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学课堂(通用8篇)
全国孕期营养课堂资料
一、孕期营养的重要性
孕期保健是降低母婴发病率和死亡率、保障母婴健康及安全分娩的重要措施。孕期营养是孕期保健的重要内容。孕期对母亲而言,将经历孕早、中、晚期;对胎儿而言,是其在子宫内生长、发育及各器官不断发育、完善的过程。因此,妊娠期是母亲和胎儿生命过程中对营养状况最为敏感的时期。孕妇在孕期除应满足生理性变化引起的营养需求增加外,还应提供胎儿发育生长所必需的营养。目前,孕期营养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孕期营养不仅可以影响妊娠母体并发症的发生,如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等,还可以导致围产儿的不良结局,如巨大儿、胎儿生长受限、低出生体重、早产等。近年医学界前沿研究还显示,孕期营养与婴幼儿早期营养不良和成年后的一些慢性疾病,如糖尿病、原发性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等发生密切相关。因此,孕期孕妇营养直接关系母亲和婴儿两代人的健康。
二、“全国孕期营养课堂”项目背景 孕期营养的重要性日益体现,孕期营养干预、营养治疗已成为现代妇产科临床治疗的重要内容。孕期营养宣教是改善孕产妇健康状况、保障母婴健康及安全分娩、降低母婴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的重要措施。目前我国孕期营养宣教工作需求大,但整体缺乏规范性,且专业从业人员数量匮乏、能力参差不齐。
国家卫生主管部门重视并推动围产营养领域的发展:2009年,卫生部妇社司启动了“围产营养”项目,开始在全国推进“围产营养门诊”建设;2010年,国家卫生计生委组织制定的《营养改善工作管理办法》中指出:“妇幼保健机构、妇产医院应当对孕产妇开展有针对性的营养知识宣传教育。营养宣传教育应当科学、准确,并接受营养专业部门的指导。”
2011年,卫生计生委印发的《孕产期保健工作管理办法》中明确提出医疗保健机构应为怀孕的妇女提供孕期保健、孕期营养指导;2013年,在国家卫生计生委医政医管局的指导下,中国医师协会建立了临床营养学科人才培养体系,临床营养师(围产)是其中重要组成部分,着力培养出具有临床营养知识及围产营养专业技能的复合型人才。
2014年1月,中国医师协会制定并开展“全国孕期营养课堂”项目,旨在进一步规范基层妇幼保健机构的营养宣教工作,提升我国孕产妇及婴幼儿群体营养健康水平。项目将组织国内孕期营养权威专家制定规范的孕期营养宣教内容,提高围产营养工作者专业素质;协助医院开设孕期营养课程,推动孕期营养宣教工作广泛开展。项目的设立标志着我国将逐渐形成标准化、规范化的孕期营养宣教体系。
三、组织机构
1、组织管理机构:中国医师协会
负责项目的整体管理和组织实施工作。中国医师协会是由卫生部进行业务指导的国家一级协会,按照《医师法》成立的全国性医师行业组织;2009年起,在卫生部的委托下,承担临床营养学科试点工作。
2、专家团队:北京妇产医院的范玲教授作为项目的牵头专家,与全国知名的围产医学及营养学科专家共同参与项目的课程制定、人员培训等工作。
3、孕期营养课堂示范单位:北京妇产医院为项目示范单位,负责项目的课程制作、学术指导,参与人员培训等工作。
4、孕期营养课堂承办单位:项目在全国范围内选拔优秀医疗机构,负责所在医院的项目管理及执行等工作。
四、承办单位申报及认定程序
1、申请资格:二级或二级以上的综合性医院或妇幼保健机构均可申请。
2、申请材料:申请单位应认真填写《全国孕期营养课堂承办单位申报表》,并按要求准备相应的申请材料。
3、提交申请:申请认定的医疗机构向中国医师协会全国孕期营养课堂项目办公室(以下简称“项目办”)提出认定申请并提交相应材料。
4、材料审查及评审:项目办将依据本办法相关规定对申报材料进行审查,由中国医师协会组织有关专家,对申请单位进行实地/网络评审,并将评审通过的名单备案。
五、承办单位的职责及工作内容
承办单位承担本院及所在地区孕产妇的营养宣教工作,推动基层孕期营养宣教工作广泛开展,提升我国基层孕产妇及婴幼儿群体营养健康水平。
1、在孕妇学校中开设独立的孕期营养课程,即“孕期营养课堂”,每月至少开展一次;授课内容采用中国医师协会提供的标准课程,授课讲师由孕期营养课堂专用讲师担任;
2、提倡孕妇通过“全国孕期营养课堂”项目官方手机软件“阳光妇儿”查询及预约“孕期营养课堂”课程及孕妇学校其他课程。
六、项目予以承办单位的支持
1、授予“孕期营养课堂承办单位”荣誉证书;
2、每年提供全国孕期营养课堂讲师培训名额,通过培训者颁发“孕期营养课堂讲师”聘书;
3、提供项目经费、孕期营养课堂标准课件、部分教学工具(以实物为准);
4、提供“阳光妇儿”及“阳光妇儿医生”手机软件的技术支持和相关资源;
5、提供参加中国医师协会围产营养领域各项交流及培训活动的名额。
七、项目进展
经过严格的申报流程和筛选标准,项目初期在全国范围内选拔了近400家二级以上医疗机构作为承办单位,与中国医师协会共同执行和推进项目的开展。并且于2014年6月至8月先后分三次举办了“全国孕期营养课堂项目讲师培训会”,通过系统专业的培训初步提高了孕期营养宣教人员的专业知识,正式启动了项目的具体执行工作。项目启动两个月以来,全国已有387家承办单位开设了“孕期营养课程”,为超过6万名孕妇提供免费的孕期营养课程教育;2000堂“孕期营养课堂”课程及孕妇学校课程在“阳光妇儿”软件中开通预约功能;全国已有1000余名专业的妇产科、营养科医生加入“阳光妇儿医生”软件,为孕妇事实解答相关问题。
早晨、睡前来一杯牛奶,已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究竟什么样的牛奶才是多喝有益的好奶?站在货柜前的我们该如何选择?因此,牛奶的种类及区别正成为现在急需普及的一个知识。在此我们同您一起来对牛奶知识进行一次扫盲。
你是不是也会有这样一种困惑,时常在牛奶柜台前徘徊犹豫,为选择新鲜牛奶还是常温牛奶而烦恼。其实,这两种牛奶各有其特点,首先我们来说说新鲜牛奶。
新鲜牛奶指的可不是直接饮用刚挤出的牛奶,而是经过巴氏杀菌法加工而成的牛奶。它通过72℃-85℃左右的.低温杀菌方式,能够在杀灭牛奶中有害菌群的同时维持牛奶中的有益细菌,将牛奶的营养成分最大程度地保全下来,并且完好地保存了营养物质和纯正的口感。但低温杀菌的牛奶保质期较短,一般不超过10天,而且必须冷藏。
另一种为常温奶,即采用138℃-142℃超高温灭菌方法对牛奶进行瞬间加温,从而将牛奶中的有害菌全部杀死。这样的牛奶在无菌状态下可保质1-8个月,而且无须冷藏。但是由于在高温状态下,牛奶的营养活性物质如蛋白、维生素、钙等元素会受到很大的损失。
“一切为了学生”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 它强调“以人为本”, 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师备好课, 不是为了自己“好教”, 而是为了学生“好学”.因此, 新课程有效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学生, 学生的真实状态是决定有效课堂教学一切活动的出发点.每一个学生都是完整的、鲜活的个体有着其特殊的年龄特征和复杂的心理需要.教师的个人备课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 更加注重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双边活动和方式, 变单向的指令沟通为全方位、多维度的互动交往, 并且尽可能兼顾到不同程度学生的学习和学生学习能力、方法的培养, 充分体现“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因此在备课中, 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 既要备共性的要求, 也要备个性的要求, 教案的内容和要求必须是共性化、分层化和个性化的有机统一.在课堂教学中重视、研究、观察现行班级中的“优等生、中等生、后进生”的知识能力情况, 要使教师真诚地关怀每一个学生, 并根据每一个施教对象分层次进行教学, 引导自主提问和学习.只有充分地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 根据学生不同需要, 制定适应性较强的指导策略, 教师才能做到得心应手, 学生才能各得其所.
