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内含28条艺术新闻,阅读需要12.73分钟。。。

内含28条艺术新闻,阅读需要12.73分钟。。。


上周遭遇艺术界“井喷期”,数十个艺术活动足以在全年构成一个“高潮”。本周《艺术客·一周》栏目共包含28条艺术新闻(不包含周一临时撤稿那一条),阅读需要12.73分钟。加上每条新闻配图上,均可以点进去跳转的超链接,可能需要……(小编也算不出时间了)泡杯茶,慢慢来。

#本期机构# I Do基金会、国窖1573、当代艺术档案库、华高国际、瑞士贵族学院、湖州市图书馆、安吉县图书馆、华艺国际拍卖、保利艺术博物馆、宝瑞盈拍卖、国家大剧院、北京公社、伦敦亚洲中心、空白空间、北京民生、北京当代2020、北京国际设计周、UCCA、北京时代美术馆、IOMA爱马思艺术中心、松美术馆、安美术馆、徐悲鸿纪念馆、上海静安国际雕塑展、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上海国际摄影节、OCAT深圳馆、淄博华侨城、川美美术馆、清华美院……

#本期人物# 刘晓辉、郑国谷、赵赵、杨伯都、冷广敏、蒲英玮、蔡国强、程昕东、吴彬、孙伟、吴为山、老子、孔子、李白、杜甫、齐白石、王鲁炎、沈敬东、何翔宇、冯梦波、薇拉·莫尔纳、曼弗雷德·莫尔、池田亮司、夸尤拉、徐文恺、陆扬、曹斐、安迪·沃霍尔、莫瑞吉奥·卡特兰、邵大箴、薛永年、范迪安、安远远、罗世平、殷双喜、杭间、冀少峰、赵力、徐悲鸿、任伯年、巫鸿、AES+F、余秉楠……

要闻

最高海拔最酷的艺术梦想完美收官

9月25日,I Do基金会宣布,2020年I Do基金会第十三届爱心西藏行,I Do用艺术点亮梦想艺术家支教活动完美收官。这次爱心西藏行,刘晓辉、郑国谷、赵赵、杨伯都、冷广敏、蒲英玮六位国内知名当代艺术家作为“I Do艺术梦想计划”项目的公益艺术导师,为拉萨市特殊教育学校的藏地小天使带去了别开生面的艺术梦想课。同时,艺术客公益图书角也在拉萨市特殊教育学校落地。

国窖1573与当代艺术档案库“艺”起同行

9月24日,泸州老窖·国窖1573与当代艺术档案库跨界合作,启动“当代即未来”艺术公益项目,并于北京宋庄美术馆举行签约仪式。在“当代即未来”艺术公益项目中,泸州老窖·国窖1573许诺:未来每卖出一瓶艺术新春酒,将捐赠5元给当代艺术档案库,艺术圈专属服务商叁燊艺术工作室每销售一瓶艺术新春酒,将向当代艺术档案库捐赠20元。在“当代即未来”艺术公益项目启动期间及当代艺术档案库理事会年会召开期间,双方还将共同举办如“听鲁虹讲述新世纪以来的中国当代艺术:2000-2019”,以及当代艺术+科技、当代艺术+未来等各类主题展览、活动。上周,《艺术客》杂志过往刊物也归档进入了当代艺术档案库,此后的刊物将持续捐赠至档案库。

VATP视觉艺术教育课程系统助力艺术

9月24日,由华高国际与瑞士贵族学院,联手打造的VATP视觉艺术教育课程系统新闻发布会在瑞士大使馆举办。华高国际近十年来,以“美商养成”为核心理念,打磨出集芭蕾艺术/绘画艺术/建构思维为一体的凯兰帝立体美学,而此次推出的视觉艺术教育课程系统,是基于凯兰帝视觉艺术课程的师资培养与资质认证计划,由瑞士贵族艺术学院全资创造,华高国际获得100%授权在亚太地区执行推广的全新系统。VATP期望可以帮助更多的艺术教育从业者,顺应疫情后人们教育习惯的改变,鼓励优秀的艺术生就近、便捷、自主创业。

蔡国强《悲剧的诞生》于巴黎绽放

9月25日,艺术家蔡国强在法国干邑的夏朗德河,通过直播形式,为全世界带来白天烟花爆破项目《悲剧的诞生》。两万发烟花从飘浮在河上的150个酒桶中发射,致敬人类“不屈、勇气与希望”的共同价值,与历经风雨的豪迈生存意志和能量。受尼采《悲剧的诞生》启发,蔡国强以总长约15分钟的三幕烟花,分别以一首诗、一副书法、一场戏为形式,表现寂寞隔离、反省、不屈和乐观向上等多重人生境遇。

