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收藏好这份养生指南,过一个健康的夏天!

收藏好这份养生指南,过一个健康的夏天!

一年有四季,每个季节养生重点有所不同,春养肝、夏养心、秋养肺、冬养肾,炎热的夏天就快要到了,一起来看看夏天养生宝典。

夏天常见疾病

消化道疾病

细菌性食物中毒,是指沙门菌、致病大肠杆菌、葡萄球菌等细菌毒素污染食物引起的急性胃肠炎。主要与夏季饮食不洁,冰箱里的生熟食不分开放置有关。

心脑血管疾病

夏季出汗多,水分流失的也多,血液浓缩,血液黏度也随之升高,特别是老人血管弹性下降,血液黏度增加,极易诱发急性心肌梗死和脑血栓形成。

上呼吸道感染

夏季睡眠不足、长时间使用空调、露宿等情况下容易引起上呼吸道感染,俗称热感冒。

夏季养生“四忌”

久吹空调

到了夏天,很多人喜欢长时间呆在空调房中。空调温度调得过低、一开一整夜等行为极易使寒邪之气进入体内,损伤阳气,因此不要一味贪凉。很容易出现感冒、头痛、鼻塞、面瘫等病症。所以,空调的温度不要太低,并且要有一定的室外活动。

贪食生冷

炎炎夏日,喝一杯冰镇饮料,或是吃一个冰激凌,清凉又解暑,非常惬意。不过冷饮吃太多不仅不能解暑,反而会引发健康问题,尤其是容易出现肠胃问题。

大量饮水

夏天出汗多,容易缺水,有些人口渴了就会大量饮水。其实,这样的喝法并不推荐。因为短时间内突然大量饮水,易导致稀释性低钠血症,进而损害心脏和肾脏功能。建议小口、少量、多次饮用。

吃隔夜菜

夏天剩菜剩饭如果长时间放置,容易产生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即使经过高温加热,这些毒素也没法消除。临床上因为夏天食用隔夜菜导致的问题屡见不鲜,如腹痛、腹泻、呕吐,甚至食物中毒。

夏季养生,做好四件事

养阳气,不贪凉

夏季的晚上,很多人光着膀子在街上溜达;整夜开着空调睡觉;甚至觉得在床上太热,干脆在地上铺个凉席。这些都是人们常见的行为。但很多人并不知道,这些行为极易使身体遭受风寒,损伤阳气。

俗话「冬至养生,夏至治病」,夏季本该是冬病夏治的好机会,利用旺盛阳气驱散旧寒,但暑气、起居饮食伤阳,所以要积极顺应中医的「春夏养阳」养生规律,减少受寒机会,积蓄阳气以度秋冬。

祛湿气,消暑热

夏季呈现出湿热交蒸的气候特点,不仅气温高而且雨水多,湿度大,最为潮湿闷热,在这时期人们容易感受暑湿之邪而患病。长夏与五脏之中的脾脏相应,脾喜燥恶湿,若湿邪困脾,则脾气不能正常运化导致体内水湿停聚,会出现脘腹胀满、食欲不振、大便溏泄、小便不利、水肿等各种症状。

因此,夏季要多食用消热利湿的食物,如淮山、薏米、白扁豆、赤小豆、鲫鱼和生姜等。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上床萝卜下床姜,夜晚生姜赛砒霜”。入夏后早上适当服用生姜可以振奋脾胃,帮助气血外达。

控情绪,防心病

高温容易引起情绪焦躁,导致心火过旺,引发各种疾病。特别是老年人,受情绪起伏及气候外感因素的影响,发生心律失常、血压升高的情况并不少见。而且,中风在夏天的发病率也相当高,需引起重视。

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在夏天一定要注意控制情绪,保持平和的心情,以降低疾病发作的风险。要多做一些平静的事情,如绘画、练书法、听音乐、下棋、种花、钓鱼等,以调节紧张的情绪,保持心情舒畅。

重清淡,护肠胃

很多人夏天胃口不佳,喜欢大量吃冰淇淋等冷饮。过多的生冷食物使体内聚集了过多的寒气,容易导致秋冬季得病。

夏日饮食不宜过饱,通常吃到七、八分饱就可以了,应多食用低糖、低盐、高碳水化合物、高蛋白的食物,尽量少吃辛辣、油炸的食品。

适宜夏季食用的有:冬瓜、白萝卜、番茄等这类化湿通淤、有助于改善肠胃功能的食物,还可饮决明子茶、大麦茶、菊花茶、苦丁茶、绿豆汤等饮料。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大风、大雾、沙尘暴预警齐发!这份防御指南请速速收藏
收藏!2020年健康生活指南,一年不生病!
吃得营养又健康 收好这份“孕妈过节饮食指南”
“小雪”看看这份“冬藏”指南
怎样吃更健康?这份适合国人体质的膳食指南请收好!
五一出行游玩,请收好这份健康指南
明天就是“六一”国际儿童节啦!这份儿童健康指南请查收→
一份“育儿指南”给家长萌娃带来福音,爸爸妈妈快收藏备用
运动并不等于健康,这份科学运动指南,请你收好
婴儿如何护理?这份宝宝护理指南请收好!

网址: 收藏好这份养生指南,过一个健康的夏天! https://m.trfsz.com/newsview1280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