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健康平安迎新春,小心有“炸”!

健康平安迎新春,小心有“炸”!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作者简介 /Profile/

沙清丽(1994—),女,护师,本科,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烧创伤与创面修复科伤口治疗师,主要从事烧创伤与疑难创面护理。

“嘭”一声巨响划破夜空,五彩缤纷的烟花在夜空中绽放,像一幅流光溢彩的画卷,对中国人而言,这是春节独有的浪漫。但不可忽视的是,烟花爆竹在点燃后,内部的火药迅速燃烧,能在极短时间内产生高温高压,瞬间爆开的能量足以对人体造成严重伤害。因此,知晓燃放烟花爆竹的正确方法以及受伤后的急救措施可防患于未然。

燃放烟花爆竹受伤的常见类型

 热力烧伤 烟花爆竹爆炸时产生的高温直接作用皮肤,可造成皮肤红肿、焦黑、脱皮,甚至碳化等,更有甚者,燃烧的火星点燃衣物会造成大面积烧伤。 化学烧伤 烟花爆竹中的火药等化学物质在爆炸后可能会附着在皮肤上,这些化学物质接触皮肤后进一步加重对皮肤的损伤,导致局部发生腐蚀性伤害,出现溃疡、坏死等情况。 炸伤 在操作失误或者距离过近的情况下,可能会导致手部、眼部等部位遭受炸伤,轻者出现皮肤、肌肉撕裂等软组织损伤;严重者可造成骨折与关节的损伤甚至造成肢体的离断 眼部损伤 烟花爆竹在燃放过程中一旦直接伤及眼睛,轻则可能导致角膜划伤、结膜损伤等眼部创伤,重则引发眼球破裂,造成永久性失明 听力损害 燃放烟花爆竹可产生巨大噪音,若未采取适当防护,可能造成鼓膜穿孔甚至对听力造成永久性损伤 吸入性危害 燃放烟花爆竹时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和各种金属氧化物的粉尘,对呼吸道造成刺激诱发咳嗽、过敏等呼吸道症状

燃放烟花爆竹受伤时如何急救?

 立即离开危险区域 避免再次受伤。 检查伤势 轻微伤用清水冲洗伤口,去除表面的污物和异物;可碘伏消毒创面,相较而言,莫匹罗星喷剂消毒创面不影响创面观察;最后用无菌或清洁纱布包扎。严重伤如遇到严重炸伤、大面积烧伤、休克等紧急情况,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或送往就近医院救治为首要准则。图源:作者提供 伤口处理 烧伤创面立即用流动水冲洗受伤部位至少30分钟(注意保暖,避免着凉),用剪刀帮助移除黏连衣物,如还有疼痛,可将伤处浸泡在水中,进行降温。纱布覆盖伤口,紧急就医。特殊伤口如有断肢、断指,应使用干净的纱布、毛巾包裹后装入塑料袋(确保塑料袋防水后),隔冰块保存,第一时间携带到医院。眼部伤口伤后立即用干净的纱布覆盖患眼,切勿自行冲洗、挤压、甚至揉搓患眼,以免造成进一步的损伤。患者应立即禁食、水,以免延误最佳手术时机。耳部伤口不要堵塞耳道,用无菌棉签轻轻擦拭血迹,避免进水,紧急就医。深度伤口避免私自处理,如使用“偏方”过度刺激伤口,可能造成进一步损伤。如果伤口出血不止,可用干净的纱布、绷带加压止血或使用止血带等工具进行止血并及时就医。

如何安全燃放烟花爆竹?

应在正规渠道购买烟花爆竹,坚决不买“三无”产品;应在空旷的场地燃放烟花爆竹,远离建筑物、树木、电线等障碍物,以免引起火灾;燃放前应仔细阅读燃放操作说明,选择风小的晴天燃放,儿童需全程在家长的陪同下进行操作,告诫孩子不要将鞭炮扔向人群、下水道、易燃物堆放处等危险地方,燃放时万一出现异常情况,不要马上靠近烟花爆竹,一般等待15分钟后再去处理。最好燃放前准备好灭火工具。图源:图虫新年是团圆与欢乐的时刻,安全使用烟花爆竹是守护这份美好的前提。让我们从自身做起,遵循安全准则,共同度过一个健康、平安、祥和的新年。

往期推荐

低温烫伤:悄然来袭的 “温柔杀手”

暴饮暴食!把酒言欢!警惕这个“春节病”来找你

欢度春节,这些眼部知识请您查收!

探索更多精彩

想查看更多有关“烫烧伤护理”的护理科普文章,试试“号内搜索”吧!点击本公众号下方的“护你健康”菜单,进入“号内搜索”,输入您想要查询的关键词如“烫烧伤护理”,即可阅读相关护理科普文章!

如果您有更多有趣的/实用的/专业的护理科普文章欢迎来稿,点击底部菜单“护你健康”栏目,进入“科普投稿”,填写相关信息并提交即可完成投稿,感谢您的支持!咨询电话:021-60196153

版权所有:上海市护理学会

专业审核:周万芳 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烧创伤与创面修复科科护士长

审阅:庹焱

版式、文字编辑:吴紫薇;张诚

喜欢请分享,支持请点赞,感谢你『在看』

点击蓝字“阅读原文”即可投稿

相关知识

健康平安迎新春,小心有“炸”!
健康迎新春 平安过大年!2025春节健康指南来了
小年啦,迎新春!这些健康习惯不能少!
迎新春送健康
欢庆新春,健康春联为您送祝福:墨香四溢迎春佳节
健康迎新春,龙年跑“龙图”!
健康平安迎新春!​春节健康防护指南来啦→
虎年春节家宴:8道健康美味迎接新春
春节花样美食,吃出平安健康
“冬天不补,春来吃苦”,冬至后常吃3道菜,平安过冬,健康迎春

网址: 健康平安迎新春,小心有“炸”! https://m.trfsz.com/newsview13629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