二、备自己
新课程强调教师的自我反思, 要求在对待自己的问题上要充分认识自己.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反思和设计自己.教师只有通过自我认识和自我反思, 才能使自己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优势得到最充分的体现, 使自己的弱点和错误减少到最低点, 以最佳的心态和形象投入到教学氛围中, 全面提高教学效益.古人云:“感人心者莫乎于情”.因此在备课、上课时, 要十分关注学生的生活情趣及情感体验, 努力挖掘教材的情感因素.经常用生动的导语、过渡语、评价语及结束语一次次激发学生的情趣和求知欲.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 活化教材, 创设生动可感的各种教学情境, 充分发挥学生的多元智能, 引导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积极主动地建构新知.
三、备教材
新课程教材为教师留有较大的发挥和创造空间, 等待教师去开拓、丰富、完善、创新.在二次备课时, 我们要多角度钻研教材, 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 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活化教材.用好教材必须做到以下几点:一是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来研究教材、整合课程、优化教学内容.一本教材放在我们面前, 我们不可能要求学生掌握所有的知识, 正确的做法是对教材进行有效地整合, 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个性特长, 提高课程资源的利用率, 优化教学内容.二是以解决学生问题为核心确定教学思路、优化教学结构.我们在进行二次备课时, 首先要读懂教材的编写意图, 与教材进行深入地对话, 掌握教材的知识体系, 打通书本世界和生活世界之间的界限, 弄清楚本次教学让学生“学会什么”.然后充分发挥学生的多元智能, 创造性地组织教材、找准教材的知识点和学生学习能力的生长点.
四、备题目
在二次备课中对于例题和练习的准备至关重要, 下面以新授课为例:首先是教师做题, 在做题之前教师首先要博览群书, 要大量的收集资料, 要有用一桶水去倒一碗水的精神去备题, 这样才能把题目的功能优化.收集好资料后, 教师就该做题了.教师做题有以下三点好处:其一, 知道题目的难易度, 有些题目只凭观察是不够的, 很多看似基础的题目隐含着学生不易发现的解题“题眼”.这时教师可以通过增加设问的方式, 降低学生准入的门槛.其二, 知道题目应用的知识是否超前, 是否超编.大家知道, 给予学生一道应用知识超前的题目, 即浪费学生的时间 (学生根本无法做出来) 同时也降低了教师在学生心目的形象.至于超编的题, 如果我们选上了, 无形之中增加了学生的学业负担, 事倍而功半.其三, 为有针对性的选题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其次是教师选题, 主要从两个方面去考虑.其一, 从知识的角度选取, 应围绕“课本例题”展开, 因为课本例题是教育专家百里挑一精心选出来的, 每一道例题都有一定的发散潜力.因此, 我们应突出例题的变式训练, 突出课本例题的“母题”功能, 这样的训练有练一道题解决一大片的功效.其二, 根据学情选取.为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对学困生不产生过大的压力, 所选的习题应按照7∶2∶1的比例选取.即70%的基础题, 20%的课本变试题, 10%的拓展题.基础性的训练题不宜有难度, 让每个学生都可以完成, 只要求实现新知的达成;变式题、拓展题可以增加一点难度, 鼓励学有余力的努力去完成, 选题时应尽量选取一题多问的题目或自行设计一题多问, 设问的梯度由易到难, 使学生踏着阶梯一步一步的探索.从教学效果的角度看, 设问的多梯度性可以帮助学生发掘问题的各个方面, 达到深层次的认识问题的本质, 从而培养思维的深刻性.
