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甜食爱好者必看!研究显示:健康风险或与吃水果者相差甚远!了解

甜食爱好者必看!研究显示:健康风险或与吃水果者相差甚远!了解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健康文章,同时便于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参考文献: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中国营养学会

《添加糖与慢性疾病风险关系的研究进展》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20

《水果摄入与全因死亡率及心血管疾病死亡率的关系:荟萃分析》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21

《精制糖摄入与2型糖尿病风险相关性研究》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9

《膳食纤维摄入与心血管健康:系统综述》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22

糖,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甜蜜"来源。很多人对甜食情有独钟,蛋糕、巧克力、冰淇淋、奶茶......这些美味让人欲罢不能。

但你知道吗?研究发现,甜食爱好者的健康风险可能远高于那些偏爱水果的人。这不仅关乎体重,更直接影响着我们的长期健康状况。

生活中我们常听人说"少吃糖",但具体为什么呢?甜食中的糖分多为添加糖,也就是在食品加工或制备过程中添加的糖。这些糖不同于水果中的天然糖分,它们进入人体后代谢路径完全不同。

添加糖被人体快速吸收,会导致血糖急剧升高后又快速下降,这种"过山车"式的血糖波动会让人感到疲劳、头晕,甚至引发更强烈的饥饿感。一块小蛋糕下肚,血糖蹭一下升高,胰岛素赶紧出来"灭火",血糖降下来了,人又饿了,又想吃,恶性循环就这么形成了。

相比之下,水果中的糖分因为有纤维的"保护",消化吸收缓慢,血糖上升平稳,不会有大起大落。就像坐电梯和走楼梯的区别,一个是直接到顶,一个是慢慢上升,对身体的冲击完全不同。

有个中年大姐,特别爱喝奶茶,几乎天天来一杯。她说:"反正我不吃正餐里的米饭,换成奶茶应该没问题吧?"

结果半年后体检,发现血糖偏高,有了糖尿病前期的迹象。医生告诉她,一杯奶茶的糖分可能相当于好几碗米饭,而且添加糖的危害远不止于此。

长期过量摄入添加糖会大大增加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数据显示,每天摄入添加糖超过总能量的10%的人,其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比摄入量少于5%的人高出26%。

糖尿病一旦形成,就成了终身伴侣,需要长期控制饮食、监测血糖,生活质量大打折扣。除了糖尿病,心血管疾病也与高糖饮食密切相关。添加糖会增加血液中的甘油三酯水平,降低有益的HDL胆固醇,增加动脉硬化风险。

有研究表明,每天从添加糖获取超过总能量25%的人,心脏病风险比摄入量少于10%的人高出三倍!还有肥胖问题。添加糖热量高但营养价值低,却容易让人上瘾。

不知不觉中,你可能已经摄入了超标的热量。一罐可乐含糖约35克,相当于9块方糖,但喝完后并不会有饱腹感,反而因为血糖波动可能让你更想吃东西。

水果就不同了。拿苹果来说,一个中等大小的苹果含糖约15克,但同时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维生素和抗氧化物质。这些营养素不仅可以延缓糖分吸收,还能提供多种健康益处。我一个朋友减肥,把所有甜食都换成了水果,三个月瘦了10斤。

她说:"吃水果比吃蛋糕满足感强多了,一个苹果能顶半天,蛋糕吃完没多久又开始饿。"全球多项大型研究显示,每天摄入2-3份水果的人,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比几乎不吃水果的人低40%以上。

水果中的膳食纤维能帮助控制血糖、降低胆固醇,多酚类抗氧化物质能减轻炎症反应,保护血管健康。我们经常见到有些老人每天必吃水果,身体硬朗得很。而那些嗜甜如命的人,往往中年就开始被各种慢性病困扰。这差别可不是偶然的。

说到这儿,大家可能会问,是不是所有水果都可以随便吃?答案是不是的。水果虽好,选择和食用方法也很重要。

高糖水果如榴莲、荔枝、龙眼等,糖分含量较高,糖尿病人或血糖不稳定的人应该少吃。最好选择含糖量中等或偏低的水果,如苹果、梨、草莓、猕猴桃等。

还有一个重要的点 - 水果最好整个吃,而不是榨汁喝。榨汁会破坏水果中的纤维结构,使糖分更容易被吸收,血糖反应反而更接近甜饮料。这就是为什么医生常说"吃水果不如榨果汁"的原因。

我们小区有个大爷,退休后每天喝自制的果汁,觉得很健康。结果三个月后血糖飙升,医生告诉他,一杯果汁可能用了3-4个水果的量,糖分自然超标,而且没了纤维的保护,对血糖的冲击比吃甜点还大。那么,如何平衡我们对甜食的喜爱和健康需求呢?

糖瘾是真实存在的,戒断过程会有些难受。可以试试这些小技巧:先把零食换成水果,满足对甜味的渴望;饭后嘴馋时,吃个小苹果或几粒葡萄;选购食品时,养成看配料表的习惯,留意添加糖的含量;自己做甜点时,减少糖的用量,逐渐训练味蕾对低糖的接受度。

甜食不必完全戒掉,偶尔享用一些高质量的甜点,比如黑巧克力(可可含量70%以上)、自制低糖点心等,满足口腹之欲的同时,也不会对健康造成太大负担。

最近我认识一位糖尿病专科医生,他告诉我一个小诀窍:如果实在想吃甜食,选在饭后立即吃,而不是空腹,这样可以减缓糖分吸收,降低血糖波动的幅度。

同时,吃完甜食后,最好能活动一下,帮助消耗血液中的糖分。健康生活不是要我们完全禁欲,而是懂得如何明智选择。

把日常的甜味来源从添加糖转向水果,不仅能满足味蕾,还能为身体提供全面的营养支持。长此以往,你会发现,不知不觉中,健康指标改善了,体重也轻了,精力更充沛了。

最后,给大家一个简单实用的建议:每天至少吃1-2个水果,少喝或不喝含糖饮料,甜点每周限制在1-2次。这样既不会太过严苛,又能有效保护健康。毕竟,健康的身体,才是享受美好生活的基础。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本文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寻求线下医师帮助。别忘了点赞转发给家人朋友,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

#春季图文激励计划#

相关知识

甜食爱好者注意啦!健康风险大揭秘
辣食与健康的关联?研究:常吃辣者患病风险或较低!
吃甜食能让人心情好?麻省理工研究证实:爱吃甜食,或是抑郁信号
心情不好可能是没吃对!研究发现:爱吃这类食物,抑郁风险高!
远程心理咨询效果如何?研究显示:与线下相同,但留存率更高,或改变行业格局
研究:中国劳动者工资收入与健康风险呈双增加趋势
近百万人研究数据显示:素食者在65岁时的死亡风险降低了11%
研究显示:饮食与心理健康有关
52万人研究发现:每天多吃半个蛋或增加死亡风险
2万人研究表明,每天多吃6g黑巧克力,中风风险降低48%

网址: 甜食爱好者必看!研究显示:健康风险或与吃水果者相差甚远!了解 https://m.trfsz.com/newsview12286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