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每天喝30ml白酒患癌风险增4%,养生靠谱吗?需理性看待

每天喝30ml白酒患癌风险增4%,养生靠谱吗?需理性看待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未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我有个邻居大爷,特别爱喝酒,每天都得喝上几杯白酒。他总说白酒能养脾胃、驱寒气,是老祖宗传下来的好东西。可前阵子,他身体不舒服去体检,结果查出肝脏有点问题。这事儿让我挺纳闷的,白酒养生到底靠不靠谱呢?相信不少朋友也和我有一样的疑问,今天咱就一起来聊聊这事儿。

白酒成分好坏参半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孙宝国在《白酒健康与产业现代化》报告里提到,白酒的成分就像个精心调配的化学配方。大部分也就是98%是水和乙醇,剩下那2%虽然占比少,却藏着白酒风味和健康的关键秘密。这2%里有酯类、酸类、酚类等上百种物质

就拿酯类来说,它能让白酒散发出花果的香气,像己酸乙酯还有抗氧化的作用呢;阿魏酸这类酚类物质,也有潜在的抗炎效果。但这些有益的成分含量特别少,就拿酱香型白酒举例,总酸含量一般在1.4-1.8g/L左右,阿魏酸含量还不到1mg/L。

再看看占据白酒大部分的乙醇,它每毫升能产生7大卡热量,比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都高。而且啊,国际癌症研究机构都把乙醇列为1类致癌物了。每天要是摄入10g酒精,差不多就是38度白酒30ml的量,患肝癌的风险就会增加4%。白酒里这些成分,有的对身体好像有点好处,可有的又危害不小,真的很难简单地说它能不能养生。

白酒在身体里的“旅程”

白酒进了咱身体里,又会发生什么呢?肝脏马上就得忙活起来,开启“解毒程序”。乙醇先被乙醇脱氢酶转化成乙醛,这乙醛的毒性可比乙醇大多了,是它的10倍呢!然后乙醛再经过乙醛脱氢酶变成乙酸,才能排出体外。

但很多亚洲人都有个问题,大概30%-50%的人存在乙醛脱氢酶基因缺陷。这类人一喝酒就容易脸红、心跳加快。就算只是少量喝酒,他们患食道癌的风险也比一般人高6-10倍。

广东省中医院的临床数据显示,长期喝酒的人,肝功能出现异常的概率是普通人群的5.3倍。还有一项跟踪研究,持续了10年呢,发现每天喝酒超过60g纯酒精的人,肝硬化的发病率是不喝酒的人的15倍。更让人担心的是,酒精对大脑的伤害是不可逆的。长期喝酒,大脑里的灰质会减少,人慢慢就变得记性不好,认知能力也下降了。

古今白酒大不同

咱们翻看古籍,经常能看到“酒为百药之长”这样的记载。像《黄帝内经》里有“汤液醪醴论”,《本草纲目》也说白酒能“通血脉,散湿气”。但以前的白酒和现在可不一样,古代的白酒大多是发酵酒,度数普遍比较低,一般都在20度以下。

现在的蒸馏白酒,明清时期蒸馏技术普及以后,酒精度数一下子就飙升到50度以上了,刺激性也变强了。而且古代医家提倡的那些喝酒的讲究,像“饮必小咽”“温酒”这些,在现在的社交场合里,很多人都不怎么在意了。白酒从以前有药用价值,变成了现在大家社交用的工具,传统的养生理念和现代生活方式这么一碰撞,白酒到底能不能养生,界限就变得越来越模糊了。

喝酒利弊大剖析

有人觉得喝酒有养生功效,还经常拿“法国悖论”举例,说法国人爱喝葡萄酒,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就比较低。但白酒和葡萄酒的成分差别可大了去了,葡萄酒里的白藜芦醇等抗氧化物质,在白酒里含量极少。

确实,少量喝酒能让血管暂时扩张,血液循环也会快一点,但这个效果也就持续几个小时。要是长期喝酒,血管反而会硬化,之前那点好处就都没了。

从中医的角度来讲,白酒性温,对于脾胃虚寒的人,适量喝一点,能起到一定的温煦作用。但这“养生”得严格控制量,而且阴虚火旺体质的人就不适合。可在现实生活里,好多人把“适量”理解成了“尽兴”,结果反而给身体增加了负担。

喝酒带来的健康风险

喝酒带来的健康风险可不能忽视。给大家列个表看看:

就像浙江有个52岁的王先生,20年来每天都喝3两白酒,最后被确诊为食道癌中期。中国疾控中心的数据也显示,在35-49岁男性的死亡案例里,大概12.8%都和喝酒有关。这些数字真的挺吓人的,能看出过量喝酒的后果有多严重。