最后是训练题的预设, 根据当堂训练的时间预设题量, 根据学生的认知结构安排所选题的顺序.这样的课前准备为实现课堂高效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摘要: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 是教师上好课的关键.备课作为教学工作的首要一环, 一节课上得好与坏, 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课前教师的准备工作.二次备课就是教师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特点, 结合教学策略和学生的实际情况, 选择最科学的教法和程序, 为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做好充分准备.本文从备学生、备自己、备教材和备题目四方面探讨了高中数学二次备课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学前营养学 课堂 注意力
学前营养学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主要讲解六大营养素、食物的营养成分、如何简单地搭配幼儿饮食以及幼儿食品安全等问题。课程中涉及的营养素知识较为专业和枯燥,而且技工院校的学生,由于学习习惯问题,往往上课时注意力集中时间持续不长。针对这一现象,笔者在学前营养学的教学过程中采取了以下几种方法加强学生对课程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注意力。
一、扎实备课,及时更新课程内容
任何一门课程都是在不断发展和更新的,食品营养渐渐为人熟知,有更多的科研人员参与到食品营养的科学研究中,因此食品营养的专业知识也在不断的新老交替中。这就要求教师的每一次备课都应查阅最新的文献,对旧的知识点进行相应的更新,并将新的科研知识带入到相应的课程内容中,以保证课程内容的与时俱进。
技工院校学生毕业后的就业率较高,就是因为在校有实际的操练,而不是死读书。因此任课教师要利用课余时间到幼儿园中仔细观察配餐员、营养师及保育员在学前营养上的操作,将观察到的知识总结归纳,既可融入到理论教学中,又穿插到模拟演练里。
二、让课堂内容贴近生活,以实例为主
如果单独讲解学前营养课程的基础内容往往会很枯燥、乏味,学生也很容易走神,甚至产生厌恶的心理。教师利用实例引入就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比如在讲营养缺乏症时,教师可以将学龄前儿童缺乏症的照片、影片播放给学生观看,让学生直观记忆。在进行营养配餐课程教学时,教师可以直接将相应的食物带到教室,让学生直接用实际食物进行搭配。
三、利用多媒体吸引学生注意力
多媒体是新时代教师上课必备的教具。PPT是比较简单的教学软件,上课期间利用多媒体播放PPT可以使知识点更加清晰,学生可以明确地将重点内容在笔记上标注出来。这样省去了教师书写黑板的时间。省略的时间可以安排更多的教学内容,以丰富课堂的知识点教学。
除了课件,在课堂上也可以放映一些短片,比如,根据营养素缺乏时出现的身体状况,帮助学生更确切地了解学前营养的重要性,教师还可以搜集幼儿食品安全的新闻短片,让学生了解到,在实际生活里,若幼儿园学前儿童食品安全出现问题会引起怎样的危害。
四、合理安排课堂时间
一般的课堂时间为45分钟。在这段时间内,学生的注意力不能全都集中于听课上,尤其是时间越往后,学生越容易分散注意力,而刚开始上课的30分钟就成为讲课的关键时间。首先,利用5分钟将上节课讲的重点知识复习一下,帮助学生重复记忆;接下来,可以用25分钟讲解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此时学生注意力集中,接受新课能力较强,记忆新课内容速度较快。这样充分利用好课堂的黄金时间能做到事半功倍,学生在课上掌握知识点,课下就不用吃力地复习、记忆了。
除了每一节课的时间安排要合理之外,一个学期的课程在计划安排时也要科学。学期初,一般是学生认真听讲的时候,这段时间适合安排理论课时。学期后半部分,可以安排一些模拟演练和参观学习。这是学生较为松散的时间段,并且开始厌烦规矩的上课要求。这样通过演练和参观的安排,可让学生产生新的好奇心,继续带着兴趣学习知识。
五、模拟演练,加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除了理论知识,实际动手的操作能力也是很重要的。在整个课程安排中,一定要有模拟演练。而模拟演练对于坐不住的学生来说,反而使他们能更好地发挥喜欢动手操作的能力。课程中可以模拟在幼儿园中,为不同状况的学龄前儿童进行营养配餐;在幼儿食品采购、保存、烹调方面该如何选择。在演练中还可以出现一些食品安全问题,这样可以考验学生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
模拟演练要求学生扮演幼儿,扮演的幼儿先提出营养方面的问题,再由其他学生解决问题,这不仅锻炼了模拟营养配餐的学生,还考验了扮演幼儿的学生提出的问题是否合理。
六、参观幼儿园工作环境,以实际情景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参观幼儿园,在参观幼儿园时着重看一下营养师及配餐员的工作。当学生看到营养师能根据不同的年龄、不同儿童身体的需要,合理搭配出营养餐时,会产生一种崇拜心理,他们会希望自己也能如此熟练地掌握一门技能。教师就可以利用此心理引导学生积极地学习本课内容。
以上教学方法,可以改变古板、简单的填鸭式教学,解放学生单一的思维,发挥学生自主的学习能力,并且加深了对本门学前营养学课程的记忆,为其以后的就业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起止章节页码 第六章 P ~ 讲授题目 计划用学时 1.各类食品的营养价值 学时
教学要求 掌握内容 1.食品营养价值、营养质量指数
熟悉内容 1.谷类、豆类营养成分及加工的影响,大豆的营养价值及抗营养因素 2.豆制品营养价值的主要特点
3.蔬菜、水果类:各营养成分(碳水化物,维生素,矿物质和芳香物 质、有机酸及色素的主要特点
4.畜、禽、鱼类、奶及奶制品、蛋及蛋制品:营养价值的主要特点。了解内容 1.食品营养价值的评定及意义
2.食品营养价值的影响因素(加工、烹调、存储条件 教学要点 重点、难点、疑点 1.食品营养价值 2.营养质量指数 3.大豆的抗营养因素 4.奶及奶制品的营养价值
教学进程 第一节课 1.食品营养价值的评定及意义(步骤 2.各类食品营养价值
3.豆类及其制品的营养价值
第二节课 1.蔬菜、水果类的营养价值 2.畜、禽、鱼类的营养价值 3.奶及奶制品的营养价值 4.蛋及蛋制品的营养价值
教学方法 1.课堂讲授(多媒体演示教学 2.课堂提问 3.课堂讨论
