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鱼对大人和小孩都有诸多益处,然而挑选一条健康的鱼却并非易事。即便是有经验的家庭主妇,也不一定能准确选出。在此,我们提醒大家:以下几种鱼即使价格诱人,也务必避免购买。请务必告知身边购买食材的亲朋好友,以免选购到不健康的鱼类。
01【挑选健康鱼指南】
► 避免买颜色异常的鱼
避免选择鱼肉颜色过于鲜红或过于苍白的鱼。
由于鱼类品种的差异,金枪鱼等红肉鱼与带鱼等白肉鱼在颜色上本身就有所不同。然而,如果鱼的色泽过于鲜艳或呈现异常的亮白色,这往往与染色剂的使用有关。
挑选时,应选择大小适中的鱼,通常以“八分”大为宜。
► 选择合适的鱼大小
鱼的个头对其口感和食用安全性有着直接影响。若鱼太小,其肉质可能不够鲜嫩,且鱼刺相对较多;而鱼过大,则可能意味着其年龄较长,肉质变得粗糙,体内还可能积累了较多有害物质。因此,在挑选时,选择个头适中、约“八分大”的鱼是较为合适的。具体来说,如鲤鱼和武昌鱼以重约1斤半为宜,鲫鱼则以0.5至1斤为佳,而草鱼则以4至5斤的为宜。
► 观察鱼的新鲜程度
在挑选鱼类时,我们需要注意观察鱼的新鲜程度。如果鱼的眼珠塌陷,或者鱼鳃呈现灰暗色,那么这样的鱼可能已经不够新鲜,甚至可能不安全。因此,在选购时,我们应该避免选择这样的鱼,以确保我们购买到的鱼是新鲜且安全的。
选购“冰鲜鱼”时,关键要先仔细观察其眼睛和鳃的状态。新鲜鱼的眼球应该是饱满的,角膜透明清亮,鳃丝清晰呈现鲜红色。相比之下,不新鲜的冰鲜鱼,其眼球可能不饱满,眼角膜出现起皱和浑浊,有时甚至眼内溢血发红,鳃色也变得暗淡,呈现灰红或灰紫色。而对于那些眼球塌陷或干瘪、角膜皱缩或有破裂、鱼鳃呈褐色或灰白色的鱼,则表明已经腐败,不宜购买。
► 鱼的保存与处理
新鲜的冰鲜鱼虽然状态良好,但并不意味着应该立即食用。有时,为了让鱼的味道更加醇厚,或者根据个人的烹饪计划,新鲜的鱼有时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腌制或处理。因此,在选购到新鲜鱼后,不妨稍作等待,让鱼在最佳状态下呈现最美味的风味。
现杀的活鱼不宜立即烹饪,应稍作放置。刚宰杀后的鱼肉并未达到最佳品质,需经过一段时间的“排酸”,才能更加鲜美。对于小型鱼类,如草鱼和鲢鱼,建议立即冷藏,并在冷藏2小时后再进行烹调;而大型鱼类则需冷藏超过2小时。
► 异常气味的判断
通过嗅觉判断鱼的新鲜程度,关键在于仔细闻一闻鱼鳃的气味。新鲜的鱼鳃应该散发出海水鱼的咸腥味或淡水鱼的土腥味,且没有异臭味。此外,新鲜的鱼鳃呈现出鲜红色,鳃丝分明,结构完整。而如果鱼鳃丝出现破损或粘连,颜色变为灰红或灰紫色,那么这条鱼很可能不新鲜,其气味也会相应不佳。
► 烹饪与营养保留
夏季是享受鱼鲜的绝佳时节,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探索如何更好地品尝鱼肉。首先,若选择生鱼片,务必确保其经过充分冷冻,以杀灭可能存在的寄生虫。值得注意的是,餐盘下的冰块通常无法达到杀灭寄生虫的温度。因此,仅在原料来源可靠的情况下,才建议生吃鱼片。
蒸煮是保留鱼肉营养的最佳方式。蒸煮过程中温度较低且用油少,能最大限度地保护鱼肉中的营养。相比之下,煮或炖的过程中,部分营养可能会流失于汤水中。烧烤虽然美味,但高温可能产生有害物质,同时烤鱼用油量也较多,破坏了鱼低脂的特点。油炸则更不可取,高油环境对鱼营养的破坏极大。
此外,腌制过的鱼应避免食用。水产品中可能含有较多的亚硝酸盐,腌制过程中蛋白质分解产生的胺类物质与亚硝酸盐结合为亚硝胺,存在一定风险。
常吃鱼对大脑健康和血压、血脂平衡大有裨益。建议每周享用1~2次鱼,若条件允许,选择海鱼更佳。夏季天气炎热,清蒸和炖汤等烹调方式不仅美味,还能更好地保留鱼肉的营养。
相关知识
怎么挑选金鲳鱼 金鲳鱼烹饪技巧
挑选鱼虾蟹的健康指南
如何烹饪鲤鱼?鲤鱼怎么做好吃
食用油选择指南:如何挑选并搭配多种健康油品?
怎样挑选食材,烹饪出既美味又健康的菜肴?
如何烹饪更健康
新手养鱼指南:如何挑选和延长金鱼的寿命
家庭健康饮食烹饪指南.doc
如何挑选健康的孔雀鱼?避坑指南来了
烹饪原料的选择
网址: 如何挑选和烹饪健康鱼的实用指南 https://m.trfsz.com/newsview11932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