不过呢,每个人对喝酒的耐受程度不一样,这和基因、性别、年龄都有关系。女性身体里水分含量相对低一些,乙醇脱氢酶的活性也弱,喝同样多的酒,血液里的酒精浓度会比男性更高。随着年龄增长,肝脏的代谢能力也会下降,老年人喝酒的风险就更大了。

要是本身就有高血压、糖尿病、肝病这些基础疾病,那可千万不能喝酒。就算是身体健康的人,也最好按照《柳叶刀》的建议来:每天喝酒别超过15ml纯酒精,差不多就是38度白酒40ml,而且每周至少要有2天滴酒不沾。

科学喝酒小窍门

那怎么喝酒才更科学呢?这里面也有不少讲究。喝酒的时间和环境就挺重要的。可别空腹喝酒,喝酒前吃点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像牛奶、豆制品之类的,这些食物能在胃黏膜上形成一层保护膜,减缓酒精的吸收。

傍晚6-8点的时候,人体肝脏里解酒酶的活性比较高,这时候适量喝点酒,身体的负担会小一些。还有,喝酒的地方最好选通风好的,要是在密闭的空间里,酒精吸收得更快,对身体可不好。

喝酒时的搭配也有不少学问,有些搭配对身体好,有些搭配可就得避开。给大家列个表:

还有啊,千万别把多种酒混在一起喝,不同酒类的成分不一样,混着喝会加重肝脏的负担。喝完酒以后,可以喝点蜂蜜水、西红柿汁,这些能促进酒精代谢。不过解酒药也不能从根本上减轻酒精对身体的损害,大家可别太依赖它。

喝酒的时候,要是能把牛饮改成品鉴就更好了。学学白酒品鉴的技巧,通过观色、闻香、品味来感受白酒的魅力,这样既能享受喝酒的乐趣,还能控制住喝酒的量。专业的品酒师一般建议每次喝酒别超过10ml,喝的时候小口慢饮,让酒精有足够的时间代谢。

白酒产业的健康转型

现在白酒产业也在朝着健康化转型呢。中国酒业协会的数据显示,养生酒市场规模从2015年到2024年一直在增长,2015年大概是258.5亿元,到2024年就涨到580亿元了,平均每年增长12%左右。像国台酒的智能酿造车间,通过数字化改造,单位产品的耗水量降低了78%,能耗也减少了17%,实现了生产和健康的双赢。

孙宝国院士提出的“白酒健康化、现代化、国际化”战略,也在改变着整个白酒行业的格局。现在很多白酒企业都在研发应用药食同源的物质,以后的白酒说不定真能既好喝又养生呢。但大家也要小心,有些商家可能会夸大宣传,买白酒的时候,一定要选正规厂家的产品,对白酒的养生功能也要理性看待。

白酒在中国不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一种文化符号。它到底能不能养生,需要我们用科学、理性的态度去认识。我们都知道“小酌怡情”这句话,但也得清楚“酗酒伤身”是实实在在的科学事实。

就像我开头说的那个邻居大爷,他现在也开始注意了,把酒戒了,每天喝枸杞菊花泡水。这其实也给我们提了个醒,是时候重新思考白酒和健康之间的关系了。以后咱们每次举杯的时候,不妨多问问自己:这杯酒,到底是在滋养身体,还是给身体增加负担呢?

参考资料

【1】《每天一杯白酒养生?3个真实案例揭开健康真相》;

【2】《院士孙宝国呼吁建议:中国白酒要健康化、现代化、国际化》;

【3】《酒业高库存时代如何破局?养生酒赛道受关注》;

相关知识

研究发现:补充“抗性淀粉”可降低癌症风险,指的是啥?靠谱吗?
安心保险防癌险靠谱吗?怎么样?
饮酒多少会增加患癌风险?
医生发现:每天都喝茶的人,患肝病和癌症的风险骤增?是真的吗
增加体重=增加患癌风险
酸奶是抗癌之王?华西研究:常喝酸奶患癌风险下降19%,靠谱吗?
研究证实:每天多喝一杯咖啡,患肺癌风险或会增加28%!
北大研究:每日喝茶4克以上,会增加整体癌症风险?真的吗?
癌症风险能降低50%?每天3分钟,这5个简单动作到底靠不靠谱?
每日喝茶超过4克会增加癌症风险?究竟该如何饮茶?

网址: 每天喝30ml白酒患癌风险增4%,养生靠谱吗?需理性看待 https://m.trfsz.com/newsview13393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