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源性膀胱是脊髓损伤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据《中国脊髓损伤者生活质量及疾病负担调研报告2023版》显示,70%以上的脊髓损伤患者在伤后3个月内遭遇尿失禁的困扰,5年内上尿路损伤风险是普通人群的30倍。对于这些患者,解决排尿问题甚至比恢复行走更为迫切。
目前临床上已找到了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骶神经电刺激术(Sacral Nerve Stimulation, SNS)。这种技术通过精确调节神经信号,为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带来希望。
骶神经电刺激术的工作原理
1. 精准定位:通过微创手术,将电极植入控制膀胱和直肠功能的骶神经(通常是S3或S4神经)附近。
2. 调节神经反射:通过发送微弱的电脉冲,调节那些在神经源性膀胱中起关键作用的异常神经反射弧。
3. 影响神经通路:电脉冲能够兴奋或抑制特定的神经通路,从而改善膀胱肌肉的活动,减少不自主的收缩。
4. 神经递质调节:骶神经刺激还可能通过影响神经递质的分泌来调节神经信号,这些递质在神经细胞间的信号传递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骶神经刺激
植入式骶神经刺激系统
该系统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刺激电极、脉冲发生器和程控仪。刺激电极通过微创穿刺植入骶神经孔内,脉冲发生器则植入皮下,负责释放电脉冲并传输至电极,以此来刺激骶神经,调节改善膀胱和括约肌的功能。程控仪则通过蓝牙连接控制脉冲发生器,实现刺激参数调整、充电等功能。
植入式骶神经刺激术通常分为两个阶段进行:
一期:测试体验
1.术前评估:通过详细的临床评估,包括病史、体检、影像学检查和尿动力学检查,明确诊断神经源性膀胱,并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
2.手术操作:在X线透视的帮助下,确定目标骶神经孔的位置,通常为S3或S4。在局部麻醉下,通过穿刺针将电极植入到目标位置,并通过电生理测试和患者的反馈来确认电极位置的准确性。
3.术后测试:电极植入后,连接到外部刺激器进行为期约1-4周的测试。患者需要记录症状和排尿情况,以评估治疗效果。如果症状改善达到预期效果(改善50%以上),则考虑进行第二阶段手术。
刺激电极X线透视像
二期:永久植入
1.植入脉冲发生器:在局部或全身麻醉下,通过小切口将永久性脉冲发生器植入皮下组织,并与电极连接。
2.术后程控:定期随访患者,评估症状变化、排尿日记和生活质量。根据具体情况调整刺激参数,如频率、脉宽、电压和刺激时段等。程控可以远程进行,不受时间和地域限制,患者也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自行调整参数。
骶神经刺激术的优势
骶神经刺激术以其微创性、显著的疗效、高安全性以及可调节性等优势,成为了治疗神经源性膀胱的重要手段。它的适应症广泛,包括难治性急迫性尿失禁、顽固性尿频-尿急综合征、非梗阻性尿潴留、大便失禁、间质性膀胱炎/膀胱疼痛综合征、神经源性下尿路功能障碍、慢性盆腔疼痛和炎症性肠病等。患者的选择应基于详细的临床评估,以确保治疗的适应性和有效性。
相关知识
骶神经电刺激治疗
什么是骶神经电刺激?
骶神经电刺激治疗大便失禁
神经外科成功开展骶神经电刺激器置入术治疗大便失禁
骶神经电刺激调控治疗是怎么回事?
骶神经电刺激治疗慢性会阴区疼痛1例
国内首例骶神经前根电刺激术(SARS)成功完成
骶神经调控术:如何通过电刺激恢复排尿和排便功能
生物电神经调节治疗胃肠道疾病—骶神经刺激篇
膀胱尿道功能障碍的骶神经电刺激(膀胱起搏器)神经调节治疗
网址: 骶神经电刺激术 https://m.trfsz.com/newsview12382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