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职工心理健康科普:全面了解职业倦怠及其解决方法

职工心理健康科普:全面了解职业倦怠及其解决方法

职工心理健康科普知识
在当今社会,随着企业变革和生存环境的不确定性增加,我们普遍感受到就业压力的日益加大。职业倦怠,这个看似抽象的词汇,逐渐成为我们生活中的热点话题。你是否曾深感疲惫,对工作失去热情?你是否曾疑惑,如何才能摆脱这种困境?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探索职业倦怠的内涵及其应对之道。

一、职业倦怠的定义

职业倦怠,又被称为职业枯竭,是指个体在面对持续的工作压力或遭遇工作中的挫折时,所产生的一种身心俱疲的状态。这种状态源于心理上的疲惫,其结果往往表现为员工工作态度的消极化、工作效率的降低、缺勤率的上升以及离职率的增加。
简单来说,职业倦怠就是那种“心好累、不高兴、我不行”的感觉。它有三个主要特点:首先是情绪耗竭,这是一种过度付出和情感资源耗尽的感觉,导致压力过大、能量不足和容易疲劳;其次是去人性化关系,也就是对他人变得消极、冷淡,过分隔离和愤世嫉俗;最后是低个人成就感,倾向于对自己做出消极评价,伴随无力感和抑郁感。

那么,职业倦怠是如何形成的呢?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正向激励。这种激励不仅包括物质层面的,如升职、加薪等,还包括精神层面的,例如满足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的“爱与归属”和“自我成长”等需求。
而当我们在工作中长期缺乏物质或精神层面的激励时,职业倦怠感便可能悄然滋生。有些朋友或许会强调,“虽然收入很重要,但我更看重的是自我价值的实现。”他们所提及的价值感,往往指的是精神层面的激励。
此外,人格特质也被证明与职业倦怠密切相关。某些特定类型的人相较于其他人,更容易陷入职业倦怠的困境。例如,外控者,这类人倾向于相信社会的安排、命运和运气等因素会决定他们的命运,而自己的努力往往难以改变现状。在面对挫折和困难时,他们更可能将责任归咎于外部因素,而非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这种心态可能使他们更容易感到沮丧和失落,从而加剧职业倦怠的程度。
当遭遇职场逆境时,外控者往往更倾向于抱怨外部因素,而内控者则会努力寻求通过自身努力来改善现状。

另一方面,低自尊者常常需要外界的认可和鼓励来确认自我价值。他们期望在每项工作后都能获得及时的反馈。若缺乏这种认可,他们可能难以在逆境中保持前行和自我驱动,进而更容易体验到职业倦怠。此外,这类人还可能更倾向于关注消极因素,从而时常感受到他人的敌意和自己的无能。

再者,某些特定人格特质如抑郁型人格和边缘型人格的人,可能更容易陷入抑郁情绪,感到生活缺乏意义和活力。他们往往需要不断寻求新的刺激来摆脱空虚感,这可能会影响到他们在稳定职业中的长期表现。

四、如何应对职业倦怠

Vol.04

设定个人目标
每个人的需求和看重的事物都各有差异,无论是物质激励还是精神激励。同时,随着人生发展阶段的变化,个人的需求也会有所不同。因此,根据个人当前和长远的发展需求,设定短期和长期目标显得尤为重要。

A. 短期目标

短期目标是那些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或达成的计划。在设定时,我们需要明确自己现阶段最渴望实现的是什么,从而树立一个当下最需要达成的目标。建议大家可以列出目标清单,并按照优先级进行排序,先从优先级最高的目标开始着手。

B. 长期目标

长远目标可能涉及未来10年、20年甚至整个人生的规划。我们需要思考,希望在未来成为何种人物,以及通过何种职业路径来实现自我价值。

总之,通过设定目标,我们能够明确工作方向,使每个步骤都成为实现目标的一部分。这样,日常工作也变得更有意义,职场生活因此焕发出新的活力。
2. 自我激励
A. 适当奖励自己

在达成目标后,不妨犒劳一下自己。这种奖励可以是美食盛宴、与挚友的欢聚,或是外出旅行、观赏精彩影片,任何能带给你欢乐和放松心情的方式均可。这些奖励犹如正面的强化剂,能够增强你的自我效能感,特别是在面临困境时,自我激励显得尤为重要。

B. 聚焦于工作的积极面

我们要学会发现工作中的积极元素。这包括同事的援助、领导的关怀,以及自己每天的细微进步。这些小小的幸福瞬间,会让你意识到,这份工作其实也充满了乐趣。
我们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啦~愿这些内容能为你带来些许启发,助你解开心中的困惑。请铭记在心:

相关知识

职业倦怠怎么解决
“职业倦怠”能靠“精神离职”解决吗?
工人日报关注:“职业倦怠”能靠“精神离职”解决吗?
维护心理健康应对职业倦怠
上班疲劳?试试这些缓解职业倦怠的方法
如何应对职业倦怠?掌握这些方法,缓解身心疲惫
职业健康与职业倦怠:识别与预防策略.pptx
工作中感觉心累怎么办?你听说过职业倦怠吗?6招走出职业倦怠
职业倦怠?试试这些方法缓解厌班情绪
职业倦怠:IT行业的慢性病

网址: 职工心理健康科普:全面了解职业倦怠及其解决方法 https://m.trfsz.com/newsview13359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