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节食减肥风正在中小学流行。大量中小学生为减肥不吃晚饭甚至催吐,模仿网上流行的“锁骨放硬币””反手摸肚脐“等。专家指出,“以瘦为美”的主流审美正深刻影响青少年群体。
“以瘦为美”成为了当前的一种主流审美,不断地出现并加深大家的焦虑,各个女明星也是为了身材卯足了劲,油盐不敢沾,网上还有 “反手摸肚脐”、“锁骨放硬币”等各种放大以瘦为美的挑战赛频繁出现。
这不仅让不少青年女性纷纷为身材焦虑,还让节食减肥风在中小学悄然刮起。
大量中小学生受这种风潮的影响,开始为减肥不吃晚饭 甚至催吐。
一名初二女生小玥因身材问题遭到了其他同学的嘲笑讥讽,为了迎合大众的要求,她开始进行节食减肥,因为长时间的过度节食导致了暴饮暴食的行为,并开始采用催吐的方式,曾 一天催吐了5次,后来被确诊为 进食障碍。 因为催吐还导致了 食道受损、脱发以及 月经失调,最后只能被迫休学在家。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父母要谨防孩子的这种行为,否则孩子容易得进食障碍,不仅影响学习还损害身体。
如何看待中小学生身材焦虑现象?
上海精神卫生中心临床心理科主任、进食障碍诊治中心负责人陈珏教授告诉我们:
进食障碍群体多为青少年及年轻女性,12-35岁居多,平均年龄18岁左右,就诊人数持续增加。
陈珏教授表示,暴食行为并非“不自律”导致,而是过度节食导致的激素变化。陈珏教授建议,家庭应给予更多的关心与支持,并积极寻求医学帮助。
陈珏教授认为,“以瘦为美”的主流审美观正深刻影响青少年群体,应 加强中小学心理卫生健康教育,帮助青少年正确看待“美”和“减肥”。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知道吗?
身材焦虑这个思想其实基本上都是家长和社会传达给孩子的,孩子的肥胖其实有一部分因素在于遗传因素,一部分是整个家庭饮食习惯所致。
如果现在嫌弃你的孩子肥胖,就应该反思一下是不是孩子小时候就给他养成了不好的饮食习惯?有时候因为遗传因素,孩子喝水也会胖,你想过他们的压力吗?
进食障碍危害大,“骨瘦如柴是美”在坑害着孩子。
有 5%-10%的年轻人中普遍都存在进食方面的问题,食欲过旺成为进食障碍的主导因素,这在某种程度上是由于食欲过旺易获得高热量与以瘦为美的文化带来焦虑引起的,而现在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患有这种问题,而且就诊人数只增不减。
孩子会脱发严重,体毛增加,皮肤变得干燥,牙齿健康也会受影响,食道受损,女性生理周期停止,男性荷尔蒙过低,会有中风昏迷的危险,抵抗力遭到破坏,容易引起其他的不适,还会使得 身高发育受到限制。
让孩子的思维一直停留在克制自己吃的欲望,没有精力与注意力集中在其他的事情上,会觉得一切的事情都失去了光彩,提不起兴趣,营养的失衡让孩子脾气变得暴躁抑郁,不仅影响家庭关系和社交关系,也无心再学习,严重的只能在家休学了。
父母应教孩子正确看待美和减肥
首先,家庭找到正在的根源所在,使用正确的方式减重。而不是选择偏激的方式催吐,肥胖困扰这么小的孩子,我们更要去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
01
告诉他“精神颜值”比外在颜值更重要
对于孩子爱美的心父母要理解,爱美的意识也越来越年轻态,青春期的孩子正处于发育的阶段,让孩子能够合理地进食,并加以运动,让孩子明白并不是达到骨瘦如柴的状态才是美。
让孩子接受自己的本来样子,把注意力多放在其他上,只要是正常的身材,就不必用苛刻的要求来约束自己给自己造成心理负担,要让孩子多重视“精神颜值”,“精神颜值”往往会更加分,也会更加健康。
02
教他健康的减肥方式
父母不要经常说一些孩子胖之类的话,对于有的孩子天生体质就是易胖,孩子可能本身就敏感,家长要先接受孩子,他才能不焦虑从而再慢慢去改变。
如果孩子对自己的身材不满意,可以让孩子进行一些 体育锻炼,并和孩子一起制定 合理的饮食,避免孩子的极端方式。
父母要让孩子知道功利性的快速减肥方式,结果只能图一时之快,往往效果达不到还容易让身体遭殃, 让孩子清楚知道不健康减肥的危害性,从而让孩子自己敬而远之。
电视和广告不断涌现的瘦身广告,不断鼓吹的瘦就是美,已经长年累月地为女性和中小学生设下一个又一个的导向陷阱,父母做好引导,让孩子对“以瘦为美”形成正确的认识就尤为重要了。无关胖瘦,健康才是最重要的。
我们从社会层面、学校、家庭都应该为孩子建立正确的审美观,做好心理建设,环境造就孩子,家庭自身出发就不要过度焦虑,学校更好的倡导整个审美风气。
现在社会价值观的引导,容易让缺乏判断力的青少年走入误区,作为父母我们应该让孩子懂得“不是说减肥不好而是不要过度减肥。”
园区招生引流工具包
招生引流+社群运营课,年底业绩冲冲冲,
现抢购价:19.9元,
赶快行动吧!
来,试试最新的 分享键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