参考资料 1.《生物化学》 [M] 2.《人类营养学》 [M] 3.《营养学报》 [ J] 4.《食品工艺学》 [M] 5.《乳品工艺学》 [M] 作 业 1.食品营养价值的评定有什么意义? 2.什么是食品营养价值? 3.什么是营养质量指数?如何用它来判断食品的营养价值? 4.大豆中有哪些抗营养因素?如何克服? 5.奶及奶制品的营养价值有哪些? 课后小结
高级营养师论文
(国家职业技能一级)
文章题目:论孕妇的营养
姓
名: 袁明倩
身 份 证:***82X
所在省市: 贵州省毕节市
工作单位:新时代健康产业集团
论孕妇的营养
摘 要:孕妇是人生中的一个特殊时期,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众所周知,现在的小孩不是要数量而是要质量,要求少生优生。要想有一个健康聪明;活波可爱的宝宝,就要从怀孕的时候开始,孕妇一定要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和快乐的心情,生出来的宝贝才会是最优秀的:而在整个孕期,为使孕妇避免各种感染疾病,需依靠机体强大的抵抗力,而构成抵抗力的基础就是营养,所以说孕妇的营养对胎儿的发育是不可缺少的。本文通过孕妇的生理特点、营养需要、以及合理膳食等方面对孕妇妊娠期间的营养情况进行了综述。希望能够帮助广大孕妇提供到一定的参考。
一、孕妇的生理特点
妊娠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孕妇在妊娠期间体内会有一系列的生理调整,以适应胎儿在子宫内正常的生长发育。具体特点可分三个阶段:早期、中期、后期。
(一)早期。这一时期主要是指妊娠期开始的3个月。这时期胚胎的发育比较缓慢,所以孕妇主要表现为消化系统的改变。
1口腔的变化。这一时期孕妇体内大量的雌激素分泌,会引起牙龈充血、齿龈变软、肿胀。由于孕妇迷走神经的兴奋,可导致唾液分泌量增加。由于此时消化液分泌的减少和各种激素水平的变化,孕妇会出现食欲减退,喜进软食或是精细的食品。
2胃肠道的变化。由于胎盘会产生孕激素,该激素会使孕妇胃肠平滑肌张力减退,活动减弱,胃酸分泌减少,胃肠蠕动减弱,会使孕妇产生腹胀、便秘等不适。而且孕妇还会出现恶心、呕吐等情况。但是,妊娠以后对某些营养素的吸收去出现增强的变化。如对钙、铁、叶酸,维生素B12等的吸收都较妊娠前有所增加。
(二)中期。妊娠4-6个月称为妊娠中期。这一时期胎儿的牙齿、骨骼、四肢和五官迅速发育,此时脑细胞的数量以及脑体积都在不断的增长,此期孕妇代谢升高,合成代谢会增强,这一方面是合成完整的胎儿,另一方面是母体代谢的适应以及生殖系统的发育,子宫、乳房、胎盘迅速增长。关键词:孕妇生理特点、营养需要、营养不良的影响、营养膳食
(三)后期。妊娠7-9个月称为妊娠后期。这一时期胎儿生长发育非常快,8个月胎龄时牙齿、骨骼的生长发育会突然加速,所有的乳牙已基本形成,第一对恒牙的钙化也已完成。这一阶段的胎儿需要将大量的营养储存在肝脏中,以供出生后6个月的使用。这一阶段由于孕妇营养的需求量比较高,进食较多,因此体重的增加也是比较快的。一般而言,妊娠期的体重会增加10-12.5kg,而妊娠后期每周增重会达到350-400g。这时期由于子宫增大会影响肠蠕动,加重了排便困难。
(四)此外,在妊娠的整个时期母体还会出现一下一些变化 1机体多器官负荷增大:肾脏,由于妊娠期间孕妇不仅要排除自身的代谢废物还要排出胎儿的代谢废物,因此加重了肾功能的负担。心脏会略有增大,心率会达到10-15次/分,心脏的输出量会增加。而且肺脏、肝脏由于母体情况的改变而负担增重。同时由于肾小管吸收能力没有相应提高,尿中葡萄糖、氨基酸、水溶性的维生素的排出量也增加。
2水代谢的改变:妊娠期母体水量会增加7L左右,这7L的水主要来自体内水液的储留。由于孕妇体内水分的增加,长时间站立或是坐立会使下肢血液循环不畅,从而出现凹陷性水肿。仅出现下肢水肿而血压正常属生理现象,如果上肢或是面部也出现水肿,应引起注意,排妊娠高血压综合症。
3血液:妊娠期间的妇女血容量会增长,一直维持到分娩。血容量增长包括血浆容积和红细胞数量的增加,而且,血浆容积的增加大于红细胞数量的增加。与妊娠前比较,血浆容积增加为40%-50%。红细胞数量增加为15%-20%,由于二者增加的比例不同,血液出现稀释现象。
二.孕妇的营养需要
由于同时需要满足母体和胎儿的营养需要,妊娠前后的营养需要变化很大,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主要成分,胎儿的生长发育需要足够的蛋白质,同时,母体也需要蛋白质以满足子宫、胎盘、乳房发育的需要。孕妇缺少蛋白质会影响垂体促性腺激,中国营养学会2000年修订的膳食参考摄入量自妊娠早期每天需要增加蛋白质5g, 妊娠中期每天需要增加蛋白质15g妊娠后期每天需要增加蛋白质20g其中优质蛋白质摄入至少在1/3以上。含蛋白质较多的食物有肉、鱼、蛋、奶、豆类等,其中蛋类和乳类的蛋白质最容易被人类消化吸收。
(二)脂肪。孕妇妊娠过程及胎儿的发育。均需有脂肪的储备。在胎儿脑及神经系统发育时,需要适量脂肪酸构成其固体成分。妊娠期间如缺乏脂类,将推迟脑细胞的分裂与增殖,还可影响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但孕妇的血脂也较非孕时增高,如供给脂肪量过多,将使非生理性体重增加,故脂肪总量也不宜过多,通常要求孕妇饮食脂肪占总能量的25%-30%为宜,必须脂肪酸至少要提供总能量的1%-2%含脂肪丰富的食物有肥肉、奶、果仁、食用油等。还有亚麻油也是很好的选择,亚麻油酸可以在体内转化为DHA,对促进胎儿脑细胞神经的发育具有重要的作用,并与孩子日后的智力发育有着密切的关系。
(三)糖类:糖类是碳水化合物,是人体热量的主要来源,对孕妇的健康和胎儿的发育非常重要。当孕妇糖类摄入不足,处于饥饿状态时,脂肪动员过快氧化不完全时,易出现酮蒸或酮症酸中毒。孕期体重增加少的孕妇酮症更敏感,所以孕妇每天至少应摄入糖类150g-250g。糖类广泛存在于面粉、大米、大豆、水果等食物中,每天保证450~500克的主食便可保证糖类的摄入量。
(四).矿物质:妊娠期间主要缺乏的矿物质主要有钙、铁、锌、硒、碘等。
1.铁:铁是造血原料,胎儿通过胎盘的主动转运作用从母体血浆中摄取铁。如果铁补充不足,可造成母体生理性贫血,严重者导致婴儿出生时贫血。孕妇如有贫血症,生产时易出现低热或出血等合并症,且产后体能恢复缓慢;胎儿易感染,抵抗力差,生长发育迟缓。孕前一定要摄取足够的铁质,中国营养学会2000年修订的膳食参考摄入量建议妊娠中期每日铁供给量为25mg。含铁丰富的食物有:牛奶、猪肉、鸡肉、鸡蛋、大豆、海藻类等。2.锌:人体内重要的酶系统几乎都离不开锌。膳食中的锌进入人体后会调节细胞分化,进而影响生长发育。中国营养学会2000年修订的膳食参考摄入量建议妊娠以后每日锌供给量应增加到20mg。
