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作为健康不可或缺的一环,旨在追求身体与心灵的和谐统一。本期节目,我们特邀同济大学附属养志康复医院心理治疗科治疗师长王敏娟,共同探讨“关注心理健康,享受美好生活”的重要议题。通过深入交流与分享,我们认识到心理健康服务是全生命周期的,涵盖婴幼儿、青少年、成年以及老年各个阶段,陪伴我们走过人生的每一个旅程。
011. 全生命周期的心理健康服务
1.1 ◉ 婴幼儿心理健康
从埃里克森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出发,0-1岁是婴儿建立“信任与不信任”的关键阶段。在这一时期,婴儿面临的主要发展任务是培养信任感,并克服不信任感。婴儿在出生后会产生各种需求,如吃喝、拥抱、睡眠以及与人的互动等。当这些需求得到及时满足时,他们会建立起对周围人和世界的信任。然而,如果婴儿的需求长时间得不到满足,或者他们受到不恰当的对待,就可能产生不信任感。这种对人和环境的基本信任感,将为婴儿未来各个阶段的发展奠定基础,特别是在青春期形成同一性的过程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鉴于儿童发展心理学的这一观点,0-2岁儿童的心理健康服务显得尤为重要。然而,由于婴幼儿自身发展的独特性,我们通常会更侧重于指导父母或其他照顾者如何科学地养育子女。具体来说,父母需要在了解0-2岁婴幼儿心理发展特征的基础上,在日常照顾中及时回应儿童的生理需求,并提供安全的空间让他们自由玩耍和探索。这样的养育方式对于建立儿童的安全感和信任感,以及促进他们正常认知方式的发展都至关重要。
1.2 ◉ 孕产期心理健康
孕产期妇女的心理健康同样不容忽视。产后抑郁症是其中之一,但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其他心理问题值得关注。这些心理问题不仅会直接影响孕产妇的身心健康,还可能增加产科和新生儿并发症的风险。更为重要的是,它们会深刻影响母婴联结、婴幼儿的健康成长及其心理适应能力。因此,在生育的全过程中,包括备孕、孕期、产时和产后,我们都应该为孕产妇及其伴侣和主要家庭成员提供全面的心理健康教育。这涵盖了孕产妇的心理特点、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其影响因素、抑郁焦虑等症状的识别,以及常用的心理保健方法等内容。同时,我们需要告知大家,心理问题在孕产期女性中并不罕见,而良好的心理保健则是提升心理健康水平、减少心理问题发生的关键。
1.3 ◉ 成人心理健康
在如今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人们面临着来自学习和工作的巨大压力,这导致许多人都养成了不良的睡眠习惯,例如熬夜和通宵等。针对这些不良睡眠习惯和睡眠障碍问题,有哪些心理健康服务能够帮助改善睡眠呢?王医生指出,睡眠障碍不仅是一种身体上的疾病,更与精神健康紧密相关,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治疗显得尤为重要。当失眠症状由心理紧张、焦虑和抑郁等情绪引发时,通过心理安慰来改善对睡眠的认知,必要时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来调整心理状态,都是有效的应对措施。若患者长期失眠,导致诸如免疫力下降、认知能力减退、精神状态持续不佳等躯体症状,甚至严重影响其工作和生活,那么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治疗失眠的短效药物将是一个必要的选择。
1.4 ◉ 老年人心理健康
许多年轻人戏言自己渴望早日退休,享受悠闲的晚年生活,然而,有些新近退休的老年人却因无法立即适应退休后的生活而感到失落和抑郁。那么,我们该如何关心和照顾这些退休老人的心理健康呢?首先,家庭的关爱至关重要。家人应当时刻关注并努力改善老年人退休后的生活状况,尽可能与他们同住或近居,以表达关心与爱护。在经济上给予保障,避免他们独处,从而减少孤独和寂寞感。此外,老年人自身也可以寻找适合自己的方式来充实退休生活。他们可以利用多年的工作经验,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继续工作,为社会贡献余热;或者参与社区的辅助性工作,发挥自己的价值。同时,也可以尝试学习一些之前因忙碌而未能实现的爱好,如绘画、音乐、旅行等,以丰富自己的生活。
心理健康服务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在人生的各个阶段,我们都会面临不同的挑战和压力,而心理健康服务正是我们应对这些挑战、保障幸福生活的有力武器。
相关知识
江油市妇幼保健院全面实践“全生命周期”服务 婚育产育 四段历程全心守护
完善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
从儿童到老年,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档案管理策略
全孕期健康管理服务,守护母婴安全健康
从婴儿到老年:全生命周期的口腔保健指南
从儿童到老年,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档案建立指南
聚焦全生命周期保障 我国妇幼健康服务“提质增效”
聚焦母婴安全保障、服务能级提升、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 持续增强妇女儿童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
从儿童到老人,全生命周期的运动健康管理模式
妇幼健康新风潮:如何实现全生命周期的高质量服务?
网址: 全生命周期的心理健康服务:从婴幼儿到老年人的全面守护 https://m.trfsz.com/newsview12990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