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未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我一直都挺喜欢运动的,像跑步、健身这些项目,我都有尝试过。在各种运动里,慢跑算是很受欢迎的一种,不少人都希望通过慢跑收获健康。可大家真的跑对了吗?我就听说过有人每天坚持慢跑,结果一段时间后,膝盖却疼得不行,还有人跑完后累得要命,感觉根本没达到锻炼效果。这就让人疑惑了,慢跑到底该怎么跑呢?今天咱就好好唠唠这个事儿。
其实,关于慢跑的最佳时长,是有专业指导的。《中国人群身体活动指南(2021)》里提到,成年人每周最好完成150-30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换算到每天,差不多20-45分钟就是比较理想的范围。美国心脏协会也做过研究,发现每天慢跑30-45分钟的人,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下降得特别明显。
从我们身体在慢跑时的变化来看,刚开始的10分钟,身体就像刚启动的机器,还在慢慢预热。这时候血液循环会逐渐加快,肌肉也慢慢从“沉睡”中苏醒过来。等过了10分钟,到20分钟这段时间,身体就正式进入“工作状态”了,各项机能都开始高效运转。而20分钟之后,身体就开启“燃脂模式”啦,脂肪会持续燃烧,对健康特别有好处。
我认识一位40岁的张女士,之前她身体一直处于亚健康状态,总是没什么精神。后来她听了医生的建议,开始每天坚持慢跑30分钟。坚持了三个月后去体检,惊喜地发现血脂、血压都有了明显改善,人也变得更有活力了。
不过呢,不同的人对慢跑时长的需求不太一样。
初学者:循序渐进很重要
就拿初学者来说吧,他们就像刚学走路的孩子,得一步一步慢慢来。刚开始每次慢跑15-20分钟就行,每周跑3次左右。而且跑之前一定要记得热身,活动活动手腕、脚踝,做几个简单的弓步压腿动作,让身体热起来,这样能减少受伤的风险。跑步的时候速度也别太快,以能轻松和旁边的人聊天为宜。等身体慢慢适应了,再逐步增加慢跑的时间和速度。
有基础者:适当延长时间
有一定运动基础的人呢,慢跑时间可以适当延长,每次45-60分钟,每周跑4-5次。他们跑步的时候可以适当提高点速度,但也要注意给身体留够恢复的时间。要是身体感觉累了,可别硬撑着。
高水平者:别过度训练
高水平的运动者,虽然他们的运动能力比较强,但也不能过度训练。慢跑时间最好别超过120分钟,具体还得根据自己的训练计划来调整。在跑步过程中,一定要避免过度疲劳,该做好的防护措施也不能少,比如戴上护膝之类的,保护好自己的关节。
肥胖人群:跑走结合更靠谱
肥胖人群在慢跑的时候就得特别注意了。因为体重比较大,他们的关节承受的压力比一般人要大得多。所以建议他们把慢跑和快走结合起来,比如慢跑1分钟,快走2分钟,这样交替进行,每次运动30-40分钟就差不多。另外,选一双好跑鞋对他们来说特别重要。那种有良好支撑和缓冲性能的跑鞋,就像给双脚穿上了“减震铠甲”,能有效减轻关节受到的冲击力。
除了运动,肥胖人群在饮食上也得控制,别吃太多高热量的食物,合理搭配营养,这样慢跑和饮食双管齐下,才能更好地帮助减轻体重。
中老年人:安全适度是关键
中老年人身体机能有所下降,慢跑的时候安全和适度是关键。每次慢跑20-30分钟就够了,速度也别太快,保持能让自己舒适呼吸的节奏就行。可以选择在清晨或者傍晚,空气清新、温度适宜的时候去慢跑。要是在跑步过程中感觉身体不舒服,像心慌、胸痛、关节疼这些情况,就得马上停下来,赶紧去医院看看。而且中老年人在慢跑前后,最好做一些适当的拉伸运动,这样能帮助放松肌肉,减少肌肉酸痛和受伤的可能性。
高血压患者:谨慎制定计划
还有高血压患者,慢跑对他们来说就像一把双刃剑。用好了,能改善血压状况;用不好,可能就会引发危险。所以在开始慢跑前,一定要先咨询医生的建议,根据自己的病情制定合适的运动计划。一般来说,高血压患者慢跑的时候速度要慢,时间也不宜过长,每次15-20分钟就可以了。在运动过程中,要时刻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要是出现头痛、头晕、心跳异常这些症状,就得立刻停止运动。
另外,高血压患者在慢跑的时候,情绪也要保持稳定,别太激动,因为情绪一波动,血压可能就升高了。
正确的跑姿真的很重要,它就像是身体各部位在进行一场默契的配合表演。我们慢跑的时候,头部要保持正直,就好像有一根无形的线轻轻拉着它一样,双眼平视前方。肩膀呢,一定要自然放松,可别耸肩,就像把平日里的压力都卸下来了似的,让身体处于最舒服的状态。手臂弯曲大概90度,随着步伐自然摆动,就像钟摆一样,很有节奏,这样能为身体前进提供助力。