3.钙:钙是形成骨骼和牙齿的重要成分,可增强母体血液的凝固性,安定神经,防止疲劳,孕期钙的摄入量应是平常的两倍。一旦母亲缺钙,胎儿健康首先受到影响。如果缺钙时间长则更严重,胎儿会出现骨质钙化不良,体重下降。因此,孕妇在妊娠前就应多吃含钙丰富的物质,中国营养学会2000年修订的膳食参考摄入量建议妊娠中期每日钙供给量为1500mg。如乳类、排骨、虾皮等。
4.硒:硒是氧化酶内的活性结构成分,通过清除体内的脂质过氧化物来阻断活性氧和自由基的致病作用,进而发挥防病的作用。
5.碘:支持脑垂体发挥正常生理功能。促进发育期儿童身高、体重的增长及骨骼和肌肉的发育。中国营养学会2000年修订的膳食参考摄入量建议妊娠中期每日碘供给量为175ug。
(五)维生素:
1.维生素A:母体维生素A缺乏可引起胎儿先天性畸形。维生素A维护正常视觉功能,促进人体生长发育,保护免疫系统功能完整性及骨质正常代谢,预防缺铁性贫血的发生。
2.B族维生素:包括维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B12。维生素B2缺乏可引起口腔炎、角膜炎、皮肤病。孕妇缺乏维生素B2可造成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和胎儿发育不全。维生素B6与蛋白质和脂肪代谢的关系非常密切。维生素B12对于遗传物质的合成有重要作用,对细胞——尤其是脑细胞的发育和成熟尤为重要。
3.维生素C:维生素C的作用是促进人体对铁的吸收,促进白细胞的吞噬功能,增强人体免疫能力,维护人体抗过敏能力,维持激素分泌的平衡,促进细胞正常代谢,加强血液的凝固及增加抵抗力。
4维生素D:维生素D促进身体对钙的吸收和在骨中的沉积,还具有免疫调节功能,可以改变人体对感染的反应。维生素D存在于动物肝脏、鱼肝油和蛋类等食物中,日光照射皮肤可帮助合成维生素D。
5.维生素E:维生素E是氧化自己而保护细胞膜结构中的多种不饱和脂肪酸、细胞骨架、细胞内的核酸、酶以及其他生物活性物质免受自由基的攻击。维生素E缺乏可导致生殖机能丧失,胎儿死胎和多发性先天畸形。维生素E主要来源于植物油、谷类、坚果和新鲜蔬菜。
三、孕期营养不良对胎儿的影响
孕妇的营养与健康对胎儿的影响最为明显。因胎儿在母体中发育成长,所需营养素均经由胎盘供给,故胎儿营养水平,可用母体血液中营养水平进行评估,其中,包括孕期营养不良有可能会对胎儿造成以下的影响
(一)低出生体重,孕妇营养不良,胎儿在生产期死亡率高,出生时体重低,智力与体格发育迟缓。低出生体重是指新生儿体重<2500g,孕妇补充足够营养,可降低死产率和婴儿死亡率。
(二)早产儿及小于胎龄早产儿是指妊娠期少于37周就出生的婴儿。孕期营养不良是造成此发生的重要原因,尤其是能量、蛋白质摄入不足时。孕妇孕前体重<40kg,孕期增重<12kg,发生胎儿发育迟缓危险性显著增加。
(三)脑发育受损:孕期营养不良影响胎儿智力发育。胎儿脑细胞数快速增殖期是从孕38周至出生后一年。是大脑发育最关键时期,是大脑细胞增殖的激增期。此时营养不良,如蛋白质摄入不足,可至胎脑发生永久性生理及生化变化,影响脑成熟,以后难以弥补,故妊娠期间营养状况,特别是妊娠后期 母体蛋白质摄入量是否充足,关系到胎儿细胞增殖数量和大脑发育,并影响以后的智力发育。
(四)先天畸形:孕妇营养不良使胚胎发育受影响孕期某些营养素缺乏或过多,可能导致出生婴儿先天畸形,研究报道较多的有锌、维生素、叶酸等。孕早期时叶酸缺乏,可造成胎儿神经畸形。其中尤以无脑儿和脊柱裂最严重。此外,孕妇患严重缺铁性贫血可增加早产的发生率,导致新生儿贫血乃至死亡。
四 孕妇的合理膳食
(一)饮食结构:孕期要注意吃多种多样营养丰富的食物,要多吃富含铁的食物。如动物内脏,心、肝等;瘦肉、牛肉等;动物血、芝麻、红枣、海带、紫菜等;多吃新鲜蔬菜、水果、海产品以提供维生素和矿物质。此外,还要多吃奶制品和豆制品。避免偏食,以免造成肥胖,导致妊娠中毒和难产。
(二)妊娠各期的营养搭配: 1.怀孕前三个月,胎儿生长较慢,孕妇营养需要与平时差不多,摄入的营养素可以不增加或少量增加,但膳食的质量要注意改善,可适当加优质蛋白。如鸡蛋、牛奶、鱼类,如果孕前膳食质量已很好,可以不变动,但有早孕反应可少量多餐。
2、妊娠中期胎儿生长加快孕妇食欲一般极好,对营养素的需要量明显增加,除一日三餐外下午可加餐。要多吃富含多种营养素的食物,如瘦肉、猪肝、海产品、奶类和豆制品等。还需多吃黄色、绿色的新鲜蔬菜和水果,主食要米面杂粮搭配
3.怀孕后期是胎儿生长最快的阶段,除供给胎儿生长发育的营养素外,还要储存一些营养素。这时可继续前一段的营养原则,主要是增加蛋白质和钙、铁等的摄入,可选用体积小而营养价值高的食物,如肉、蛋、鱼类、奶类,蔬菜、水果等。少吃能量密度高的食物,如糕点、甜食。少吃盐,每日摄入的盐量应少于5g。以免出现水肿。可每日吃4-5餐。
4.饮食禁忌浓茶、咖啡、酒、辛辣食品,会引起大便干燥,也可能引起子宫收缩。所以妊娠晚期要避免摄入以上食品。吸烟与饮酒可能对胎儿健康有害,亦应禁止。
总之,孕妇的营养对孕妇及胎儿都是非常重要的。要生一个健康的婴儿,必须要有一个健康的母体。所以孕妇的营养对胎儿的发育是不可缺少的,更进一步说为了准备分娩时用力、出血、产后授乳和育儿等体力和营养的消耗,从孕期开始蓄积营养,也是非常必要的。因此,在这个关键时期,孕妇一定要做到充分、全面、合理、科学的摄取营养。在此,我真心希望这篇文章,能够给准妈妈以及准妈妈的亲人们一些切实有效的指导,帮助准妈妈们轻松度过孕产期,孕育出聪明可爱、活泼健康的漂亮宝宝。
参考文献
姓名:孙浩原
学号:201530101051 班级:音乐学院音教一班 专业:音乐学
中文摘要:大学时代是学知识长身体的重要阶段,同时也是良好的饮食习惯形成的重要时期,这个阶段掌握一定的营养知识,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对于促进生长发育保证身体健康有重要的意义。尤其对于当代大学生,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要我们必须有健康的体魄,具备热血青年的朝气蓬勃,才能成为国家栋梁,那么,关注自我,关注健康就成为我们不可忽视的问题。因此我们要为自己制定好良好的措施,注重饮食方面的健康。
关键字:健康饮食营养措施
序言:“营养”一词源自于拉丁语,其原意为“授乳”。营养是人类为了维持生命, 满足机体生存、学习和工作能量需要的物质基础。在营养学界,通常是将人体对食物的摄取、消化、吸收和利用的整个过程称为营养。营养素则是指保证人体生长、发育、繁衍和维持健康生活的物质,其中最主要的营养素是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水、矿物质和维生素。大学生是青年中的一个特殊群体,正处于生长发育的中后期,活泼好动,运动量大,加上繁重的脑力劳动和紧张的学习等,是一生中各种营养素需要量最大的时期。但目前,我国大学生对营养素的来源和食物分类了解较少,不懂得如何搭配营养,存在着诸多营养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将影响大学生的成长和学习。
正文:
一、人体需要营养素有哪些?
