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权利公约》规定,儿童是指18岁以下人群。儿童与成人在生理结构、脏器功能和对药物反应等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异,用药敏感性高而耐受性差,不良反应发生率高,故用药的安全性问题尤为突出。[1]接下来谈谈儿童常用药注意事项及误区。
一、儿童常用药及注意事项
01
退热药:
目前推荐儿童使用的退热药物是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2-6个月的患儿选择对乙酰氨基酚,6个月及以上的,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均可使用。退热药一般在体温超过38.5℃时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的给药间隔都是4-6小时,24小时内用药次数不超过4次。不推荐安乃近、阿司匹林、尼美舒利作为儿童退热药。
02
感冒药:
感冒药多为复方制剂,常见成分为对乙酰氨基酚、氯苯那敏、伪麻黄碱、右美沙芬等,可改善鼻塞、流涕、发热等症状。合用退热药、止咳药时需细看成分,避免重复用药,以免药物过量导致不良反应。
03
雾化药物:
雾化吸入药物常使用布地奈德等激素药物,雾化治疗前应保持气道通畅,清洁口腔分泌物和食物残渣,以防雾化过程中气流刺激引起呕吐。雾化后做到及时充分漱口,婴幼儿可用棉球蘸水擦拭口腔,再适量喂水;用湿毛巾擦拭口鼻部位,避免残留药液经皮肤吸收。
04
抗菌药物:
儿童可用抗菌药物品种有限,常用的有青霉素类如阿莫西林,头孢菌素类如头孢克洛,大环内酯类如阿奇霉素等。氨基糖苷类(如庆大霉素)有引起药源性耳聋风险,儿童应避免或谨慎使用;四环素类(如多西环素)可使牙齿着色及牙釉质发育不良, 8岁以下禁用;氟喹诺酮类(如左氧氟沙星)可影响软骨发育, 18岁以下禁用。
05
维生素与钙剂:
维生素与钙剂不是随意服用多多益善,过量服用有一定的不良反应甚至毒性反应。如维生素A、维生素D过量会出现厌食、烦躁、及肾脏损害等;锌摄入量过多,会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补品、营养品过多摄入可能会导致儿童内分泌紊乱,出现肥胖或性早熟等不良反应,从而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
常见服用药物时间:
二、儿童用药常见误区
1.所有药物都溶于牛奶、饮料、糖水等液体中服用,这是不对的。糖水可能会抑制某些药物的药效,干扰矿物质和维生素在肠道的消化吸收;果汁大多是偏酸性,可中和碱性药物影响药效;牛奶中所含蛋白质、脂肪酸可在药物表面形成薄膜影响机体的吸收。
2. 擅自调整用药剂量,易引起药物中毒。
3. 擅自增加药物品种,有的家长看到孩子发烧就很着急,孩子吃了布洛芬后还想让他再吃感冒冲剂。但药吃得越多,并不代表病好得越快,还会出现反作用。也有些家长觉得中药伤害小,喜欢让孩子中西药一起吃,但药物之间可能会有相同的成分,导致用药剂量的增加。当中药和西药同服时,建议两药间隔时间至少40分钟。
4. 不宜直接服用成人药,儿童不是缩小版的成人,器官对药物的解毒和清除能力都不如成人。千万不能“用药靠掰,剂量靠猜”。
5. 维生素在儿童生长发育中确实起着重要作用,但不可盲目地认为多多益善。
6. 误用抗生素,“误用”包括两层意思,一是“滥用”,二是“坚决不用”。抗生素只用于细菌感染,对于病毒性感染来说,抗生素并没有效果。一些家长有排斥心理而盲目拒绝抗生素也是不理性的,在不遵医嘱的情况下随意停药或换药都无法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三、儿童安全用药原则
1. 将药物存放在儿童无法触及的地方。严禁儿童在无陪护下私自用药。
2. 用药前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确保药物用法和剂量准确;不要使用任何过期或标签不明的药物。
3. 请勿给孩子服用两种或以上具有相同主要成分的药物。通常药物主要成分会在药物标签或说明书中进行标识,有疑惑时请及时咨询儿科医生或药师。
4. 请遵儿科医师医嘱用药。请勿擅自将药片掰开或碾碎;如遗忘服药,请勿在下次服药时加倍;请勿给予婴幼儿任何镇静安眠类药物助其入睡;请勿擅自将药物增量或减量;按照儿科医师医嘱中的正确疗程服药。
5. 请勿通过欺骗的方式为儿童给药。不要告诉孩子药物是糖果,易造成儿童误服。
6. 妥善保存药物。按照药物存放指导,放置于阴凉、避光、干燥处,特殊药物可能需要冷藏;请使用药物原包装进行存放,防止混淆外观相似的药物;使用后立即密封。
[1]杨苏芬, 王丹平, 管咪咪. 某综合性医院儿童用药知识库构建的实践[J].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23, 31 (10): 102-104.
来源 | 药剂科 方兆祥
编辑 | 宣传统战处
审核 | 傅一军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