程昕东向湖州市县图书馆捐赠典藏书籍

9月25日,程昕东典藏艺术作品与图书捐赠仪式在安吉举行,安吉乡贤、国际艺术策展人、收藏家程昕东现场为湖州市县图书馆捐赠艺术类书籍。这些书籍是其长期以来学习和工作的成果,他希望此次向家乡图书馆捐赠的艺术作品和书籍,能为湖州市图书馆和安吉县图书馆锦上添花,给家乡人民带来精神上的启迪和收获,也希望与嘉宾朋友共同发现家乡的美丽。

拍卖

华艺国际创新专场“未来+”落地北京

9月25日,华艺国际在京举办发布会,正式宣布“未来+”创新专场在北京落地,并将成为常设专场,持续开启与一级市场的联动合作。发布会现场,华艺国际宣布,将携手顶尖画廊当代唐人艺术中心推出“华艺国际×当代唐人艺术中心:未来+ 陈丹青、秦琦、赵赵专场”。“未来+”旨在为藏家提供最具增长潜力的艺术品,携手顶尖画廊优选蓝筹股,以当下的市场价格为标准,为藏家提供未来三年的优先购藏权。华艺国际希望在“未来+”模式下,优质画廊为拍卖行提供长期稳健、富有潜力的“源头活水”,不断为其输送经过学术与市场双重筛选的“选手”;而拍卖行则为画廊提前“输血”,帮助画廊培育检验艺术家的市场价值,这是一个充满想象力和挑战,且经过实践验证的领先模式。

二十余位学者共议《十面灵璧图卷》

保利艺术博物馆于9月26日至27日在北京举办“吴彬《十面灵璧图卷》特展学术研讨会”。为深入解读《十面灵璧图卷》及其背后绵延数百年的文化影响,本次学术研讨会特别邀请了二十余位教授、学者、艺术家、作家及赏石家,以“巗壑奇姿——吴彬《十面灵璧图卷》特展”为契机,围绕“山水与赏石——十世纪以来的中国文人艺术传统”“米万钟、吴彬、《十面灵璧图卷》与晚明的艺术及社会”“奇石与图写——《十面灵璧图卷》与中国赏石鉴藏文化”“回响与演变——《十面灵璧图卷》的经典性和当代性”四个议题,展开为期两天的讨论。

公共雕塑与艺术收藏主题研讨举行

9月23日,“公共雕塑与艺术收藏——从孙伟的艺术创作谈起”主题研讨会在北京国粹苑举行。此次研讨会由中国收藏杂志社、北京宝瑞盈国际拍卖有限公司与北京孙伟艺术基金会携手,共同论道公共雕塑与艺术收藏。大家围绕,如何看待公共雕塑、当代主题性雕塑创作如何与公众结合、怎样理解雕塑的艺术价值与收藏价值等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个展

在国家大剧院感悟吴为山的“写意之美”

9月27日,国家大剧院呈现“中华文脉 写意之美——吴为山中华历史文化名人雕塑作品展”。自上世纪90年代至今,艺术家吴为山创作了包括老子、孔子、李白、杜甫、齐白石等在内的中华历史文化名人雕像近500件,成为我国该题材创作成果最多的雕塑家。同时,吴为山开创了处于写实与抽象之间、重在表现人物意象的“写意雕塑”手法,生成一种与中国传统书法、绘画美学相通,不追求客观具象、而旨在表现对人物精神之感悟的雕塑风格。

民生美术馆上演“冯梦波:大收藏家”


9月25日,展览“冯梦波:大收藏家”于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开幕。作为展览“绵延:变动中的中国艺术”的特别项目之一,此次展览以首次在北京展出的《私人博物馆》(2012)、《大音无响》(2015)、《博物馆》(2017)与《童年》(2018)四组作品为主轴,以个案研究的方式梳理艺术家的创作轨迹和问题意识,从而进一步探讨一种多元共生语境下,中国艺术的“当代性”与继续实验的可能性。

北京公社呈现王鲁炎“弯曲的折叠空间”