落脚的时候,先让前脚掌着地,然后平稳地过渡到全脚掌,这个过程就像是轻轻地亲吻大地一样。同时,膝盖要微微弯曲,这样能起到很好的缓冲作用,减少对关节的冲击。
我认识一个28岁的小伙子小李,他以前跑姿不对,跑步的时候总是气喘吁吁的,没跑多远就累得不行。后来他专门去学习了正确的跑姿,还不断地练习。慢慢地,他发现跑步变得轻松愉快多了,耐力也有了很大提升。现在,他轻轻松松就能跑完5公里,身体也越来越健康。
可别小看跑姿,错误的跑姿危害可不小。比如说,有的人跑步的时候含胸驼背,这样不仅会让呼吸变得急促不畅,影响氧气的摄入,降低运动效率,时间长了,还会给颈椎和脊椎带来额外的压力,容易引发颈部和腰部疼痛。还有些人跑步时脚步过重,脚跟先着地,这会对膝盖造成较大的冲击力,增加膝盖受伤的风险。据说,在那些因为慢跑受伤的人里,差不多60%都是因为跑姿不对。
心率就像是我们身体的“晴雨表”,能反映出慢跑时身体的状态。我们可以通过(220-年龄)×60%-80%这个公式,算出自己慢跑时的理想心率范围。举个例子,30岁的人,他的理想心率范围就是(220-30)×60%-80%,也就是114-152次/分钟。在这个心率范围内慢跑,既能达到不错的锻炼效果,又能保证身体安全。
要是在慢跑过程中心率过高,超过了理想范围,就好比汽车发动机转速太高,会让心脏负担过重,可能会出现心慌、胸闷这些不适症状。要是长期这样,还会对心脏造成损伤。反过来,如果心率过低,那就说明运动强度不够,没办法充分激发身体机能,锻炼效果也就大打折扣了。
像50岁的赵先生,有一次慢跑的时候,为了追求速度,结果心率一下子飙升到180次/分钟,没跑多久就头晕目眩的,只能赶紧停下来。而45岁的孙女士,每次慢跑都能把心率稳定在130-140次/分钟之间。坚持了一段时间后,她的心肺功能明显增强了,身体也更有活力了。
那要是运动的时候发现心率超过了理想范围该怎么办呢?这时候别慌,可以适当降低跑步速度,放缓步伐,给身体一点时间调整。同时,做几次深呼吸,增加氧气摄入,帮助身体恢复正常状态。比如说,慢慢地用鼻子吸气,让空气充满腹部,再缓缓地用嘴巴呼气,多重复几次,心率一般就会慢慢降下来了。
北京体育大学做过一项长期追踪研究,发现那些坚持慢跑二十年以上的人,平均寿命比不运动的人要高出近七年呢。这些长寿慢跑者有什么秘诀吗?
他们在慢跑的时候,呼吸平稳又规律,步伐轻盈还很坚定,一看就知道心肺功能和肌肉耐力特别好。而且他们的跑姿自然又优美,头部微微抬起,下颚放松,肩膀自然下垂。这样的姿势不仅能提高呼吸效率,还能减少颈椎和脊椎的压力,降低运动受伤的风险。他们跑步的时候,从不盲目追求速度和距离,而是根据自己的体能极限,选择合适的慢跑强度,避免关节损伤和过度疲劳。
除了慢跑本身,他们的生活习惯也很规律。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的睡眠,让身体在休息中能充分恢复。在饮食方面,也特别注重营养均衡,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物、优质蛋白质这些有营养的食物,给身体提供充足的能量和养分。他们还很会倾听身体的声音,一旦身体发出疲劳或者不适的信号,就会及时调整慢跑计划,给身体足够的恢复时间。
就拿70岁的刘大爷来说吧,他坚持慢跑30年了。每天他都会去公园慢跑30分钟左右,速度不算快,但步伐特别稳健。他的生活特别规律,晚上10点前肯定上床睡觉,早上6点准时起床。饮食上,他吃得很清淡,每餐都有蔬菜、水果,还有适量的蛋白质。刘大爷的身体状态特别好,很少生病,看起来比同龄人年轻不少。他常说,慢跑已经成了他生活里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是他健康长寿的秘诀。
慢跑其实就是一场和自己的对话,是我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只有掌握了正确的慢跑姿势、合理的运动时长、科学的心率管理,还有适合自己的慢跑方案,我们才能在慢跑这条路上越跑越远,收获健康。大家不妨从现在开始,调整一下自己的慢跑方式,开启属于自己的健康之旅吧!
参考资料:
【1】《每天慢跑多久最健康?这才是公认的黄金时长,跑对了少受伤效果好》;
【2】《寿命长不长,看慢跑就知?警告:活得久的人,慢跑时会有这些特征》;
相关知识
慢跑的正确坚持方式 每天理想的慢跑时长
每天慢跑3
慢跑每天都跑还是隔天跑比较好
每天坚持慢跑能减肥吗 慢跑减肥注意事项
每天坚持慢跑,能一直跑下去吗?
请问我身高175 体重145 每天慢跑20分钟能减肥吗
慢跑可以每天都跑吗 慢跑有哪些注意事项
每天慢跑多久能减肥
每天慢跑可以减肥吗?
慢跑该怎么坚持下去 每天慢跑多久好
网址: 每天慢跑20 https://m.trfsz.com/newsview13247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