二、大学生饮食营养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三、如何搭配每天所要摄入的营养?
一. 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素:
蛋白质(protein)机体组织细胞成分主要为蛋白质,体液也含蛋白质。蛋白质的营养作用在于它的各种氨基酸。组成食物蛋白质的氨基酸有20余种,其中有数种不能在人体与动物体内合成,而必须获自食物,这些氨基酸被称为“必需氨基酸”,即蛋氨酸、赖氨酸、色氨酸、苏氨酸、缬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和异亮氨酸。此外,幼儿生长尚需组氨酸,禽类如鸡还需精氨酸和甘氨酸。除这些必需氨基酸以外的其他氨基酸,因为都能在机体内合成,故被称为“非必需氨基酸”。
各种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与含量是不相同的。有的蛋白质缺少某种必需氨基酸,如明胶蛋白不含色氨酸,玉米胶蛋白不含赖氨酸。因此,评价一种食物蛋白质的营养价值,主要应视其所含的各种必需氨基酸量是否能满足机体的需要。不足时,机体就不能有效地合成体蛋白质,其他种氨基酸只能经脱氨代谢,生成糖(糖原异生)和作为燃料供给热能。脂质(lipide)
包括中性脂肪和类脂。前者主要是供给能量,后者多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脂质的基本组成为脂肪酸,有必需脂肪酸和非必需脂肪酸之分。必需脂肪酸主要有3种,即亚油酸、亚麻酸和花生四烯酸。这3种必需脂肪酸的生物活性不相同,以花生四烯酸的为最大,亚油酸的为其次,亚麻酸的为最小,碳的长链脂肪酸,在脑与视网膜的发育与功能中有着特殊的作用。动物缺乏必需脂肪酸时,生长迟缓,出现皮肤症状(脱毛、湿疹性皮炎、鳞皮等)。有人报道幼儿缺乏必需脂肪酸时也有同样症状。但成年动物和人很难产生缺乏症状,这是因为体内有较大量亚油酸储存之故。必需脂肪酸缺乏,可引起细胞膜磷脂的脂肪酸组成的改变,因而影响膜的功能;并可减低前列腺素的合成。前列腺素的前体为18碳和20碳的多不饱和脂肪酸。有人建议以测定血中三烯酸和四烯酸的比值,作为必需脂肪酸是否缺乏的指标。这是由于脂肪酸代谢过程中有酶系统的竞争作用。当亚油酸缺乏时,由亚油酸延长碳链并经脱饱和作用而生成花生四烯酸的量减少,另一族脂肪酸——油酸的代谢加强,大量生成二十碳三烯酸,因此血中三烯酸与四烯酸的比值乃有增高。人的必需脂肪酸需要量按其热量计约为每日热能需要量的1~2%。糖类(carbohydrate)
糖类也称碳水化合物,因为它们的分子式通式为Cn(H2O)m。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发现糖类中的氢、氧原子个数比不一定的是2:1,也不以水分子的形式存在,并且有些符合通式的物质也不是糖,所以碳水化合物这个名字已经失去原来的意义而很少使用了。
(糖类)供给生物热能的一种主要营养素。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是多糖(淀粉)和纤维素。多糖的降解产物单糖,可为绝大多数生物所利用,而纤维素则仅在具有纤维素酶的生物体内才能被降解和利用。在膳食热量摄入不足时,机体的脂肪组织和蛋白质将被分解以补充热量的不足。表现为生长停滞,体重下降。严重时可致死亡。
矿物质(mineral composition)19世纪中叶就发现仅用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饲喂动物不能维持其生命,因而认为食物燃烧后的灰分必具有生理作用。但补充饲以灰分后动物仍死亡。直到20世纪初发现了维生素,并逐渐阐明了矿物质的重要作用,才对营养素有了较全面的了解。人体内有数十种矿物元素,广泛分布于全身。目前尚未能证明这些元素全部都具有生理功能。其中少部分元素具有生理功能的,被称为必需元素。按其在体内的含量又分为大量营养元素和微量营养元素。前者有钙、磷、镁、钾、钠、氯、硫。后者有铁、铜、锌、锰、钼、铬、钴、镍、钒、锡、碘、硒、硅、氟等。水(water)水约占成年人体重的65%,在调节体温、输送营养、排除废物等方面有重要作用。成人一般每天的摄入量为1500ml左右,这里面包括食物与日常饮水两方面。维生素(vitamin)维生素足量则可,并非多多益善。
由于维生素是人体必不可少的营养素,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因此,有些人认为维生素吃得越多越好,这种做法不但错误,而且非常危险!维生素可分水溶性和脂溶性两种,脂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A、维生素D等摄入过多时,不能又尿直接排除体外,易在体内大量蓄积,引起中毒。如长期大量口服维生素A,可发生骨骼脱钙、关节疼痛、皮肤干燥、食欲减退、肝脾肿大等中毒症状。长期大量口服维生素D,可导致高血钙症、厌食、恶心、呕吐、弥散性肌肉乏力、肌肉疼痛等。至于水溶性维生素,多吃后虽可以从尿中排出,毒性较小,但大量服用仍可损伤人体器官。如大剂量服用维生素C,可能刺激胃黏膜一起出血。此外,长期过量服用维生素,可使机体对食物中的维生素的吸收率降低,一旦停服,会导致维生素缺乏的症状。因此,长期过量服用维生素,不是科学的做法。正常人服用的剂量,应连同食物中的维生素在内,达到我国膳食标准规定的数量即可。纤维素(cellulose)
通常人们认为纤维就是“粗草料”,但是事实并非如此,纤维可以吸收水分。因此它可以使食物残渣膨胀变松,更容易通过消化道。由于食物残渣在体内停留的时间缩短了,因此感染的风险被降低;而且,当一些食物特别是肉类变质时,会产生致癌物质并引起细胞变异,食物残渣在体内停留时间的减短同样可以降低出现这种情况的可能性。经常食肉者的饮食中纤维的含量很低,这会将食物在肠道中停留的时间增加到24-72小时,在这段时间内,有一些食物可能出现变质。因此如果你喜欢吃肉,那么你必须确保饮食中同时含有大量纤维。
纤维理想的摄入量是每天不少于35克。如果食物选择得恰当,很容易就可以达到这个标准而不需要进行额外的补充。萨里大学的营养学家约翰·迪克森(JOhn Dickerson)曾强调指出,在营养本不丰富的饮食中加入麦茨会对健康造成危害。
二. 大学生存在的饮食方面的问题:
1.缺乏营养知识
