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健康新指标:体重管理成为国家卫健委新重点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问题日益凸显,全民健康管理愈发受到关注。近日,国家卫健委明确提出推进体重管理的措施,旨在引导公众树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提升全民健康水平。这一举措标志着全民健康指标的更新,预示着体重管理将成为未来健康管理的重要方向。
2025年3月9日,国家卫健委主任雷海潮宣布将进一步深化“体重管理年”的三年行动计划。他明确指出,“健康体重”已成为衡量全民健康状况的关键指标,并将体重管理融入慢性病防治的整体策略之中。这一广泛覆盖各年龄层的行动计划,特别强调了家庭在健康管理中的基础地位,要求家庭承担起主体责任。
BMI(身体质量指数)是衡量体重与身高是否匹配的国际通用标准。它提供了一个初步的评估,判断体重是否处于健康范围,但需注意,BMI无法精确区分肌肉和脂肪的比例。其计算公式为:BMI = 体重(kg)÷ 身高²(m)。例如,对于体重60kg、身高1.65m的人来说,其BMI计算结果为约22.03。对于成人,BMI的分类标准如下:BMI小于18.5表示体重过低,需要关注健康状况。
18.5至23.9之间:体重处于健康范围。
超过24至27.9:表示超重。
达到或超过28:即为肥胖。
需注意,BMI这一标准不适用于孕妇、肌肉量大的运动员以及老年人。对于这些人群,需要综合考虑体脂率、腰围等因素进行评估。例如,男性的腰围若超过85厘米,女性的腰围若超过80厘米,则可能提示内脏脂肪超标。
科学饮食,瘦身之道
在追求健康体重的道路上,科学控制饮食是关键。只有选择正确的食物,才能实现瘦身的目标。合理控制热量摄入,避免盲目节食
建议每日热量缺口控制在300500大卡之间(安全减重速度:每周0.51kg)。
估算基础代谢率(BMR):
女性:BMR = 655 + (9.6×体重kg) + (1.8×身高cm) - (4.7×年龄)
男性:BMR = 66 + (13.7×体重kg) + (5×身高cm) - (6.8×年龄)
总消耗≈BMR×活动系数(例如,久坐时为1.2,中等活动时为1.55)营养均衡饮食
蛋白质是不可或缺的营养成分,占每日饮食的25%~30%。优质蛋白质来源包括鸡胸肉、鱼虾、豆腐和鸡蛋,它们不仅能增强饱腹感,还能助力肌肉保护。
碳水化合物作为主要能量来源,其摄入量应控制在45%~55%之间。推荐选择低GI(血糖指数)食物,如燕麦、糙米和红薯,以避免血糖水平急剧上升。
同时,饮食中的脂肪也是必不可少的,但需控制在20%~30%的比例内。应选择坚果、橄榄油和深海鱼等富含健康脂肪的食物,并避免摄入反式脂肪,如蛋糕和炸鸡。
此外,每日膳食纤维的摄入量应达到25克以上。蔬菜(如西兰花、菠菜)和低糖水果(如苹果、蓝莓)是纤维的重要来源,它们应占据餐盘的一半。
3. 饮食习惯的调整
有氧运动:减脂的关键
推荐活动:快步走、慢跑、游泳、跳绳以及跳操。
建议频率与强度:每周进行3至5次,每次持续30至50分钟,确保心率维持在最大心率(220减去年龄)的60%至70%范围内。
力量训练:加速代谢,塑造身形
推荐动作:深蹲、俯卧撑、平板支撑以及哑铃划船。
建议频率与时间:每周进行2至3次,每次训练时长控制在20至30分钟,确保大肌群得到优先锻炼。
利用日常活动增加消耗
尝试以步行替代坐车,爬楼梯替代电梯,这样每天就能轻松多消耗200至300大卡。
避免减肥误区
避免过度节食:长期摄入能量低于1200大卡/天,可能导致体重反弹、肌肉流失,甚至影响生理周期。
重视力量训练:单纯进行有氧运动而忽视力量训练,会导致基础代谢率下降,使身体转变为“瘦胖子”体型。
谨慎选择减肥产品:市面上的一些减肥茶和代餐粉可能含有泻药成分,长期使用可能损害肠道健康。
了解局部减脂真相:不存在只针对某一部位的“瘦肚子”运动,减脂过程是全身性的。
体重管理小贴士
在追求苗条身材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一些关键细节,以确保健康、有效地进行体重管理。以下是一些实用的贴士,帮助你走向理想的体重状态:
避免过度节食:长期摄入能量低于1200大卡/天,不仅可能导致体重反弹,还会造成肌肉流失,甚至影响生理周期的正常运行。
重视力量训练:单纯依赖有氧运动而忽视力量训练,会导致基础代谢率逐渐下降,身体可能转变为“瘦胖子”体型,即肌肉量不足而脂肪含量相对较高。
谨慎选择减肥产品:市面上充斥着各种减肥茶和代餐粉,但其中一些可能含有泻药成分,长期使用可能会损害肠道健康。因此,在选择减肥产品时,务必谨慎评估其成分和安全性。
了解局部减脂真相:许多人误以为存在针对某一特定部位的“瘦肚子”运动,但实际上,减脂过程是全身性的,无法单独针对某一部位进行局部减脂。
每周固定时间称重:建议选择晨起空腹时,以减少水分波动带来的焦虑。
关注体脂率和围度变化:使用体脂秤或皮尺定期测量腰围、腿围,这些指标比单纯关注体重更为直观。
确保充足睡眠:每晚保证7至8小时的睡眠,因为睡眠不足会导致饥饿素升高,增加暴食的可能性。
做好心理准备:在追求健康体重的过程中,允许自己偶尔放松,长期坚持80%的健康习惯才是关键。
总结:要实现健康减重,必须遵循合理饮食、科学运动和良好生活习惯的原则,远离极端方法。体重管理是一个需要终身进行的课题,而养成可持续的生活方式才是成功的关键。
相关知识
国家卫健委启动全民体重管理年,倡导健康生活
国家卫生健康委:提升全民体重管理意识 践行健康生活方式
国家卫健委:四方面举措推进慢性病管理
国家卫健委启动“体重管理年” 减重市场迎风口
国家卫健委发声,推广体重门诊
国家卫健委等部门启动“体重管理年”活动
国家卫健委: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用于体重监测和健康管理
国家卫健委:四项举措推进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
国家卫健委:将研究国民营养立法可行性,积极推进立法进程
为何启动“体重管理年”活动?国家卫健委详解
网址: 国家卫健委推进体重管理,全民健康指标更新 https://m.trfsz.com/newsview12674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