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6年“全面二孩”放开,很多父母都会选择要二孩,甚至是三孩。时隔7年,今年9月份“首批二孩”跨入了小学。孩子增加了,家庭里在充满着欢声笑语的同时,有一些家庭也出现了问题,有的是孩子之间有纠纷,有的是大人之间“危机四伏”。让原本温馨的家庭,无形中出现了很多裂痕,影响了大人的同时也影响着孩子。
今天我们主要从三个方面去探讨,哪些类型的二孩家庭容易出现问题,这些家庭中经常出现哪些心理问题,以及在二孩和多孩家庭中要和谐相处,达到一个平衡,父母应该做些什么,不应该做什么。
第一方面:哪些类型的家庭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主要有三类:
第一类:是家中过度宠爱的
老大生下来就被“2+4”包围着,是父母手心里的宝,从小得到了父母长辈众星捧月般的宠爱,习惯了所有人全部的注意力都在他身上,有求必应,以他为中心,他们只会接受爱,还没学会如何付出爱,没有习得分享的习惯和能力。
从家庭中人际关系的框架来看,她们很容易把“多了弟弟妹妹”与“父母不再爱我”的想法画上等号,产生嫉妒的情绪。
第二类,则是在家中曾受冷落的(老大是留守儿童)
这一类孩子与第一类恰恰相反,因父母的冷落,他们深深缺乏安全感。
第三类:因为对老大表现不甚满意,选择生二孩的(尤其是老大青春期了,再生二胎。大号废了,开个小号)(晒娃止于四年级)
(如果你觉得大号练废了,不如先好好练练自己,一个养不好,就算生一群也好不到那儿去)
第二方面:二孩家庭中,最容易出的心理问题(老大往往可能是问题最多的)
咨询室见得最多的有以下三种情况:
第一种:安全感缺失,会产生委屈与嫉妒心理。
一开始的三口之家已经是一个非常稳定的相处模式。有一天有位弟弟/妹妹出生,却造成了他/她的生活环境的改变,对于很小的孩子来说,是具有颠覆性的。
1.用做错事来吸引家人的注意力
对于已经有了一个孩子的家庭来说,二胎的到来可能会让老大感到失落和嫉妒。有可能会变得叛逆,做各种错事来吸引大人的注意力,让大家花费心思来关注TA。
2、占有欲变强,变得“自私”了
他还是独生子女时,还没有对家长那么黏糊,可是当弟弟/妹妹的出现后,便会黏着父母。尤其是看到父母将精力全部放在照顾弟弟/妹妹时,心里也就会不舒服,就开始与其进行争抢,比如争吃、争玩具等。
第二种:同胞竞争障碍和攻击行为
在国际疾病分类(ICD)中,“同胞竞争障碍”这个问题被列入儿童情绪障碍项,特发于童年的情绪障碍中,表现为儿童对弟弟妹妹的怨恨情绪或竞争行为。
典型的“同胞竞争障碍”爆发出的行为问题:多动、注意力不集中;不服从父母的指令,与父母对立甚至冲突,“爱发脾气,甚至有的会离家出走。”
第三种:孩子出现退行和退缩行为。
二孩家庭中,很多家长都会反映这样一个问题,老二出生后,老大突然变“小”了。
还有一些稍大一点的孩子出现回避社交、变得过于内向等退缩行为。
这都是孩子想得到爸爸妈妈关注的信号,这叫情感需求。
第三方面:在二孩和多孩家庭中,想要达到一个平衡,父母应该注意以下事项:
好的父母,都是练习平衡木的智慧高手。李玫瑾老师说,二胎降临,教育重点应该放在老大身上,而不是袒护小的。好的教育,就像在走平衡木,尊重了老大就走得稳当。
第一:在生二胎之前,学会“布局”
家中增添新成员,对孩子肯定会有冲击,而且这个新成员还会来分享原本只属于他的爸爸妈妈,高明的父母会在生老二之前,老早就开始“布局”, 在弟弟妹妹出生之前,他们会提前和老大充分沟通即将面临的变化,并能够让老大做好积极的心理准备。
第二,摆正心态,给老大“按需分配”的爱
平均主义,有时只是成年人图省事的做法。而一碗水端平,也并非是最合理的选择。每个孩子有自己的需求,个性化满足他们才是真正做到每个都爱。
父母不要指望做个端水大师,而是摆正心态,做个平衡高手。碗里的水不一样多,才是二胎家庭的常态。
对老大只要按需分配,尽量将爱给足就行了。比起“平等”的爱,老大更想得到“专属”的爱,可以酌情增加对老大的单独陪伴。给老二生理上的照料,就要给老大更多情感上的关注。父母及时看见,告诉老二这是老大的专属时间,才不会让老大觉得父母偏心,让老二觉得占了上风。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看见即疗愈。正视老大的需求,然后治愈老大的心病,同胞关系会更融洽。
第三:“公平”对待每个孩子
