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国家“体重管理年”行动,减重刻不容缓

国家“体重管理年”行动,减重刻不容缓

国家“体重管理年”行动,减重刻不容缓

体重,这个看似简单的数字,实则与我们的健康息息相关。体重异常,特别是超重和肥胖,已成为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以及某些癌症等慢性病的潜在威胁。为有效预防和控制这些健康问题,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联合多个部门,自2024年起启动了旨在推动慢性病防治关口前移的“体重管理年”活动。该活动以“健康体重,共同行动”为宣传口号,号召全民参与,共同打造健康的生活方式。
9月,我们迎来了“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月”,今年的主题聚焦于“食要三减,减掉不良生活方式;体要三健,健出美好生活向往”。为了倡导大家共同关注健康,江苏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与江苏新闻综合广播携手推出了《健康大家谈》广播专题,深入探讨“健康体重,一起行动”的重要性,让我们共同努力,成为自己健康体重的第一责任人。
肥胖防控,刻不容缓

随着生活方式的转变和物质条件的提升,肥胖问题日益凸显。如今,“小胖墩”“节日胖”“假期肥”等词汇频繁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肥胖防控工作已然刻不容缓。国家卫生健康委最新发布的《成人、儿童青少年肥胖食养指南(2024年版)》揭示,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的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高达34.3%和16.4%,6岁以下儿童和6至17岁儿童青少年的肥胖率也分别达到3.6%和7.9%,并且呈现出持续上升的趋势。肥胖不仅与糖尿病、脂肪肝、心血管疾病等高发疾病紧密相关,还可能引发肿瘤等严重后果。除遗传因素外,不良的饮食习惯和缺乏足够的运动是导致肥胖的主要原因。当摄入的能量超过消耗时,身体便会将剩余能量转化为脂肪储存,进而导致体重增加。

肥胖问题不仅与不良的生活习惯和遗传因素相关,还与内分泌系统有着密切的联系。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毛莉指出,某些内分泌疾病,如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和库欣综合征,会引发肥胖症状。对于这些疾病,及早发现并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至关重要。即便是单纯的肥胖问题,也不能忽视其潜在的危害。例如,在女性中,严重的肥胖可能导致胰岛素抵抗、月经不调、多囊卵巢综合症等问题,增加不孕不育的风险。而对于中老年人群,肥胖更是呼吸睡眠暂停、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疾病的重要诱因。
健康体重,从改变生活方式开始

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控制体重的关键。基本原则是保持适量的运动和合理的饮食。建议每天至少走6000步,饮用约2000毫升水,也就是8杯水。同时,要合理安排三餐,可以使用餐盘来规划,其中一半是蔬菜,四分之一是主食,另一四分之一可以选择肉类或豆制品。此外,肥胖者应避免食用油炸、煎烤类食物。

那么,一日三餐应该如何选择和分配呢?不同年龄段的人都可以参考最新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来制定适合自己的饮食计划。指南提倡食物多样化、合理搭配,保持吃动平衡,以维持健康的体重。建议多吃蔬菜、奶类、全谷和大豆,适量食用鱼、禽、蛋和瘦肉,并减少盐、油、糖和酒精的摄入。此外,还要养成规律的饮食习惯,确保足量饮水。
丹阳市云阳人民医院内科主任李卫琴强调,优质的睡眠对于体重的控制同样不可或缺。研究显示,长期熬夜或睡眠模式不稳定可能导致体重增加。建议成年人尽量在晚上11点前入睡,并确保获得8小时以上的睡眠时间。而对于孩子,则推荐在10点前进入梦乡。

此外,减重速度过快并非良策。对于一般肥胖者而言,每周减轻1-2斤的体重是适宜的。在减重过程中,适当补充营养也是必要的,例如服用复合维生素矿物质片、鱼油等营养补充剂,以降低营养不良的风险。
体重难以消减,寻求科学减重之道

控制体重并非易事,但并非无解。若您在减重道路上感到迷茫,不妨寻求专业医疗机构的帮助。目前,众多医院的营养科、内分泌科等科室均致力于为肥胖者提供科学的减重服务。更有医院整合多学科资源,开设减重门诊,汇聚内分泌科、营养科、妇科及胃肠外科医生,全方位、多角度地助力肥胖人群实现健康减重。

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沈旸指出,近期门诊接诊了众多减重患者。医院采用多种减重方案,如高蛋白生酮饮食、部分代餐饮食、轻断食和限时饮食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一位16岁的小姑娘在短短四个月内成功减重40公斤,同时其肥胖导致的黑棘皮症和激素水平高等问题也得到了显著改善,且三个月后体重未出现反弹。

沈旸进一步介绍,医院采用生活方式干预为主要治疗手段,分为强化治疗期和治疗维持期两个阶段。医生会为患者设定多个短期阶段性目标,并力争在三到六个月内帮助患者减重10%到15%。然而,单一的饮食控制难以长期维持理想体重,因此,在干预的六到十二个月后,运动干预显得尤为重要。推荐采用有氧运动结合抗阻训练的方式,以确保在前六个月内平均减重7到10公斤。

对于那些肥胖严重、单纯依靠饮食和运动难以控制体重的患者,医疗介入成为必要选择。例如,对于BMI大于40的患者,药物治疗可能效果不佳,此时可以考虑代谢减重手术,如袖状胃手术。这种手术通过减小胃容积来控制食物摄入、降低饥饿感和食欲,从而实现减重目的。

最后,沈旸强调了全生命周期体重管理的重要性,并指出生活方式管理是其中的关键环节。在多学科融合的诊疗模式下,营养和运动管理显得尤为重要。无论采用药物治疗还是手术治疗,最终都需要回归健康的生活方式,以确保长久的体重健康。因此,找到适合自己的减重方案至关重要。

相关知识

全民体重管理刻不容缓
“体重管理年”构筑健康防线刻不容缓
国家“体重管理年”三年行动启动:科学减重路径发布
健康体重大会:防控肥胖,刻不容缓
国家卫健委启动“体重管理年” 减重市场迎风口
《中国居民健康体重管理之减重行动20条》正式发布:科学减重,助力健康中国行动
体重管理,健康中国,减肥达人在行动
“健康体重,一起行动”——“体重管理年”
“健康体重 一起行动”——2024“体重管理年”
全民健康新行动!上禾智能设备助力国家“体重管理年”3年计划

网址: 国家“体重管理年”行动,减重刻不容缓 https://m.trfsz.com/newsview13182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