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北大研究有新发现,夜跑者真比晨练者更健康吗?

北大研究有新发现,夜跑者真比晨练者更健康吗?

#春季健康守护计划#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

每天清晨,公园和小区楼下总能看到一群晨练的人,甩手走路的、打太极的、慢跑的,成了一种几乎约定俗成的“健康生活方式”。夜晚呢?更多人选择窝在沙发上刷手机、吃夜宵、熬夜刷剧。

反倒是那些在夜里九点、十点还在操场上挥汗的人,被不少人觉得“不健康”“太折腾”。

可北京大学的一项研究却给出了一个令人意外的结论:夜跑者的整体健康指数,竟然是晨练者的10倍以上。这数字一出来,不禁让人怀疑:难道以前的认知都错了?难道夜跑真的比晨练更有利健康?

答案没那么简单,但也远比想象中有趣。

得从这个“10倍健康指数”到底怎么来的说起。

研究中,北大团队对比了晨练人群和夜跑人群的多个健康维度,包括睡眠质量、心肺功能、心理状态、代谢指标和运动持续性

结果显示,夜跑人群在大多数指标上表现更好,尤其在心率变异性、血糖控制能力和焦虑程度三个方面远远领先

归根结底,问题不在于早上还是晚上跑步,而在于——谁能持续、谁更适合

很多人坚持晨练,其实是靠着闹钟硬撑着起床,顶着困意出门,身体还没完全苏醒就开始跑步,心率飙升,反而容易造成心血管的压力。

尤其是中老年人,清晨气温低、血压高、血液粘稠度增加,这时候剧烈运动,心梗、脑梗的风险不降反升。

夜跑就不一样了。人体在傍晚到晚上这段时间,肌肉反应速度、关节灵活性、肺活量都处于一天中的高峰

跑起来更轻松,也更容易进入状态。而且,晚上运动还能帮人释放白天的压力,让人更容易入睡,睡眠质量反而更好。

那种“运动后太兴奋睡不着”的说法,其实更多出现在不常锻炼、身体不适应的人身上。

当然,也不是说夜跑就无懈可击。

有些人白天久坐,晚上才出门运动,结果跑完没吃晚饭,低血糖头晕;还有些人跑完回家就猛吃夜宵,反而让运动白费。

很多人跑完不拉伸、不降温、洗个热水澡就直接躺床上,心率没降下来,反而更难以入睡。

所以,问题的核心一直都不是“晨练好”还是“夜跑强”,而在于自己的生活节奏,更适合哪一种。

北大的这项研究之所以显示夜跑者健康指数更高,其实跟背后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

夜跑的人群,普遍是白天工作繁忙、晚上才有空锻炼的上班族。他们更倾向于用运动作为调节压力的方式,很多人会有更规律的作息、更明确的健身目标,甚至更强的自我管理能力。

反观有些晨练人群,特别是退休老人,晨练更多是一种生活习惯,但运动强度、科学性、持续性不一定跟得上。

还有一个被忽略的细节是,夜跑的人往往更愿意投入时间和精力在运动上。他们会关注自己的配速、心率、饮食、装备,甚至会参加夜跑社群,互相打卡鼓励。

而晨练者中,大量人群只是为了“动一动”“走一走”,并没有形成真正的运动习惯。这背后折射的,其实是主动性与被动性的差别。

夜跑者更主动地安排运动计划,更注重运动质量;晨练者则很多是为了“起个大早图个安心”。

但也不能一概而论。晨练也有它的优势,比如空气相对清新、环境安静,不容易受到干扰。有些人天生就是“早起型人格”,早上精力充沛,运动后整天状态更好。

只不过,如果勉强自己做不适合的事,迟早会反噬。

说到底,科学运动的关键从来就不是“几点动”,而是“怎么动、动多久、动得对不对”。

比如,有些人夜跑时间太晚,12点还在外面跑圈,强行“健康”,结果扰乱了生物钟,反而影响身体恢复。

也有人晨练前不吃早餐,空腹跑步,低血糖、头晕、体力不支,长期下来伤害身体。

所以不如换种思路:不是选“早”或“晚”,而是选“稳”与“合适”

一个可以长期坚持的运动习惯,比任何“时间段的争论”都更重要。如果每天早上都在和闹钟斗争,咬牙坚持晨跑,那可能真的不如晚上跑得舒舒服服来得健康。

如果晚上实在太累,那也别强求自己夜跑,哪怕白天中午挤出20分钟快走,也比勉强强太多。

还有一点特别值得提:运动对心理状态的影响,远比想象中更大

北大研究显示,夜跑人群的焦虑和抑郁评分显著低于晨练者。原因很简单,晚上运动是释放压力的出口,而清晨的运动往往是在“任务驱动”下完成的,效果自然不同。

尤其是现代人,白天高压快节奏,晚上跑一跑,哪怕只是出门走个几公里,也能让头脑清空,情绪舒缓。

所以,并不是夜跑让人更健康,而是那些能坚持夜跑的人,本身就更懂得怎么照顾自己。

真正的健康,从来不是听谁说“早好”还是“晚强”,而是清楚自己身体需要什么、什么样的生活方式最适合自己,然后长期、稳定地去做这件事

一个人如果能找到那种自己真正喜欢、能坚持、不会觉得痛苦的运动方式,不管是晨练、夜跑,还是午间快走、周末登山,那就是最好的健康方式。

别再争“晨练还是夜跑”了,关键看这三点:能不能坚持?运动有没有质量?和生活节奏合不合拍?

北大的研究只是提醒了一个趋势:在当代社会节奏下,夜跑这条路,或许比我们以为的更适合更多人。

但这不是说“夜跑更高级”,而是说,我们该放下固有观念,去找真正适合自己的节奏。

参考文献:

1.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不同时间段锻炼对健康影响的比较研究》.2023年发布。

2. 中华医学会运动医学分会.《运动与睡眠质量关系综述》.《中华运动医学杂志》,2021年,第42卷。

3. 国家体育总局.《全民健身指南(2022年版)》.

相关知识

北大研究发现:喜欢夜跑的人,健康指数是爱晨练的人的10倍不止?
研究发现:喜欢夜跑的人,健康指数比经常晨练的人高7倍还不止?
研究1000名晨跑者数据,掌握4个跑步细节,高效燃脂不迷茫
晨跑和夜跑哪个更健康 晨跑和夜跑比较健康的是哪个
晨跑和夜跑哪个更健康 晨跑和夜跑的区别
晨跑和夜跑到底哪个更健康:别争了、都比不跑强!
晨跑和夜跑哪个更减肥?
研究发现力量训练有助肾病患者活得更健康
素食者真的更长寿吗?揭秘最新研究的真相!
新研究发现:VR游戏比跑步机更有锻炼效果!

网址: 北大研究有新发现,夜跑者真比晨练者更健康吗? https://m.trfsz.com/newsview12542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