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午睡是种十分普遍的现象,是我们生活重要的一部分。廖剑桥等学者在国内进行调查发现,大多数西方国家没有午睡习惯,而国内有午睡习惯的人占到被调查人数的70%以上
近年来有研究显示,我国15 ~ 69 岁的居民,有午睡习惯的人占到69. 3% ,与之前相比有下降趋势,但仍然十分流行,其中60 岁以上的居民中84. 7% 有午睡习惯。
///
这世界,仿佛只有 午睡 可以续命
·「 午睡多长时间为宜 」·
午睡可以让人缓解困倦,提高下午的工作效率,补充夜间睡眠不足,有益于身心健康。但不适当的午睡也会让我们头脑昏沉,情绪低迷。而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长时间的午睡会增加中老年人患慢性疾病的风险。
Brooks 和 Hilditch 等研究学者 发现,小于 10 min的午睡作用不是很明显,但超过 10 min 的午睡,就可以明显改善疲乏困倦,反应速度和警觉性也明显提高。20 ~ 30 min 的午睡在这些方面的作用相似。但≥30 min 的午睡,就会在醒来时,出现警觉性,认知能力的下降,这是因为睡眠惯性的 作用,持续一段时间才会恢复正常。
·「 午睡的好处 」·
= More hair =
1、减少疲乏﹑提高警觉性和执行能力
Brooks 和 Hilditch 等学者研究表明白天小睡是作为夜间睡眠的一种补充,对于倒班的工人,午睡可以明显改善困倦和疲乏。
2 、改善心情,赶走抑郁
Luo等学者曾对 8 名受试者限定 1 h 之内的自由睡眠,分别在午睡前、中、后进行分析,发现午睡后受 试者的喜悦﹑放松状态明显增多,所以这说明控制好午睡的时间,适当的午睡可能使人心情愉悦,减少抑郁的可能。
3、巩固学习记忆和认知
午睡对于认知的作用也是十分明显的,Lovato等学者发现 10 min 左右的午睡可以直接提高认知能力, > 30 min 的午睡在醒后认知能力出现短暂的下降,经过一段时间之后才开始上升,这可能与睡眠惯性有关。
4、降低肥胖风险
Sayón-Orea 等学者通过随访,对 396 例午睡者肥胖相关事件进行分析 发现,与不午睡的人进行比较,每天午睡 30 min,肥胖的风险降低了33% 。这说明短时间的午睡可能是肥胖新的独立保护因素。
5、降低阿尔兹海默氏症的风险
Asada 等研究发现≥3 次/ 周的午睡者,午睡时间 < 30 min,阿尔茨海默氏症的风险降低了 84% 。以上的研究都表明 30 min 以内的午睡是比较健康的
·「 午睡的危害 」·
= 增加心肌梗死的风险 =
1、午睡时间 > 30 min容易产生睡眠惯性
研究表明长时间的午睡会出现短时间的警觉性、计算能力、反应速度、短期记忆等能力的降低,持续时间从几分钟到几小时不等,有的还会引起情绪低落,产生抑郁。
睡眠惯性的产生会影响反应速度和准确性,所以要严格控制午睡的环境和时间,避免睡眠惯性的产生。
2、午睡引起心血管统疾病的风险更大
大部分学者认为午睡引起心血管统疾病的风险更大,特别是老年人
较长的午睡时间 ( > 60 min) ,会增加患高血压的风险。马万芳等研究学者也发现中老年人随着午睡频率的增加,高血压的发生率也随之上升。
3、午睡频率增加,能够增加心肌梗死的风险
Campos 等研究学者 对中年人群 ( 平均年龄 57 岁) 进行研究发现,午睡频率增加,能够增加心肌梗死的风险。2015 年日本科学家山田知秀 对国内外大量文献进行 mate 分析,发现午睡可以增加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这一点在老年男性更为明显。
4、过长时间的午睡会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
Han 等研究学者研究表明午睡时间过长 ( > 90 min) 的中老年人群患糖尿病的风险是无午睡者的1. 28 倍。
5、过长时间的午睡会加重失眠情况
Masa 等研究学者通过访谈和多导睡眠监测对西班牙居民进行调查,发现有午睡习惯的人群睡眠呼吸暂停的发生率明显升高。午睡时间过长,还会使人夜间睡眠减少,加重中老年人或失眠患者的失眠情况
6、午睡时间>1 h 的死亡率高很多
Leng 等研究学者通过以英国人群为基础的队列研究,随访13年,发现午睡时间>1 h 比 午睡时间 ≤1 h 的人死亡率要高很多,这在死于呼吸系统疾病的人群更为明显,这说明过长时间的午睡可能是引起老年人死亡的危险因素。
|| 午睡续命(≤ 30 min) ||
有午睡习惯的人,午睡在 30 min 以内为宜,特别是中老年人更应该控制午睡的时间。午睡的环境也很重要,午睡时过饱,趴着睡觉都会影响睡眠的效率,不正确的睡眠姿势还可能会引起肌肉的疼痛,因此在舒适隔音的环境中进行午睡是很有必要的。另外,午睡时也应控制好室温,防止着凉。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