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德昂族”字的解释

“德昂族”字的解释

条目 德昂族

拼音 dé áng zú

注音 ㄉㄜˊ ㄤˊ ㄗㄨˊ

解释

分布于云南的少数民族。曾称“崩龙”族。1985年9月改今称。约15万人(1990年)。用德昂语,无文字。有文身习俗。信小乘佛教。主要从事农业,善种茶。

-----------------

国语辞典

德昂族dé áng zúㄉㄜˊ ㄤˊ ㄗㄨˊ

我国少数民族之一。聚居型态分散,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南地区。人口约一万五千。为云南古代濮人后裔。以务农为生。语言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佤德昂语支。信仰以小乘佛教为主。

德语 De'ang-Minorität, Palaung (S)​

© 汉典

百度百科

德昂族

德昂族,也称“崩龙族”,是中缅交界地区的山地少数民族,民族语言属于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佤德昂语支,分为“布雷”、“汝买”、“若进”三种方言,没有本民族的文字,因长期与傣、汉、景颇等民族相处,许多人通傣语、汉语和景颇语。德昂族主要居住中华人民共和国与缅甸联邦共和国交界地区,是一个典型的大分散小聚居的民族,分布范围非常广,中国一侧在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德宏、保山、临沧等3个地州9个县市,缅甸一侧在掸邦、克钦邦等地。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德昂族总人口数为20556人。

© 汉典

相关知识

德昂族的语言文字
德昂族语言文字
德昂族简介,德昂族的资料
德昂族的风俗
德昂族的民族特色
德昂族文化
德昂族介绍
德昂族(崩龙族)
德昂族饮食德昂族的饮食习俗有哪些?
德昂族的饮食

网址: “德昂族”字的解释 https://m.trfsz.com/newsview12815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