来好处,但对于年纪较大的老人来说,喝太多含糖或其他调味成分的水并不是最佳选择。

比如蜂蜜水虽然有滋润作用,但容易引起血糖波动,对糖尿病患者尤其不适合。

如果想让水的效果更好,可以选择加些柠檬片,既能补充维生素C,又能帮助消化,保持体内酸碱平衡。

对于一些容易便秘的老人来说,加入一片薄荷或者少量的苹果醋,也有助于促进肠胃蠕动。

随着年龄的增长,体内的钠离子和钾离子等电解质容易失衡,老年人尤其容易发生低钠血症。

喝水时,最忌讳的就是“白水泡水”式的饮水法。

如果老年人没有补充足够的钠和钾,过多的水分就可能导致体内电解质不平衡,出现头晕、乏力等症状。

因此,老年人在喝水时,适量补充一些电解质也很有必要。

除了喝水,老年人的体内还可以通过其他食物来获取水分。

比如,汤、粥、果汁、蔬菜和水果等,这些都是很好的水分来源。

特别是一些富含水分的水果,如西瓜、黄瓜等,对于老年人来说,不仅可以补充水分,还能获得维生素和矿物质。

过了70岁,喝水的量是否和年龄成反比?

对于老年人来说,喝水量应该如何平衡,才能既不引起脱水,又不加重肾脏负担?

对此,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参考资料

[1]李雅君,林春蕾,赵靓.一天要喝多少水?[J].新教育,2023

相关知识

晨起猛喝水是错误的?过了70岁,该怎么喝水才更健康?医生来解答
清晨怎么喝水更健康
上班族怎么喝水才健康 避免10种错误喝水法
过量+错误饮水方式=毒药 怎样喝水才健康?
早点睡觉是错误的?过了70岁,几点入睡最有利健康?来答案了
年纪大了要少喝水?医生提醒:70岁后,喝水多注意这“5个细节”
睡前喝水与起床喝水,哪个更健康?医生:很多人都做错了
清晨起床第一杯水怎么喝 喝错小心致病
自来水怎样喝才健康
晨起这样喝水更健康

网址: 晨起猛喝水是错误的?过了70岁,该怎么喝水才更健康?医生来解答 https://m.trfsz.com/newsview11845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