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常见用药误区与科学用药指南

常见用药误区与科学用药指南

01药品安全宣传周

国家药监局已发出通知,对2024年“全国药品安全宣传周”的活动进行详细部署。据计划,今年的宣传周活动将在9月如期举行。药品安全关乎每个人的健康,正确、科学的用药方式至关重要,它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发挥药效,减少副作用,并避免陷入用药误区。

02用药误区提示

公众十大用药提示,请务必铭记在心:

提示一:对于慢性疾病,仅仅囤积药物是不够的,定期复诊至关重要,不容忽视。

提示二:高血压患者必须坚持控制血压,随意停药会对身体造成严重损害。

提示三:颈动脉斑块是常见问题,需要严密防控,切不可掉以轻心。

提示四:肥胖症需正确认识,盲目相信神药难以确保安全有效。

提示五:老年人肝肾功能减退,用药需谨慎,以确保安全受益。

提示六:奥司他韦用于抗流感治疗,但儿童用药时必须格外小心,仔细遵循医嘱。

提示七:维生素D的补充需科学进行,不足和过量都不利于健康。

提示八:长期用药并非解决脱发问题的唯一途径,需寻求专业建议。

提示九:服药前应仔细查看剂型,避免随意掰开药物导致药效改变。

提示十:使用光敏药物时需特别注意避免阳光照射,确保用药安全。

03正确服药时间

▲ 服药时间的重要性

服药时间对于药物疗效的发挥至关重要。不同的药物有不同的服用时间要求,有的需要空腹服用,有的则需饭后服用。遵循医嘱,确保在正确的时间服用药物,才能充分发挥其疗效,避免不必要的副作用。

服药前务必了解正确的服药时间,因为许多药物的疗效与服药时间紧密相关。遵循医嘱或仔细阅读说明书,确保在适当的时间服用药物,是发挥药物最佳疗效的关键。

常见的服药时间点包括:空腹(餐前1小时或餐后2小时)、晨服(早上服用,餐前或餐后均可)、饭前(饭前15-30分钟)、饭后(饭后15-30分钟)、餐中(进餐少许后服药,药服完后可继续用餐)、睡前(睡前15-30分钟)。此外,还有一些特殊的服药间隔要求,如每日一次、每日两次、每日三次等。

值得注意的是,某些药物的服用时间确实与就餐时间有关。例如,降糖药和治疗消化系统的药物通常需要跟随三餐服用,因为血糖或胃酸的高低与进食密切相关。对于这类药物,应灵活调整服药时间,以确保药物与进食同步。

为了充分发挥药物的疗效并减少不必要的副作用,我们应当时刻注意并遵循医嘱或说明书上的服药时间和间隔要求。这样,我们才能确保在正确的时间服用正确的药物剂量,从而保障我们的健康。

04合适服药用水

▲ 用水要求

服药时,选择适当的水质和水量至关重要。理想的服药用水应符合以下标准:水质纯净,无杂质;水量适中,通常为200-250毫升。这些条件有助于药物在体内更好地溶解和吸收,从而提高疗效。同时,也要注意避免使用茶水、果汁或其他饮料代替清水服药,以确保药物效果的稳定发挥。

服用药物时,建议使用温开水送服,并确保水量适中,大约为200毫升。然而,对于某些特殊起效方式的药物,如胃粘膜保护剂、止泻药物(如蒙脱石散)以及糖浆类止咳药,服药时则应减少饮水量。

避免使用酒类、茶、咖啡、果汁饮料、牛奶或乳制品来冲服或送服药物,以免影响药物效果。

切勿干吞药物,因为这样可能导致药物粘附在食管壁上,造成粘膜损伤。

接下来,让我们了解药品的保存注意事项。药品的保存至关重要,它们通常需要被妥善地密闭、干燥并置于阴凉处,以避免阳光直射。对于某些需要特殊处理的药品,如需冷藏或采用特定方式保存的,务必遵循药品说明书上的指示。在获取药品后,务必详细阅读说明书,其中对药品的保存条件会有明确的阐述。

相关知识

安全用药指南:儿童用药的常见误区与正确做法
科学认识祛湿药物:指南与误区辨析
儿童药物安全使用与常见误区
老年人药物管理:用药常见误区与合理用药建议
孕妇用药需警惕的常见误区
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九个用药误区
合理用药指南:如何正确使用常见药物?
【朝阳科普】一定“药”吃对 —— 八个常见用药误区
儿童常用药及误区
家庭药物安全指南:科学合理用药的实用建议

网址: 常见用药误区与科学用药指南 https://m.trfsz.com/newsview13027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