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心理健康问题与疾病的区分及应对方法

心理健康问题与疾病的区分及应对方法

10月10日,我们迎来了“世界精神卫生日”。今年的主题格外引人注目,它倡导的是“共建共治共享,同心健心安心”的理念。这一主题不仅强调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更提出了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共同治理、共享成果的期望,旨在促进人们的心灵健康与和谐。

今日上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忠山院区热闹非凡。医务人员们正忙碌地解答市民关于心理健康的种种疑问,同时提供专业的建议和指导。心身医学科主治医师、博士黄朝华指出,近年来心理咨询和心身医学科专科门诊的患者数量持续增加,这反映出公众对心理健康的关注度日益提升。许多患者能够自觉识别异常行为并主动寻求治疗。然而,焦虑障碍患者中不乏“急性子”存在,他们往往对事情持悲观态度。黄博士建议,这类患者可尝试通过深呼吸、冥想和放松训练等方式来舒缓情绪,同时放慢生活节奏,给予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从而有效缓解焦虑。他同时强调,不良情绪、不良生活习惯以及嘈杂的环境等都可能影响睡眠质量。
随着心理健康逐渐受到大众的重视,如今越来越多的青少年选择到医院寻求早期心理援助。据黄朝华介绍,前来就诊的青少年中,多数人的心理问题与学习、家庭及人际交往密切相关,常见症状包括焦虑和抑郁。尽管公众对精神卫生疾病的认识有所增进,但仍然存在不少误解,例如,许多人难以区分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之间的界限。
黄朝华进一步指出,面临诸如失恋、工作困境或朋友争执等重大问题时,人们往往会感到心情低落,但这些情绪通常可以通过自我调节在短时间内得到缓解,这属于正常的心理波动。然而,若情绪持续低迷、无法自拔,甚至对工作和学习造成影响,那么就应及时寻求专业医疗帮助。

对于年轻人热衷的“一边熬夜一边服用褪黑素、睡眠软糖等保健产品”的生活方式,黄朝华指出其并不推荐。他解释道,对于倒夜班、时差调整或褪黑素分泌不足的老年人原发性失眠患者,短期内适量服用褪黑素可有助于调节生物钟和改善睡眠质量。然而,若人体本身并不缺乏褪黑素,过度补充可能不会带来显著效果,甚至可能引发副作用。
黄朝华强调,对于长期受到睡眠障碍困扰的患者,应及时寻求专业医疗建议,接受药物和心理等方面的综合干预。同时,对于那些同时患有焦虑、抑郁等精神心理疾病的睡眠障碍患者,更需要同时针对这些心理精神问题进行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当时刻关注心理健康,从儿童青少年到老年人,每个阶段都应重视这个问题。为儿童青少年营造健康的成长环境,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成年人需要学会自我调节,放松身心。老年人则应适应退休后的生活变化,接纳年龄和躯体疾病带来的生理机能下降。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规律的作息以及适当的运动,与家人朋友保持良好关系,培养兴趣爱好,都是维护心理健康的关键。同时,我们应共同努力,共建心理健康体系,共同应对心理健康问题,共享心理健康的成果。

相关知识

泉州心理:心理压力与心理疾病的关联及应对方法
怎么应对青少年的心理疾病问题
老年人心理健康问题及应对方法有哪些?
疾病的生理问题与心理问题
心理问题对健康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如何区分心理问题的正常与异常
青少年心理健康科普:全面解析心理问题与应对方法
如何应对心理亚健康问题?
徐州心理:心理压力与心理疾病的界限,如何区分?
常见心理问题的识别与应对

网址: 心理健康问题与疾病的区分及应对方法 https://m.trfsz.com/newsview11954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