北京公社宣布,于9月24日开启王鲁炎的第二次个展“弯曲的折叠空间”,为观者呈现艺术家最新同名系列创作。王鲁炎认为事物之间的关系可以理解为相互纠缠的引力,如同折叠空间中的a点和b点,因其两点之间的强大引力而导致空间弯曲,从而使彼此拉近直至重合。他通过将三维空间中的事物转译为可被折叠的二维平面空间中的存在,来显现出被“弯曲”了的人、事、物。在他看来,这些在折叠空间里被扭曲的形状,其实是被我们赖以存在的三维空间所遮蔽的现象。

沈敬东在伦敦讲述“美丽的童话”

9月24日,艺术家沈敬东伦敦个展“美丽的童话”于伦敦亚洲中心开幕。本次展览展出了29件作品,有绘画、版画、雕塑等,不仅有沈敬东的“英雄”系列、“小王子”系列、“国际玩笑”系列,更有艺术家专门准备的“英国名人”系列。展览期望将沈敬东艺术的独特性,通过此次展览介绍到不同人群的聚集地伦敦的观众面前,人们近距离的文化交流、相互了解,正是此次伦敦个展的意义所在。

空白空间展现何翔宇“硬腭”

9月24日,何翔宇个展“硬腭”在空白空间展出。在艺术家与画廊半年来跨越7个时区的密切沟通中,展览方案几易其稿,甚至一度由于现实的限制而有取消的可能,几经周折展览才得以呈现。这场名为“硬腭”的展览是何翔宇与空白空间合作9年来的第6回个展,展出了艺术家实践长达8年并持续至今的“口腔计划”中的最新实践,以及多件全新雕塑及影像作品,期待与观者的再次相遇。

北京

北京民生描绘“变动中的中国艺术”

9月25日,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新展“绵延:变动中的中国艺术”开幕。展览力图在“绵延”的意义上展示中国当代艺术的状况:既要展示当代艺术的连续过程,也要展示其变化过程;既要呈现它的起源时刻,也要表达出它的现在时刻;重要的是,展览试图展示出当代艺术在中国生长和绵延的过程本身,即便它所提供的仅仅是众多参考面向或框架的其中一个。此次展览不是一次固定而静止的展览,它如同一条不断更新的大河,名单不断更替、作品不断更换,然而主脉不变。由此,展览本身也成为一场实验,一个有无限变化可能的探索与尝试,一个将展览本身作为艺术作品不断生长的理念。

北京当代2020点亮798

9月25日,北京当代2020“明天的艺博会”在798艺术中心开幕。艺术家、收藏家、画廊主及来自各地的嘉宾齐聚一堂,让北京的艺术界继8月初的“金汤”艺术展之后再次迎来了节日氛围。在疫情的背景下,本年度的“北京当代”采取了渐次展开、多点互动、线下线上的方式,这既是“北京当代”针对疫情的应变,也是对艺博会未来模式升级的主动探索。

白塔寺再生计划探索老城“共生与永续”

9月22日,2020年北京国际设计周——白塔寺再生计划分会场拉开帷幕。今年,“白塔寺再生计划”设计周以“暖城行动2020——共生与永续”为主题,在设计周期间举办了多场展览、活动、论坛及市集。其中,《白塔寺:一个建筑人类学的微观案例》展示了自2015年以来,白塔寺再生计划涉及一系列片区内街巷整理、院落空间改造以及社区建设等工作成果。展览以2015年至2019年间白塔寺再生计划、暖城行动等活动的记录和展示为主导,对内总结近年来工作成果,加强社区认同感,对外进一步展现白塔寺再生计划运用设计思维改善居住环境而探索出的一条街区整理与社区建设相结合的老城更新行动路径。

UCCA回顾“计算机艺术简史”

9月26日,展览“非物质/再物质:计算机艺术简史”于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开幕。展览汇集了30余位艺术家的70多件作品——从计算机艺术先驱薇拉·莫尔纳、曼弗雷德·莫尔,到当下活跃的数字艺术实践者池田亮司、夸尤拉,以及徐文恺、陆扬等年轻中国艺术家。此展回顾了20世纪60年代至今“计算机艺术”的发展历程,并对机器学习美学、数字客体性以及科学技术的反思进行了探讨,但是展览并不是对广义数字艺术的简单呈现,而是深入聚焦于积极采用计算机算法与生成逻辑进行创作的艺术实践。同时,尤伦斯发布了2021年度大展预告,将分别为曹斐、安迪·沃霍尔、莫瑞吉奥·卡特兰举办个展。

