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婴幼儿评估和喂养
▣ 生长发育评估
婴幼儿时期(约至3岁)是孩子生长发育的关键阶段,期间大脑和身体均经历迅猛发展。为确保这一阶段的健康成长,良好的营养支持和科学的喂养方法显得尤为重要,它们不仅关乎体格的发育,更影响机体功能的完善和大脑功能的形成。近日,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最新婴幼儿喂养服务评估指南》(试行)通知中,我们迎来了3岁以下婴幼儿年龄别身高和体重标准差数值表的更新。此次评估数据以标准差(SD)为计量单位,相较于以往,为家长们提供了更加科学、精细的评估儿童生长发育的依据。
接下来,让我们一同探寻最新评估标准,并为您的孩子进行生长发育自查,看看是否已达标。
生长发育的评价结果可能涵盖正常、低体重、生长迟缓、消瘦、超重以及肥胖等多个方面。为了更准确地了解孩子的生长发育状况,我们需要参照以下评价标准进行综合评估。
▣ 营养不良与对策
1、低体重:当婴幼儿的年龄别体重低于中位数减去2个标准差,或位于第3百分位以下时,即被评估为“低体重”。
2、生长迟缓:若婴幼儿年龄别身长(身高)低于中位数减去2个标准差,或位于第3百分位以下,则可判定为“生长迟缓”。
3、消瘦:当婴幼儿的身长(身高)别体重或年龄别体质指数低于中位数减去2个标准差,或处于第3百分位以下时,被评估为“消瘦”。
4、超重:若婴幼儿身长(身高)别体重或年龄别体质指数位于中位数加1至2个标准差之间,即第85至97百分位数范围内,则被视为“超重”。
5、肥胖:当婴幼儿的身长(身高)别体重或年龄别体质指数高于中位数加2个标准差,或达到第97百分位数以上时,即可诊断为“肥胖”。
为了帮助存在低体重、生长迟缓或消瘦等营养不良问题的婴幼儿,家长应首先改变不良喂养行为。同时,持续监测其身长(身高)和体重等指标,进行自我评估,以判断营养状况是否有所改善。若长时间未见明显好转,建议及时就医。对于超重或肥胖的婴幼儿,在纠正不良喂养行为的基础上,应注重均衡膳食,限制高糖、高盐和高脂肪的加工食品以及含糖饮料的摄入。同时,增加孩子的身体活动,如爬行、走路、跑步和游戏,以促进能量平衡,维持适宜的体重。
▣ 不同阶段的营养指导
对于不同生长阶段的婴幼儿,家长应提供相应的营养支持。在婴幼儿成长过程中,各阶段的营养需求和成长特点各不相同,因此需要有针对性的营养指导。以下是根据婴幼儿不同生长阶段制定的营养指导建议:
婴儿期(0-1岁):
母乳喂养:确保母亲营养充足,提供足够的母乳以满足婴儿的营养需求。
辅食添加:适时引入各种食材,如蔬菜、水果、肉类等,以确保婴儿获得多样化的营养。
幼儿期(1-3岁):
均衡膳食:继续保持多样化的饮食,确保摄入足够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
培养良好饮食习惯: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如定时定量、不挑食、不偏食等。
学龄前期(3-6岁):
合理搭配:根据孩子的活动量和营养需求,合理搭配各种食材,确保营养均衡。
增加户外活动:鼓励孩子参加户外活动,以促进身体发育和能量消耗。
02关键发育阶段的营养供给
▣ 婴儿期的营养供给
婴儿期(0-1岁)是婴幼儿成长的关键阶段。在这个阶段,母乳喂养是首选的营养来源。然而,随着月龄的增长,单纯的母乳喂养已逐渐无法满足婴幼儿日益增长的营养需求。因此,适时在母乳喂养的基础上添加辅食显得尤为重要。若婴幼儿辅食的种类和频次不足,将直接对其生长发育造成负面影响,可能导致贫血、低体重、生长迟缓以及智力发育落后等健康问题。
▣ 幼儿期与学龄前期的营养供给
6至8月龄的婴儿,每日应添加辅食1至2次,以满足其不断增长的营养需求。而到了9至12月龄,每日添加辅食的频次则应增加至2至3次,以确保婴儿能够获得全面均衡的膳食。1至2岁的幼儿,建议每日与家人一同享用三餐,并在餐间添加两次小食。请注意,这三餐的辅食需要单独制作,以确保食物的新鲜与营养。
在制作辅食时,家长们可以选择的食物类别包括谷物、薯类、豆类及坚果类、富含蛋白质的动物性食物(如鱼、禽、肉及内脏)、蛋类、富含维生素A的深色蔬果、其他浅色蔬果,以及奶类及其制品等七大类。为了确保幼儿能获得全面的营养,家长应每日为孩子准备的辅食种类不少于四类,并至少包含一种富含铁质的动物性食物、一种蔬菜,以及一种谷物或薯类食物。
24月龄后的幼儿,在食用家庭膳食时,应注重口味清淡,以降低偏食和挑食的风险。同时,为了孩子的健康,应控制盐和糖的摄入量,从而减少儿童期及成人期肥胖、糖尿病、高血压及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相关知识
《婴幼儿营养喂养评估服务指南(试行)》文件解读
婴幼儿营养与喂养指南
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婴幼儿营养喂养评估服务指南(试行)》
婴幼儿营养与喂养指导课件.docx
婴幼儿营养与科学喂养指南.ppt
婴幼儿喂养指南
托育机构婴幼儿喂养与营养指南(试行)
婴幼儿营养与健康成长:科学喂养指南
《中国0~2岁婴幼儿喂养指南》及解读
婴幼儿营养与科学喂养教案.ppt
网址: 新版婴幼儿喂养指南:科学评估与营养供给 https://m.trfsz.com/newsview13069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