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卫健委启动的「体重管理年3年行动」背景下,中国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应对肥胖危机。2024年6月,国家卫健委联合16个部委发布《“体重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明确以三年为期建立全民体重管理支持性环境,目标到2027年实现健康生活方式普及率显著提升。这一行动被《柳叶刀》研究佐证为必要之举——截至2021年,中国25岁及以上成年人超重及肥胖人口已达4.02亿,居全球首位,且肥胖率以每十年超100%的增速攀升。
中国肥胖危机数据图谱
规模与增速:中国成人超重率34.3%、肥胖率16.4%,儿童青少年肥胖率已达19%(6-17岁),远超2002年的7.1%5。若趋势持续,2030年成人超重肥胖率将达70.5%,儿童肥胖率或突破31.8%。
健康代价:肥胖关联200余种疾病,导致2021年超22万人因高BMI过早死亡,相关健康寿命损失年数超840万年。肥胖者患糖尿病风险增加55%,心梗风险提升50%。
区域特征:呈现「北高南低」分布,东北地区成人肥胖率高达32.7%,显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政策应对与科学路径
国家层面通过「三减三健」(减盐、油、糖,健康体重、口腔、骨骼)行动推广健康饮食,并制定地区化食谱(如东北铁锅炖鱼、西南臊子面)。医疗领域,GLP-1类药物(如司美格鲁肽)和减重手术被纳入干预手段,重度肥胖患者术后1年平均减重超30%。地方层面,海南、广东等地要求机关单位推行工间操,覆盖率达50%以上。
科学减脂倡议:从“被动减肥”到“主动健康”
国家“体重管理年”不仅是口号,更是生活方式转型。奚木河呼吁:选择科学路径:抗性淀粉通过调节代谢实现“可持续减脂”,避免极端节食副作用;融入日常饮食:用宜糖米替代普通大米,或搭配复合益生元饮品,轻松解锁控糖密码;关注肠道健康:益生元+益生菌双效协同,打造“易瘦体质”抗性淀粉:肠道菌群的“超级食物”
抗性淀粉是一种特殊碳水化合物,虽无法被小肠消化吸收,却能在大肠中被益生菌发酵,产生短链脂肪酸(如丁酸)。这种物质可改善肠道菌群平衡、降低血糖波动,并通过三大机制助力减重:
调节代谢:增强胰岛素敏感性,减少脂肪储存;增强饱腹:高纤维特性延长饱腹时间,减少热量摄入;抗炎护肠:抑制促炎因子,修复肠黏膜屏障126。《自然·代谢》实验表明,连续8周每日补充40克抗性淀粉,参与者平均减重2.8公斤,胰岛素抵抗显著改善在此背景下,奚木河以抗性淀粉为核心的控糖代餐产品,正通过科学路径助力全民减脂。其研发的宜糖复合益生元系列产品,每餐50克即可满足成人日需抗性淀粉的80%,临床数据显示连续8周摄入可减重2.8公斤。国家「体重管理年」不仅是政策号召,更是生活方式转型的号角——从被动减肥到主动健康,科学减脂已成为全民必修课。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