北京时代美术馆上演2020亚洲数字艺术展

“2020亚洲数字艺术展”于9月26日在北京时代美术馆开幕。以“亚洲话语”为语境,用生动鲜活的数字科技手段深刻诠释了亚洲文明和中国文化内涵,此次展览邀请了来自11个国家和地区的33位艺术家及艺术团队,共32件顶尖数字艺术作品,涉及虚拟与现实技术、脑科学、生态艺术、沉浸式空间等多方面内容。展览试图以“打破时间的单向性”去感受文化、探索艺术与科技的碰撞,保留对未知的无限想象。

国内首个电影分镜手稿展登陆798

9月25日,“电影分镜手稿展”在798 IOMA爱马思艺术中心开幕。在电影历史走过125年之际,爱马思精心打造了一场关于“光影”世界的展览,尝试通过电影制作中最具魅力和艺术性的内容——分镜,来揭秘电影诞生的始末。中外上百幅电影分镜手稿、动态分镜、手绘图等珍贵的、难得一见的电影制作素材汇集于此,展览从电影艺术创作的源头出发,通过四个不同的展区板块,以全景式的铺陈方式,从多角度多维度勾勒光影之前的故事,引领观者去探究、审视、发现。

松美术馆探秘“中国当代艺术的另一条线索”

9月25日,松美术馆新展 “传统的复活——中国当代艺术的另一条线索”拉开帷幕。本次展览依照时间线索铺开,以民国、新中国成立和改革开放作为时间分割点,展现了1911-1949年、1949-1978年、1978年至今三个不同阶段的作品。展览特别强调了20世纪,就中国过去100年,面对西方文化,面对中国追求现代国家,面对这种传统的革命、断裂、变迁和有选择性的对传统的继承和保护。另外,展览有一个对时间的界定,包括对观念艺术家的邀请,希望以此加强观念艺术、装置和雕塑艺术家的聚合,给观者呈现出一个非常丰富的、多元的和这个空间息息相关的展览。

安美术馆演绎“水墨天:2020中国水墨年鉴展”

9月24日,“水墨天:2020中国水墨年鉴展”在安美术馆拉开帷幕。此展作为“中国水墨年鉴”系列活动的首次露出,由邵大箴、薛永年、范迪安、安远远、罗世平、殷双喜、杭间、冀少峰等组成学术委员会,由中央美术学院赵力教授担任策展人,并汇集了全国范围内的优秀水墨作品,以学术高度、当代思考、国际视野,反映中国水墨艺术创作的发展现状,呈现中国水墨艺术的整体风貌和文化精神。展览分为承、转、启、合四大板块,共邀请到了当代水墨画坛极具代表性的44位水墨艺术家参展,共展出精品力作100余件。

徐悲鸿纪念馆呈现“从任伯年到徐悲鸿”

9月26日,展览“在神不在貌——从任伯年到徐悲鸿”在徐悲鸿纪念馆开展。本次展览共分为三个板块:“沉酣矫变”“雅丽丰繁”“未竟之作”,分别展示了任伯年笔法奇崛、形神兼备的人物作品,设色雅艳、技法多样的花鸟画,以及多幅被徐悲鸿视作璞玉的伯年遗墨,共计50余件馆藏珍品。展览构建了任伯年与徐悲鸿两位艺术大师的一场跨越时空的“交集”与“对话”,这是徐悲鸿纪念馆馆藏任伯年作品的首度公开展出,也是徐悲鸿一生收藏的任伯年佳品的首次集结。

上海

2020上海静安国际雕塑展登陆静安

9月26日,2020中国·上海静安国际雕塑展(JISP)在静安雕塑公园拉开帷幕。展览展出了来自10个国家和地区,29位中外艺术家共计33组55件雕塑作品,并以“空间重塑”为主题,将展览空间延伸至吴江路步行街广场、恒隆广场、丰盛里等热闹的商业区,让公共艺术更广泛地进入人们的生活。另外在上外静安外国语小学设立的展区,着眼于推动“美育”的深入渗透,让幼小的心灵浸润在艺术的土壤中。展览还将花艺和雕塑艺术结合,在雕塑公园艺术中心举办“花·艺空间”室内展,充分演绎“空间”主题,给予市民丰富多彩的视觉体验。

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打造“公·园”