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改善,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意饮食营养,随着营养科学知识的普及和营养卫生的宣传教育,人们对于平衡饮食营养卫生有了进一步的理解。首先饮食中应含有人体所必须的一切营养素(蛋白质、脂肪、糖、维生素、无机盐类、水),其次摄入的食物要有利于消化、吸收、利用,要新鲜无污染,制作加工合理能增进食欲,并多样化(色、香、味、美俱全),同时一日三餐的热量要合理分配,根据中国营养学会推荐,各餐热量以早餐占全天总热量的30%、午餐40%、晚餐30%较为合适。我校大学生普遍缺乏营养知识,营养不良率较高, 大学生缺乏营养知识,在不同专业的学生中表现各不相同。从总体上看,女生的营养知识优于男生,医科专业学生的营养知识优于其他专业学生。2.饮食习惯不科学
进入大学后,大学生的日常饮食由学生们自己掌握。很多同学的生活习惯极不科学,主要表现在:
1、多数大学生日常饮食没有规律,一日三餐的食量和时间经常不固定。大多数学生都没有固定吃三餐的习惯,而且大部分都不在学校食堂用餐。大学生中很多人不重视吃早饭,但是吃夜宵、吃零食的现象比较普遍,三餐分配不合理,各餐热量摄入量的分布不均匀。
2、很多大学生在进入大学后,喜吃冷饮,嗜糖现象明显,高校男女大学生糖摄入量普遍大大超过标准供给量,这使得他们体重增加,有减肥的想法,其中女生居多。
3、相当一部分同学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有沉迷网吧的习惯,经常在外面包夜,使身体素质急剧下降。常常逃课,即使上课也精神委靡,不能专心听讲。大学生还经常以喝饮料代替牛奶和水果,经常暴饮暴食等等。没有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同样也直接影响了学生的饮食习惯的不科学、不规律。
4、尤为严重的是,很多同学认为自己年轻,对于身体暂时出现的不适症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殊不知这些问题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爆发出来。
3.饮食结构不合理中国营养学会吸取西方和日本饮食构成的经验教训,在我国传统饮食结构模式的基础上,制定了我国近期成人合理饮食构成指标,并向全国人民推荐。这一饮食构成指标是:成人每人每月摄入粮谷类14 kg、薯类3 kg、豆类1 kg、肉类1·5 kg、鱼类500 g、植物油250g、蛋类500 g、奶2 kg、蔬菜12 kg、水果3kg。这样平均每天摄入总能量10 MJ,可以达到饮食营养基本平衡。而目前高校男生饮食以谷类及其制品为主,其次是蔬菜、瓜茄类,其余依次为畜肉类、豆类及其制品等。女生饮食以蔬菜瓜茄类、谷类及制品为主,其次是畜肉类、豆类及其制品等。男、女生蔬菜、水果、鱼类、乳类、蛋类摄入均未达到要求,可见饮食构成不够合理,学生食堂应增加这些食品的供应,以满足学生合理饮食结构的要求。
三.措施:
1、食物多样,谷类为主,粗细搭配
谷类食物是中国传统膳食的主体,是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人们应保持每天适量的饮奶300ml 谷类250g~400g 蔬菜300g~500g,水果200g~400g 30g~50g大豆或相当量的豆制品
2、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新鲜蔬菜水果是人类平衡膳食的重要组成部分。富含蔬菜、水果和薯类的膳食对保持身体健康,保持肠道正常功能,提高免疫力,降低患肥胖、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风险具有重要作用。推荐我们每天吃蔬菜300g~500g,水果200g~400g,并注意增加薯类的摄入。
3、每天吃奶类、大豆或其制品奶类除含丰富的优质蛋白质和维生素外,含钙量较高,且利用率也很高,是膳食钙质的极好来源。建议每人每天平均饮奶300ml.建议每人每天摄入30g~50g大豆或相当量的豆制品。
4、常吃适量的鱼、禽、蛋和瘦肉鱼、禽、蛋和瘦肉均属于动物性食物,是人类优质蛋白、脂类、脂溶性维生素、B族维生素和矿物质的良好来源,是平衡膳食的重要组成部分。动物性食物一般都含有一定量的饱和脂肪和胆固醇,摄入过多可能增加患心血管病的危险性。
5、减少烹调油用量,吃清淡少盐膳食脂肪是人体能量的重要来源之一,并可提供必需脂肪酸,有利于脂溶性维生素的消化吸收,但是脂肪摄入过多是引起肥胖、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等多种慢性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建议我国居民应养成吃清淡少盐膳食的习惯,即膳食不要太油腻,不要太咸,不要摄食过多的动物性食物和油炸、烟熏、腌制食物。
6、食不过量,天天运动,保持健康体重进食量和运动是保持健康体重的两个主要因素,食物提供人体能量,运动消耗能量。如果进食量过大而运动量不足,多余的能量就会在体内以脂肪的形式积存下来,增加体重,造成超重或肥胖;相反若食量不足,可由于能量不足引起体重过低或消瘦。我们应改变久坐少动的不良生活方式,养成天天运动的习惯,坚持每天多做一些消耗能量的活动。
7、三餐分配要合理,零食要适当合理安排一日三餐的时间及食量,进餐定时定量。早餐提供的能量应占全天总能量的25%~30%,午餐应占30%~40%,晚餐应占30%~40%,可根据职业、劳动强度和生活习惯进行适当调整。一般情况下,早餐安排在6:30-8:30,午餐在11:30-13:30,晚餐在18:00-20:00进行为宜。
8、每天足量饮水,合理选择饮料水是膳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切生命必需的物质,在生命活动中发挥着重要功能。饮水不足或过多都会对人体健康带来危害。饮水应少量多次,要主动,不要感到口渴时再喝水。饮水最好选择白开水。
9、如饮酒应限量高度酒含能量高,白酒基本上是纯能量食物,不含其他营养素。无节制的饮酒,会使食欲下降,食物摄入量减少,以致发生多种营养素缺乏、急慢性酒精中毒、酒精性脂肪肝,严重时还会造成酒精性肝硬化。过量饮酒还会增加患高血压、中风等疾病的危险;并可导致事故及暴力的增加,对个人健康和社会安定都是有害的,应该严禁酗酒。另外饮酒还会增加患某些癌症的危险。
10、吃新鲜卫生的食物食物放置时间过长就会引起变质,可能产生对人体有毒有害的物质。烟熏食品及有些加色食品可能含有苯并芘或亚硝酸盐等有害成分,不宜多吃。食物合理储藏可以保持新鲜,避免受到污染。天然毒素,为了避免误食中毒,一方面需要学会鉴别这些食物,另一方面应了解对不同食物去除毒素的具体方法。
总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有一个健康的体魄才能够有精力的去做更多的事情,把饮食搭配好,把身体锻炼好,把生活习惯养成好,我相信,你已经种下了一颗活力的种子,投资了一个非常有价值的项目,美好的未来将属于你!
