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全国上下刮起了一股减重热潮,仿佛每个人都投身于这场与体重的博弈之中。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我们的食物选择愈发丰富,然而,活动量却逐渐减少。这一变化导致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以及某些肿瘤等代谢性疾病的发病率持续攀升。这些疾病的出现与超重和肥胖有着紧密的联系,使得超重和肥胖问题逐渐成为我国乃至全球面临的重大的经济和卫生挑战。
据统计,我国超重或肥胖者已超过2亿人,位居世界首位。更令人担忧的是,成人超重或肥胖率超过了50%,6至17岁的儿童青少年超重或肥胖率也接近20%,而6岁以下儿童的超重或肥胖率也达到了10%。这一严峻形势要求我们必须采取措施加强体重管理。同时,体重过低同样会带来生长迟缓、免疫功能下降、内分泌失调以及骨量减少等健康问题。
为应对这一挑战,贯彻党中央的决策部署,落实《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的工作要求,并倡导和推动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部门于2024年6月发布了《“体重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该方案旨在通过为期三年的努力,广泛建立体重管理的支持性环境,显著提升全民的体重管理意识和技能,使健康的生活方式更加深入人心。同时,我们也期待通过这一活动,逐步形成全民参与、人人受益的体重管理良好局面,并帮助部分人群改善体重异常的状况。
随后,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在2024年7月印发了《居民体重管理核心知识(2024年版)》,为公众提供科学的体重管理指南。
一、建立正确认知,预防为先
二、终身管理,持之以恒
三、主动监测,合理评估
四、平衡膳食,控制总量
五、积极运动,贵在坚持
六、保证良好睡眠,保持积极心态
七、设定合理目标,科学减重
八、全家共同行动,追求健康
在追求健康体重的道路上,我们首先需要树立正确的认知观念,以预防为主。定期监测体重、腰围等变化,并合理评估体重状况,是维护健康体重的关键。
常用的体重评估指标包括体质指数(BMI)等,结合其他诊断指标如腰围、腰臀比等,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体重状况。成年人男性腰围超过90厘米、女性超过85厘米时,可能存在中心型肥胖的风险。此外,人体成分的检测也是一种较准确的方法,可以反映体脂、肌肉和内脏脂肪的情况。通过这些方法,我们可以更科学地管理体重,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
不建议采用极端或听信谣言的方式进行减重。目前,轻断食、高蛋白饮食、生酮饮食等都是较为流行的减重方法,同时,“减重神药”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P-1)也备受关注。然而,无论采用何种方法,关键都在于能量的控制,这些方法只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不同而已。研究显示,在长期效果上,并无显著差异,且任何方法都无法完全防止体重反弹。因此,从健康和长期的角度出发,推荐在平衡膳食的基础上进行减重。请注意,极端的饮食方式和药物使用都可能带来不良反应,甚至可能对身体健康造成伤害。如何合理运用和组合这些方法,需要专业人员的指导和监控,建议咨询医疗机构的相关科室,如营养科、健康管理中心或内分泌科等。
体重控制应设定合理的目标,并非追求“白幼美”或“千金难买老来瘦”的极端理念。当下,更流行的是“存钱不如存肌肉”的观念,即投资健康才是王道。我们无需羡慕明星和网红的完美身材,而是应学会欣赏和接纳自己的独特之处。毕竟,体重管理的真正意义在于维护健康,而非仅仅追求外在的美。同时,体重管理并非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长期的坚持和努力。只有持之以恒地维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合理饮食和科学运动,才能有效地防止和改善超重、肥胖以及体重过低的问题。
每个人都是自身健康的首要守护者。通过明智地选择健康食品,积极参与多样化的运动,以及塑造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家庭环境,我们可以共同营造一个全民参与体重管理的社会氛围。这一目标的实现,旨在提升全民的身体健康水平,减少疾病的发生,是我们共同的期盼!
相关知识
全民健康体重管理:从预防到科学减重的全方位指南
孕妇健康管理,从孕期到产后全方位指南
全民健康体重管理:从认知到实践的全面指南
孕期健康指南,从饮食到运动的全方位建议
体重管理:从饮食到运动的全方位策略
投资健康:从饮食到睡眠的全方位指南
如何坚持跑步:从心理到行动的全方位指南
重拾心灵平衡:全方位心理健康管理指南
幼犬全方位护理指南:从喂食到健康管理
健康生活,科学管理,一份全方位的健康管理指南
网址: 健康体重管理:从意识到行动的全方位指南 https://m.trfsz.com/newsview12345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