展览“公·园”于9月26日在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展出。由于城市公园特殊的角色,以及这个空间中时刻发生着的故事和场景,它成为敏锐的艺术家们观察和思考社会并展开创作实践的重要对象。本次展览的参展艺术家就以各自不同的手法和语言,记录和讲述了关于公园的方方面面。另外,本次展览作品所涉及到的公园都位于上海,因此作品中的公园也成为这座城市的一个生动的侧面。它们不仅呈现出上海公园的一些特有的功用和气质,也将触发更多关于这座城市的社会和历史话题的思考和讨论。

2020上海国际摄影节拉开帷幕

9月25日,2020上海国际摄影节在杨浦滨江公共空间开幕。这是一个在特殊时期所呈现的两年一度的上海国际摄影艺术展览,以“遇见·未来——上海维度”为主题,通过“社会与生活”“时尚与当代”“跨界与融合”三大板块,展现了我们对一个时代的视觉担当,以及对人类命运思考的影像深度。展览邀请了世界五十余位卓有建树的艺术家,从不同的维度,以不同的艺术呈现方式,借助影像的传统技艺或高科技手段,通过对当下时代的再认知、再思考,给观者带来了宏大且深沉的视觉“交响乐章”。

淄博

OCAT与淄博华侨城共塑“记忆的形状”

9月26日,“记忆的形状——淄博华侨城当代艺术展”在淄博华侨城艺术中心正式开幕。本次展览由OCAT和淄博华侨城共同主办,巫鸿教授担任项目学术主持,共邀请了八位艺术家,遵循主题“记忆的形状”,以“记忆”这一抽象概念为线索,从个人、集体、城市三个角度出发,邀请公众思考个体记忆、群体记忆与记忆载体之间的联系。参展作品从多个角度思考记忆与空间的关系,包括对于建筑群兴衰的反思,对空间存在感的重新定义,以及通过绘画和影像等视觉媒介对人类生存之所提出新的构想和规划等。

重庆

川美美术馆构建“乌托邦:叙事与修辞”

9月24日,四川美院美术馆推出AES+F十年来在中国举办的大型个展“乌托邦:叙事与修辞”。展览呈现了两组由大型影像装置和数码拼贴组成的艺术项目:《神圣的寓言》和《颠倒世界》,作品通过回顾性的自我反思,从心理分析的角度分别剖析了2010年代初和中期的人类状态。这两件大型影像作品皆曾于威尼斯双年展上展出,并获得国际诸多奖项,本次展览将AES+F的作品引入重庆,在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展出,希望能够通过这一系列多媒介、跨文化的艺术形态逐渐延展学院师生以及重庆观众的视觉视野,为艺术与文化的对话提供国际化的场域与更多的可能性。

逝者

艺术设计教育家、设计家余秉楠逝世

9月24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发布讣告,杰出的艺术设计教育家、设计家,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视觉传达设计系教授余秉楠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4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7岁。余秉楠先生于1962年从德国留学归来后,任教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装潢系 (今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视觉传达设计系),直至离休。先生长期从事平面设计,尤其是字体设计、版面设计、书籍整体设计等方面的教学与设计实践研究。他将当时欧洲最先进的平面设计方法和理论体系带回中国,并终生为中国的现代平面设计的发展筚路蓝缕、开路铺石,在中国现当代艺术设计教育事业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图片: 来源于网络或超链接文章中所用图片。

想在展览中脱颖而出?

请给我们留言

- end -

扫码购买《艺术客》杂志第31期!


《艺术客》杂志“云”传播矩阵



主编 郭静

执行主编 顾博

编辑 张酉浠/徐伟/李珺

实习 王雨杉

设计总监 曲嫣

广告总监 刘怡

顾问:范迪安/尹吉男/徐冰/张子康/吴洪亮/赵力/邵亦扬/王春辰/黄笃/徐累/方振宁/李振华/朱朱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西大望路22号

合生汇写字楼四层凯撒旅游

邮编:100024

官方微信:scopeart

邮箱:scopearts@126.com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1671-7740

国内统一刊号 CN23-1508/G

相关知识

手机新闻聚合阅读器的设计与实现
新闻聚合类平台内容分发方式的优势与不足
为什么要读图画书?知名阅读推广人阿甲:与童年重新连接
微针滚轮的风险性=广告/新闻阅读
试论儿童分级阅读的基本策略
亲子阅读
28岁艺术类考什么证书
湖南图书馆分龄分众阅读推广的十年探索
减肥内卷文案合集(28条)
如何有效开展亲子阅读?赵小华:父母和孩子都需要优质阅读输出

网址: 内含28条艺术新闻,阅读需要12.73分钟。。。 https://m.trfsz.com/newsview13350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