关键词:不良课堂习惯,维生素,微量元素,营养失衡
学生营养均衡与健康良好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和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合理膳食、均衡营养以及身心健康, 是每一位国民的基本权利[1]。
11-12岁是儿童身体发育的重要阶段, 同时也是为中学打基础的关键时期, 这段时间培养良好课堂习惯将不仅关系到班集体成绩整体提高, 而且对学生将来个人发展也影响深远。
文献[2]揭示了儿童血铅水平与儿童行为问题之间的存在关系, 儿童血钙、铁、锌含量变化与铅中毒关系。多动儿童较对照组儿童有较高的血铅水平及铅中毒发生率。铅与钙和锌均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 与血浆铁无相关关系, 儿童钙、锌缺乏时易致铅中毒 , 由于锌对维持脑的发育及其正常功能具有重要作用, 与核酸蛋白质合成有关许多酶均为含锌酶, 缺锌时脑组织中核酸蛋白质的合成减少, 延滞脑神经纤维髓鞘形成。缺锌可使脑内超微结构水平改变, 它的合成比率与释放量取决于近期食物的成分, 缺锌时蛋白合成障碍会影响神经介质的质和量, 引起行为改变。缺锌时脑内儿茶酚胺含量增高, 可导致如神经性厌食症、抑郁症等神经症状。缺锌可导致神经介质的反应性全面降低, 包括记忆力及学习能力降低、味觉和嗅觉异常、注意力下降、紧张、寂寞、压抑和情绪易变、多动及探索活动减少等, 这些行为改变即使在补足锌后仍不能完全纠正。缺锌还影响视觉与听觉, 使儿童神经过敏等表现[3,4]。
而根据国外科研资料分析, 缺少维生素、微量元素、矿物质及长期不合理的饮食习惯都可能与青少年犯罪有关, 在国外司法实践中也不乏其例。饮食对青少年犯罪具有潜在的影响, 但这种影响较之其他因素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 不是那么明显和易于把握[5]。
处于城市生活的小朋友们, 由于受汽车废气, 食品质量, 饮食不良习惯等诸多因素影响, 容易造成部分微量元素缺少, 如缺锌;部分维生素缺少, 如缺维生素A、D等。
本小组采用血液定量分析, 旨在揭示不良课堂习惯与部分营养指标, 如HGB/RBC/WBC, 和微量元素是否存在一定关系。
1 材料及方法
选择某小学11-12岁学生为调查与研究对象, 抽取有一年以上不良课堂习惯同学30名, 为A组 (其中咬手指5个, 多动10个, 注意力不集中和东张西望12个, 容易激动3个) 。
在同一年龄组随机取30名志愿者为对照组, 即B组。分别抽取静脉血, 在三小时内完成检测。
2 结果
利用微量元素仪 (BH5100/2100) 检测血铅与血锌, 利用西斯美康 (i2000) 血球仪及雅培CD1700血球仪检测血常规。详见附表。
其中有20%受试者有喝碳酸饮料或油炸食品的爱好。
过量地喝碳酸饮料, 其中的高磷可能会改变人体的钙、磷比例。研究人员还发现, 与不过量饮用碳酸饮料的人相比, 过量饮用碳酸饮料的人骨折危险会增加大约3倍;而在体力活动剧烈的同时, 再过量地饮用碳酸饮料, 其骨折的危险也可能增加5倍。
儿童期、青春期是骨骼发育的重要时期。在这个时期, 孩子们活动量大。如果食物中高磷低钙的摄入量不均衡, 再加上喝过多的碳酸饮料, 则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因为它不仅对骨峰量可能产生负面影响, 还会对生长激素分泌产生影响。
B组中喜欢吃蔬菜水果习惯高于A组30%。
3 讨论及结论
很明显, 血铅越高, 注意力越不易集中, 轻度贫血的学生存在课堂反应慢和多动现象;同时学生良好的饮食习惯, 有助营养均衡, 有助养成良好课堂习惯。还要注意摄入微量元素等营养成分, 才能更好的预防。
牛奶是重要的营养物质, 含有优质蛋白质及大量的钙等矿物质, 不但营养全面, 且易于消化吸收, 对于维持身体正常生理功能和促进生长发育、提高免疫力有重要作用。
获得矿物质的最好食品是种子类食物, 如燕麦片、南瓜
子、芝麻、葵花子。辣椒、卷心菜、西兰花、番茄、草莓和橘子都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 大部分水果和蔬菜中都含有硼、磷、钾和钙等微量元素。
本小组试验表明, 传统的五谷杂粮 (玉米、小麦、小米、红薯等) 对均衡营养要一定意义。
参考文献
[1]WHO.Report of a Joint WHO/FAO Expert Consu ltation:diet, nutrition and the prevention of chronic diseases[S].Ge neva, 2003.
[2]许培斌, 郭洪新, 王梅, 等.儿童血钙铁锌含量变化与铅中毒关系探讨[J].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 2006, 23 (03) :12-13.
[3]薛红, 陈维静, 聂杏宜.微量元素与儿童行为关系探讨[J].广东微量元素科学, 1998, 10 (5) :43-44.
[4]龚群, 张凤玲, 何琳, 等.0~6岁儿童乳糖酶缺乏的现状与健康关系的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08, 16 (5) :567-568.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
相关知识
营养学课堂
全国孕期营养课堂
孕期营养课堂宣教课件.pptx
孕妇营养课堂
孕妈课堂之孕期保健与营养 课堂回顾
2015孕妇学校 孕期营养课堂邀您参与!
孕妈妈课堂第四课——孕期营养
健康养生课堂
营养师小课堂:如何科学评价你的营养状况
“体育锻炼与合理营养”科学健身大讲堂第六课开讲
网址: 营养学课堂 https://m.trfsz.com/newsview12362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