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生健康委于11月14日举办新闻发布会,就食品安全与营养在推动健康中国建设中的作用进行阐述,并回应了记者提问。会议中,中国疾控中心营养学领域的权威专家丁钢强,深入剖析了大豆的营养价值、食用益处以及适量摄取的标准。同时,他还针对“大豆可能导致性早熟”以及“痛风和三高患者不适宜食用大豆”等广受关注的问题,给出了详尽的解答。
为何建议大家多食用大豆,它究竟能为我们的健康带来哪些益处?大豆在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豆浆、豆腐、腐乳等大豆制品深受人们喜爱。然而,有人可能会误以为家中常吃的豆子就是大豆,但实际上,真正的大豆仅限于黄豆、黑豆和青豆这三类。其他如红豆、绿豆、芸豆、蚕豆等则归类为杂豆。营养学上的显著差异在于,杂豆的淀粉含量高,可部分替代主食,而大豆,特别是黄豆、黑豆和青豆,其蛋白质含量与动物性食物相当,是优质蛋白质的重要来源。这三类大豆在营养成分上相近,可相互替代,但需注意,大豆与杂豆不可混为一谈。
大豆及其制品不仅是优质蛋白质的宝库,还蕴含着众多其他营养素。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占比高达85%,这种脂肪酸对人体的益处不言而喻,尤其在中国居民的饮食中,这类脂肪酸的摄入量往往不足。此外,大豆及其制品还是钙、钾、维生素E等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重要来源,它们对身体的健康至关重要。
更为值得一提的是,大豆及其制品中还富含多种有益健康的植物化学物。例如,大豆异黄酮不仅有益于心脏和骨骼的健康,还能减轻女性更年期的症状,降低某些癌症的风险。同时,大豆也是皂苷和植物固醇的优质来源,这些成分有助于减少胆固醇的吸收。
综上所述,大豆及其制品堪称营养的“全能选手”。它们不仅有助于儿童的健康成长,还能降低成年人患心血管疾病、乳腺癌、绝经期后的女性骨质疏松等疾病的风险,同时延缓老年人的肌肉衰减。然而,《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揭示,我国超过半数的居民大豆摄入量未达到推荐标准,这意味着他们错失了充足营养的机会。因此,我们呼吁大家增加大豆及其制品的摄入,从而优化我们的膳食结构。
有人担忧大豆可能引发性早熟,并认为它不适合痛风和“三高”患者。然而,这些观点是否准确?我们又该如何科学地看待大豆的营养价值?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年)》明确推荐多吃大豆及其制品。事实上,除非对大豆过敏,否则人人皆可享用,特别是以下三类人群更是推荐食用。
首先是肉类摄入较多者,用大豆及其制品替代部分肉类,既能保障蛋白质的摄入,又能降低因过量肉类摄入而引发的健康风险,如超重、肥胖、心血管疾病及结直肠癌等。
其次,老年人也十分适合食用大豆制品。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的咀嚼和消化功能逐渐减退,而大豆制品质地细软、易于消化。同时,其丰富的蛋白质有助于延缓老年人肌肉衰减的状况。
再者,素食者应多吃豆制品。由于缺乏动物性食物,素食者往往面临蛋白质和维生素B12的不足。发酵豆制品如豆豉、酸豆汁等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12,能促进红细胞成熟,预防和改善贫血。
对于全素食者(即不吃肉、蛋、奶的人群),建议每日摄入50-80克大豆或等量制品;而蛋奶素食者(不吃肉但吃蛋喝奶)则每日推荐摄入25-60克大豆或等量制品。此外,素食者还应注意适量摄入发酵豆制品,如发酵豆、酸豆汁等。
还有几个关于大豆的疑问需要澄清。首先,大豆及其制品是否会引起性早熟?这种担忧可能源于大豆中的大豆异黄酮。但实际上,大豆异黄酮的化学结构虽与雌激素相似,但与体内激素差异显著,且含量甚微。目前并无证据显示食用大豆会导致性早熟,对男士而言也不会引发雌激素水平上升。
其次,痛风患者能否食用大豆及其制品?关键在于嘌呤含量。需注意,植物性食物中的嘌呤人体利用率较低,且加工后嘌呤含量会进一步降低。因此,痛风患者可适量食用大豆及其制品。
再者,“三高”患者是否适宜食用大豆及其制品?对于高血压、高血糖、高脂血症患者,日常饮食管理至关重要。若无特殊饮食禁忌,建议“三高”人群常吃大豆,并可在普通人每日15-20克的基础上增加大豆制品摄入。
我们每天应该如何摄取适量的大豆制品,以满足“豆达标”的要求呢?
对于14岁及以上的成年人,通常建议每日摄入15至25克的大豆或等量的大豆制品。而对于儿童青少年,摄入量则可适当调整,例如2至3岁的儿童每日需摄入5至15克,4至13岁的儿童每日则为15克。
为了更好地掌握每日摄入量,我们可以借助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在超市中常见的半斤左右豆腐,就能满足三个成年人所需的大豆量。而个人而言,早晨一碗豆腐脑便能轻松达到10克大豆的摄入量。晚上再享用两块普通大小的豆腐干,便可轻松满足一日所需,即15至25克的大豆制品。
同时,我们也强调在日常饮食中遵循食物多样化的原则。这是因为不同的食物具有不同的营养价值。同样,大豆制品虽然以黄豆为原料,但其营养价值在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差异。因此,通过多样化的饮食选择,我们可以更全面地摄取各类营养素。
例如,黄豆本身并不含有维生素C,但在其发芽后,维生素C的含量会显著增加,甚至产生大量的维生素C。我们日常所见的大豆制品,其营养价值亦各有差异。例如,腐竹和豆腐皮富含蛋白质,而豆腐干、素鸡和千张则钙含量较高。因此,在选择豆制品时,应考虑其不同的营养价值。
市面上琳琅满目的大豆制品为我们的餐桌增添了多样性。中国各地更是有着诸多特色的豆制品菜肴,如四川的麻婆豆腐、江苏扬州的大煮干丝、东北的尖椒干豆腐等。家常烹饪中,鱼头豆腐汤、香芹炒香干、家常豆腐以及冬季常吃的白菜炖豆腐等菜肴也深受喜爱。我们鼓励大家在日常饮食中尝试并选择不同的大豆制品,以丰富我们的餐桌和菜肴。
总之,大豆制品不仅营养丰富,而且烹饪方式多样,能满足不同人群的饮食需求。
相关知识
大豆的营养价值与食用指南:权威解答常见问题
角蛙新手必看:饲养指南与常见问题解答
健康码“黄码”常见18问权威解答
权威解答!“龙江健康码”常见问题
如何正确填写个人健信息表:全面指南与常见问题解答
白面粉的营养价值与健康食用指南
育儿指南宝宝健康成长手册,育儿常见问题解答
婴童营养怎么选,合生元联合权威精准解答
母乳喂养的常见问题与解答
海南健康码、核酸结果相关问题该咨询谁?权威解答来了
网址: 大豆的营养价值与食用指南:权威解答常见问题 https://m.trfsz.com/newsview12408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