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国家出手管理居民体重了?莫慌,河科大一附院减重门诊已开设7年

国家出手管理居民体重了?莫慌,河科大一附院减重门诊已开设7年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高菊 通讯员 谢雅敏 梁靓

“有些同志腰围太大了,体重也超重。” 3月9日,在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民生主题记者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雷海潮用7分钟时间聚焦“体重管理”,表示将持续推进“体重管理年”行动,普及健康生活方式。一时之间,“体重管理年”成为社交媒体和健康论坛上的热门话题,引发公众讨论,许多网友纷纷表示“我可太需要了”“国家都出手了,我就不好意思胖下去了”。

3月11日,大河报·豫视频记者采访了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以下简称河科大一附院)景华院区内分泌科主任医师付留俊。具体介绍,该院2018年已经开设了减重门诊,通过个性化治疗,帮助几千名“胖友”恢复了健康体重。

【1】为什么要进行体重管理?

“体重管理不只是体重秤上小小的数字,还关乎身体健康。体重异常容易导致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脂肪肝,甚至一部分的癌症也和体重异常有一定的关联。”在采访中,付留俊说。

在我国,超重这件事已经成为不容忽视的健康问题。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面向公众发布的《体重管理指导原则(2024年版)》指出,有研究预测,如果得不到有效遏制,2030年我国成人超重肥胖率将达到70.1%,儿童超重肥胖率将达到28%。这组数据表明,我国超重肥胖形势严峻。

去年6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16个部门联合制定了《“体重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提出从2024年起,力争通过三年左右时间,实现“体重管理支持性环境广泛建立,全民体重管理意识和技能显著提升,健康生活方式更加普及,全民参与、人人受益的体重管理良好局面逐渐形成,部分人群体重异常状况得以改善”的目标。

2024年9月,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印发了《河南省“体重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2024—2026年)的通知》,指出自2024年起,力争通过三年左右时间,建立完善有利于促进居民预防控制超重、肥胖和体重管理的政策环境支持体系,强化健康教育和健康行为指导,提升居民体重管理意识和相关技能,普及健康生活方式,营造全民参与、人人受益的体重管理良好局面,改善部分人群体重异常状况。

【2】开设减重门诊,河科大一附院走在了前面

“我们医院在2018年就开设了减重门诊,帮助超重、肥胖的患者进行科学、健康的体重管理,几年来已经有数千名‘胖友’恢复到健康标准的体重,预防了很多因肥胖引起的疾病。”付留俊告诉记者。

雷海潮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民生主题记者会上表示,当前危害中国老百姓健康的首个主要危险因素和疾病,来自慢性的非传染性疾病,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当中的很多致病因素跟每个人的行为、生活方式、饮食和体育锻炼都密切相关,比如体重异常的问题。有关慢性病防控和体重管理,要注重防治结合,提供个性化服务。有些人腰围太大,体重超重,甚至患上了慢性病……这就需要专业医生和专业医疗机构的帮助。

怎样才算超重?从临床医学上来看是有标准的。付留俊介绍,国际上用体质指数(BMI)和腰围(WC)来判断超重和肥胖的程度。体质指数是衡量人体胖瘦程度的标准,BMI=体重(kg)/身高(m2),我国健康成年人的BMI正常范围在18.5至24之间。BMI在24至28之间被定义为超重,达到或超过28就是肥胖。成年男性腰围≥90厘米、女性腰围≥80厘米即可诊断为腹型肥胖。

“不过,这个标准并不适用于青少年肥胖人群,18岁以下的肥胖人群根据不同的年龄段有不同的判断标准,如果意识到孩子存在肥胖的可能,还是建议家长带孩子到正规医院的减重门诊进行检查,通过检测体内各种组织含量来衡量孩子要不要进行减重干预。”付留俊说。

【3】管理体重的方式有很多,个性化治疗是关键

付留俊介绍:“昨天我坐门诊时,一位‘胖友’来复查,她从去年12月份开始到现在,已经减重30多斤了,体重从初始的160斤减到了120多斤。她说自己瘦下来以后整个人都自信了,整个人都轻松了!像这样的例子在我们门诊有很多,他们靠的就是科学饮食、调整生活习惯,有部分胖友配合药物进行减重。”

据悉,河科大一附院在减重方面有着完善的治疗干预体系,从生活方式干预,到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会根据“胖友”的身体情况和需求,来进行定制化的减重治疗方案。

生活方式干预,简单来说就是运动和控制饮食。运动方式包括有氧运动、抗阻运动等,要注意关节的保护,同时结合饮食干预,如限能量饮食、低碳水、高蛋白饮食、间断性节食、代餐等。如果仅通过生活方式干预(如3个月减重<5%或未达预期目标),那是时候考虑药物干预了。减肥药除了获批上市的口服药奥利司他之外,贝那鲁肽、利拉鲁肽、司美格鲁肽、替尔泊肽等的减肥药已经获得国家批准上市,在减轻体重的同时还可以改善代谢相关的其他合并症。

如果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体重指数达到了一定的标准,手术治疗也是解决肥胖有效的方式之一。如手术的适应证为BMI≥32.5 kg/m2或BMI≥27.5 kg/m2且合并2型糖尿病、脂肪肝、高血压等代谢异常或BMI在两者之间合并相关并发症,但采用药物治疗无效的人群。河科大一附院景华院区胃肠外科在减重手术方面已经拥有非常成熟的经验,为来自全国各地的超重“胖友”做了减重手术。

“不过,减重后的体重维持,是体重管理中最具挑战的一部分,我们仍需要坚持运动,保持合理的饮食模式,预防反弹。换句话说,体重管理是一项终身事业,这是对自己的健康负责。”付留俊说。

相关知识

国家出手管理居民体重了?莫慌,河科大一附院减重门诊已开设7年
河南多家医院开设儿童减重门诊
重报调查|你的“体重医生”已出手!重庆多家医院开设减肥门诊,接诊火爆!
社区医院开设体重管理门诊科学减重成居民生活新风尚
我国多地医院开设体重门诊,去一次就管用吗?还有哪些减重误区需要注意?
多学科共治,山东多家三甲医院开设体重管理门诊
“国家队”护航科学减重,解码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体重管理”门诊
你的体重医生“出手” 多家医院开设门诊提供减重一站式服务
重庆多家公立医院开设减重门诊,推出个性化诊疗方案——“一人一策”助你科学管理体重
惠州医学减重再掀热潮,多家医院开设体重管理门诊

网址: 国家出手管理居民体重了?莫慌,河科大一附院减重门诊已开设7年 https://m.trfsz.com/newsview12290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