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修复三阶段很重要,具体应该如何进行?每个阶段应该做什么项目呢?
✦✦第一阶段:1-42天 产褥期✦
产褥期是妈妈们身体最脆弱的时期,身体正在从分娩过程中迅速恢复。
子宫开始收缩回到盆腔内的位置,这个过程可能会伴随着轻微的疼痛或不适。恶露会在此期间逐渐减少,乳房开始分泌初乳。
这一阶段的重点在于充分休息、适当活动,促进子宫恢复并及时疏通乳腺,预防乳腺炎等问题。
01.适当活动,更健康
在产褥期,妈妈们需要适当活动以促进血液循环和身体机能的恢复。但切记活动要适度,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可以尝试简单的床上伸展运动或短时间散步。
02.子宫恢复,是重点
可以通过按摩和适当的运动来促进子宫收缩,帮助子宫恢复到怀孕前的状态。
期间注意观察恶露的颜色、量和气味,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
也可以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低强度聚焦超声波治疗,超声波的三大生物学效应,有助于排出恶露产后子宫快速恢复,减少产后出血的风险~加速子宫恢复到正常大小;温热效应保持产后下腹部持久温热,减少产后腹部不适。
03.乳腺疏通,喂奶不愁
母乳喂养的宝妈们。要注意尽早开奶并及时进行乳腺疏通,保持乳汁畅通。
可以进行胸部按摩,疏通乳腺。在自己没办法疏通的情况下,可以前往正规医院,利用电刺*行乳腺疏通。
通过电流刺激乳腺组织,促进血液循环和淋巴流动,从而缓解乳腺堵塞和疼痛,帮助泌乳反射建立,促进乳汁的排出,预防乳腺炎等问题。
✦✦第二阶段产后42天-6个月 黄金修复期✦
此阶段的子宫已基本恢复,是宝妈们康复盆底肌和腹直肌的最佳时期~
宝妈们可不要忘记去医院进行产后42天检查哦~以便了解子宫、盆底肌和腹直肌的恢复情况。这阶段可以注重盆底肌康复、腹直肌分离康复。
01.盆底肌康复,重回紧致
由于怀孕的过程中盆底肌受到损伤,因此需要进行专业的康复训练~结合电刺激/磁刺激、生物反馈等方式来可以促进盆底肌的收缩和放松,改善阴道松弛。
还可在日常结合凯格尔运动等辅助训练方式,*齐下,预防尿失禁、子宫脱垂等问题。
02.腹直肌分离康复,告别大肚腩
怀孕时子宫的扩张,腹直肌会被拉长甚至分离。通过特定的腹部锻炼可以逐步恢复腹直肌的紧实度。
也可前往专业医院,进行电刺激治疗、手法恢复,医生也会指导你进行家庭自主训练,帮助肌肉恢复紧致,改善腹部松弛问题。
✦✦第三阶段:产后6-12个月 理想期✦
此阶段宝妈们的身体已接近完全恢复,体力活动能力增强,是进一步巩固和恢复身体的时期,重点在于骨盆矫正和身材恢复~
01.骨盆矫正,告别疼痛
在恢复期间可以借助一些运动来帮助我们恢复,像靠墙站、臀桥、猫式伸展等。
一般产后3~8个月的时间内,骨盆会自行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只要宝妈们后续没有盆骨疼痛,没有出现前倾后倾,也没有腰部等其他部位的疼痛,进行骨盆检查也没有问题的话,不需要做骨盆矫正。
但检查依旧显示有骨盆带疼痛不适、耻骨联合分离等,就需要做骨盆矫正。
骨盆矫正的治疗方法包括:骨盆矫正手法、耻骨联合整合和稳定手法、运动训练、力量训练,还可以加入磁/电刺激、镇痛理疗等。
02.身材恢复,变身辣*r>想要变回“辣妈”,可以通过均衡的饮食和科学合理的健身或瑜伽训练,使身体机能达成最佳平衡,同时保持身体健康~
还有一个小秘诀:坚持纯母乳喂养,可以消耗掉不少的能量哦!
以上三个阶段的产后康复项目计划,要根据个人体质和恢复情况适当调整,咨询专业医生~
版权说明:部分医生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让更多人获取健康知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
相关知识
产后修复阶段饮食要注意什么
产后瑜伽修复的不同阶段(时间表)
产后修复的四个阶段是什么?如何科学制定修复计划?
初级阶段:产后恢复练瑜伽
产后情绪波动的三个阶段,产妇心理调适的三个阶段
产后想要快速恢复好身材,把握住三阶段很关键,宝妈照着学不难
产后修复四大误区之一:产后修复=减肥
产后康复别只顾美 盆底肌修复很重要
产后修复别乱做!产后快速恢复攻略
产后恢复分几个阶段?产后恢复有哪些注意事项?
网址: 产后修复三阶段很重要 https://m.trfsz.com/newsview13592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