“公平”地对待每个孩子,这里要求的公平并非狭隘的公平,并非两个孩子买同样的衣服、吃同样的零食、花一样多的钱。我们提倡的是根据孩子的年龄和性格特点进行个性化对待,但是总体而言公平。
一、要做到长幼有序
1、认可老大,赋予老大权利。
老大就是老大,父母一定要非常尊重他的领导地位,帮他树立威信。
父母让大一点的孩子在某些方面说了算,而且鼓励他参与到育儿中来,他的安全感自然油然而生。有了安全感,他会充分发挥“主人翁”精神,对弟弟妹妹释放友好信号。
2、不骄纵老二,引导老二承担责任。
我们要告诉二宝:在大宝专注一件事的时候,比如玩玩具、画画、写作业……时不能去打扰,不能破坏大宝的东西,想要加入需要征求大宝的意见。如果二宝犯错,一定要让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不仅道歉,还要承担责任。
3、坚决不能提倡大的让小的
相信这是绝大多数家庭的教育理念,“你年龄大,理所当然地要让着小的”。
(举个很现实的例子:两个孩子抢夺一件玩具,这个不用想,肯定是大宝完胜,当爸爸妈妈听到小宝“哭闹”时,家长第一时间训斥的肯定是大宝,“你就不能让着点弟弟”,如果大宝让给了弟弟还好说,如果坚决不让,爸爸妈妈又是一顿唠叨“这么大了,一点也不懂事”。)
如果家庭一直处于这种教育理念中,一味要求大的谦让,到最后有可能两个孩子都会出现问题。
大的:
要么心里充满恨意,觉得不公平,性格也变得偏激,叛逆,不服管教,以后难于融入社会;要么委曲求全、讨好来获得生存,这会让他习惯讨好,长大了面对周围人的欺负和挤兑,他只能一味地忍耐。
小的:因为从小被惯着宠着,他也会以自我为中心,变得自私自利、仗势欺人。如果一直这样持续下去,你会发现小的会越来越嚣张,甚至敢明目张胆地去张胆地去挑衅老大。
家庭的幸福,不是靠大宝的忍让,而是靠两个孩子共同创造。不骄纵二宝,才能让隔阂不轻易产生。二宝有担当,大宝才会没有压力地爱二宝。
(举例:比如,在家里发东西时千万不要说让弟妹先拿,而是应该说先给姐姐或哥哥,这种方式,会让老大得到满满的爱,感到自己被尊重。
你也会发现,如果先给了老大,小地哭了,老大这个时候大多会安抚小的,甚至会进行谦让。只有爱好老大,老大才能爱好下面的弟妹,你没有把老大爱好,就会衍生出来后面乱七八糟的事情。)
二、父母坚决不能随意站队
戴维·弗罗斯特说:“当你只有一个孩子时,你是一个家长。当你有两个孩子时,你就是一个裁判。”
尽量让孩子们自己解决事情,父母千万不要随意参与,也不要判决。也许你会觉得这样似乎不太好,但职场中你敢随意站队吗?
一旦你站队了,就表示你偏向哪一边,哪怕你自认为很公平,你的态度,孩子心里都非常的清楚,并会记在心里。他会知道爸妈爱或不爱我,这种感觉甚至会伴随着他一生的成长,家长千万不要忽略。
三、尽量不要把两个孩子比较。(咨询当中,双胞胎的个案尤为明显)
要接受差异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劣势,有些性格很讨好,让父母觉得很贴心,有些性格和父母相近,这些都会让父母下意识的偏向那个孩子,于是偏心就形成了。
再加上有些家庭有严重的重男轻女的思想,偏心也就变得更厉害了。
(咨询中最常见的案例:家长拿孩子的“行为习惯”和“学习表现”做比较,并且要求劣者向优者学习。“你哥哥功课那么好,你为什么不行?”“你弟弟都知道做的事,你怎么做不好?”“你要是像姐姐一样懂事就好了!”等等。)
孩子被比较后,输赢结果都不好,比赢的很可能骄傲自满,经常借此奚落手足;比输的大多觉得生气,不公平。比赢的孩子越是洋洋得意,比输的孩子越是羞愧生气,手足感情越是破坏无遗。
父母不仅不比较,还要替孩子挡下亲友团评比
结语:特别赞同一句话:温馨的二胎家庭是,爸爸爱妈妈,妈妈爱老大,老大爱老二。被爱包围着的老大,才会充满爱心,才不会因为老二的出生而嫉妒、郁闷。愿所有的二孩和多孩家庭,孩子都能活出自己最好的样子。
相关知识
子女教育及关注度:如何在二胎出生后平衡对两个孩子的关注和教育
二胎家庭如何处理好亲子关系
二胎家庭如何平衡两个孩子之间的关系
二胎家庭如何平衡两个孩子之间的关系论文
二胎家庭应如何开展家庭教育
二胎家庭如何教育孩子
【二胎家庭】二胎教育
二胎家庭的教育
初心客厅关注二胎家庭亲子关系系列活动正式启动
二胎家庭如何平衡两个孩子之间的关系?内行人:这几点是关键
网址: 【992教育关注】如何平衡二胎及多胎家庭亲子关系 https://m.trfsz.com/newsview13722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