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食品科学》专栏征稿:药食同源植物化合物与健康

《食品科学》专栏征稿:药食同源植物化合物与健康


我国食用植物约有2000多种,种类的多样性造就了其次生代谢产物结构的多样性,进而孕育了化合物的生物活性和作用机制的多样性,成为保障人类营养健康的一巨大资源宝库,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的珍贵礼物。对这一宝库进行深入挖掘解析和深度开发利用,强化天然植物化合物对人体健康影响的认知,符合国家大健康产业发展需求。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多学科间的深度交叉融合,近年来天然植物化合物研究的新策略不断涌现。如:1)代谢组学挖掘,高通量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分子网络及核磁技术,关注新颖结构的发现,避免重复分离;2)“谱效关系-成分敲出-高分辨质谱-功效验证”技术体系,可以快速发掘特定功效成分/群;3)分子建模与模拟、虚拟靶点筛选等策略可以帮助预测天然化合物的潜在生物活性。

为报道国内学者在该领域开展的探索性研究新策略、新发现和新成果,更好促进科研人员在该领域的不断探索与创新,《食品科学》开辟药食同源植物化合物与健康专栏,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主题

1. 天然植物化合物精准结构表征和构效关系:重点报道新技术、新方法导向的新颖结构发现和具有重要生理活性的化合物。

2. 天然植物化合物与肠道微生态互作机制的深入挖掘。

3. 天然植物化合物发挥生物学功能的精准调控机制:重点报道从功能成分-关键靶分子-发挥作用信号通路的微观变化,精准识别生物学功能的复杂调控机制。

本刊诚邀河南大学康文艺教授和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张于研究员作为专栏特邀主编,指导专栏选题策划、把关论文内容的创新性、科学性,领衔组约高质量研究性论文和能体现最新国内外研究进展、系统性、观点评论性综述论文。欢迎投稿。

论文提交

提交网址:

https://www.spkx.net.cn

投稿论文命名:植物化合物与健康-论文题目

截止时间:2024年7月31日

预计发表时间:2024年11月

论文评审

至少两位同行专家评审,特邀主编和本刊主编共同终审。

《食品科学》简介

EI、Scopus、FSTA、CAB Abstracts、CSCD等国内外十余个数据库收录,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项目资助期刊、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等。

发表专栏论文益处

绿色快速审稿通道,优先发表,新媒体矩阵及时宣传,可以提前获得更高关注度和被引用频次;专栏荟萃同一主题研究成果,使您从多角度、多专家观点中受益。

特邀主编介绍


康文艺 教授

康文艺,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食用菌加工技术研发专业中心主任,主要从事药食同源植物化学成分及活性研究,包括糖尿病、肝损伤、润肠通便、免疫增强、抗炎和抗耐药菌株的机制研究。

先后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国家食药总局保健食品专项、河南省重大公益专项、河南省重点研发计划和企业联合项目等40项;参与制订了灵芝、螺旋藻和灵芝孢子粉等国家标准9项;通过与美国、新西兰、埃及的国际合作,建立了河南省精准营养与功能食品研究创新学科引智基地。

近年来发表研究论文400余篇,其中SCI高水平论文超过100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68项,转让发明专利7件,出版专著2部。代表作发表在Acta Pharmaceutica Sinica B (IF 14.903),Carbohydrate Polymers (IF 10.723)等高水平杂志,担任Food & Medicine Homology执行总编,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和Journal of Future Foods副主编及多家杂志编委。2022年获得中国商业联合会科技进步特等奖、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科研成果一等奖和河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等9项。


张于 研究员

张于,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药物化学专业博士毕业,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教堂山分校药学院访问学者,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会员、中国科学院西部青年学者、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云南省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

主要从事植物化学研究工作,重点关注药/食用植物天然产物的结构、活性、作用机制以及成药性研究。目前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Protein & Cell、Organic Letters、Journal of Natural Products、Phytochemistry等权威期刊发表SCI论文6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5 项;担任Food & Medicine Homology 副主编,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Natural Products and Bioprospecting编委,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1 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 项)、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重点(2 项)、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等10余项基金,先后获云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和广西自然科学二等奖。


编辑/责编:张睿梅

编辑/责编:张睿梅


为进一步促进未来食品科学的发展,全面践行“大食物观”的指导思想,持续提升食品科技创新和战略安全。由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中国肉类食品综合研究中心及中国食品杂志社《食品科学》杂志、《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杂志、《Journal of Future Foods》杂志主办,北京工商大学食品与健康学院、北京联合大学生物化学工程学院、河北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西华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大连民族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齐齐哈尔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河北科技大学食品与生物学院共同主办,北京盈盛恒泰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古井集团等企业赞助的“第一届大食物观·未来食品科技创新国际研讨会”即将于 2024年5月16-17日 在 中国北京 召开。

长按或微信扫码了解详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知识

《食品科学》专栏征稿:药食同源植物化合物与健康
《食品科学》专栏征稿:食品风味调控与健康专栏
《食品科学》专栏征稿:茶叶加工品质化学与营养健康专栏
《食品科学》专栏约稿:食品组分与肠道菌群相互作用及对人体健康效应
仁和酵科书:“药食同源”植物资源,天然新型健康食品
植物化学物质的植物化学物质与保健品研发
“药食同源”植物酵素研究进展
药食同源植物草本饮料?
食品科学云论坛(第四期):食物系统中的碳水化合物亲水胶体:从结构到人体健康
2025年食品科学、大健康与生物医学国际会议(ICFSMB 2025)

网址: 《食品科学》专栏征稿:药食同源植物化合物与健康 https://m.trfsz.com/newsview13494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