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长寿光看体重?有些人骨瘦如柴却病来如山倒,有些人身形略胖却活得比山药还长。其实,真正能预示一个人能不能长寿的,不是那一串冰冷的体重数字,而是一个被许多人忽略的指标——肌肉量。
对,你没听错,不是“肥”与“瘦”,而是“有没有肉”!可这肌肉到底藏着怎样的长寿密码?有了它,真能“老当益壮”?反过来说,缺了它,又会引来哪些不速之客?
骨头硬不硬,得看肌肉撑不撑
老百姓常说,“树老根先枯,人老腿先衰”。人一老,最先不顶用的,往往就是这双腿。而腿要稳、腰要直、背要挺,全得靠肌肉这家伙在背后默默支撑。肌肉不是光让你看着壮,它可是维持基础代谢、保护骨骼、减少跌倒、调节血糖的一把好手。
根据2023年由《柳叶刀·衰老与健康》刊载的一项涉及12个国家、超过18万人的纵向研究指出,肌肉量越高,死亡风险越低——这与体重、BMI指数没有直接关系。研究还发现,那些肌少症患者(肌肉量低于正常范围)发生慢性病、跌倒、骨折、住院率显著上升,甚至寿命缩短5年以上。
这就像是房梁没了柱子,哪怕墙再厚,也撑不住风雨。
一身肉不是一身福,得看是哪种“肉”
“唉哟,这孩子长得好壮实!”过去,乡下人见娃娃胖嘟嘟,就说这是福相。可如今,科学揭了老一辈的“迷信”:脂肪和肌肉,是两码事。脂肪堆积得再多,也不等于身体健康。尤其是内脏脂肪,堪比“隐形炸弹”,一天不爆,一天都在伤害心脏、肝脏和胰腺。
而肌肉,尤其是骨骼肌,就像身体里的“发电厂”。它不仅帮人动,还能“吃”掉多余的血糖,减少胰岛素阻抗,预防2型糖尿病。
2024年《美国临床营养杂志》一项研究显示,肌肉量每增加1公斤,2型糖尿病风险降低17%。这听起来是不是比减肥还管用?
城里人焦虑,乡下人迷糊,肌肉退化都在悄悄进行
城市里的人,早九晚五,动得少,吃得精,再加上工作压力大,很多三十出头的白领,身体已经进入“提前衰老”。肌肉量年年往下掉,自己还浑然不觉。农村人虽然干体力活多,但一旦年纪大了,吃饭没胃口,锄头也懒得拿,肌肉也开始悄悄缩水。
这就像是屋里的梁柱,看着还撑着屋顶,其实早已被虫蛀空。
你若不去管它,它就悄无声息地塌给你看。
“三高”不如“高肌”
很多人盯着血压、血糖、血脂这“三高”,可忽略了“高肌”这个“第四高”。肌肉量高的人,整体免疫力也高,抗病能力强。2022年北京协和医院与清华大学团队联合研究指出,肌肉量是老年人群慢性病预后的“金指标”,比BMI更能预测健康风险。
而且,肌肉还能合成肌酐——这是肾功能检测中的一个重要指标。肌肉少,肌酐低,容易被误诊为肾功能异常。怪不得有老年患者明明啥病没有,却被化验单“吓”得不轻。
肌肉掉得快,问题大得很
说起来,这肌肉一旦掉起来,比掉头发还迅猛。过了40岁,每年流失1%左右,到了70岁,甚至可能流失一半以上。一旦肌肉量低到一定程度,就会发展成“肌少症”——这可不是个稀罕病,而是老年人群中最被忽视的健康隐患。
肌肉一少,连带的麻烦就多了:跌倒、骨折、卧床、感染、失能……一个紧跟一个,像下雨天踩进泥坑,越陷越深。
别只盯着镜子里的样子,要重视身体里的“底子”
肌肉这个东西,不是光靠健身房练出来的,也不是吃点鸡蛋豆腐就够的。
它靠的是长期的、系统的生活习惯支撑。而说到怎么改善、怎么提升,那可是既有科学门道,也有生活窍门。
第一招,小步快走胜过狂跑猛跳
别以为练肌肉就得举铁蹲深深,其实日常快走、爬坡、爬楼梯,这些不花钱的运动,才是提升下肢肌肉的“铁算盘”。尤其是对于中老年人群,快走能刺激大腿肌群,改善平衡力,防止摔跤,还能调节情绪,堪称“行走的抗抑郁药”。
第二招,吃对蛋白胜过吃多营养
2023年《营养前沿》研究指出,优质蛋白摄入直接影响肌肉合成速率。
豆制品、蛋类、瘦肉、鱼虾,这些都是“建肌砖石”。但更重要的是——每顿饭都要有足够的蛋白,而不是只在一顿猛吃。因为肌肉合成是个“分期付款”的过程,想一顿补齐,做梦去吧。
第三招,睡眠规律胜过熬夜加餐
很多人练完还熬夜,结果肌肉白练。肌肉恢复和合成最关键的时间,是深睡眠期间。睡得不好,肌肉不长,反而会被身体当成能量消耗掉。2024年麻省理工学院的一项研究发现,睡眠障碍者即便摄入足量蛋白和运动,肌肉合成率仍然偏低。
所以,别小看这“睡觉”这事儿,真的是养肌的“秘密武器”。
肌肉,是穷人最不该省的“资产”
有句话说得好:“医不如食,食不如动,动不如睡。”可这三者背后,都离不开一个核心——肌肉。它是你身体的“保险”,更是你人生的“底气”。
一个农妇,哪怕没上过一天健身房,但只要她每天挑水种菜、爬坡下地、饮食规律,肌肉量照样不输城里白领;一个退休老头,只要他不懒不馋、饭吃得对、腿动得勤,照样能“耳聪目明,步稳声洪”。
长寿不是梦,稳住肌肉是关键
从医学角度看,肌肉不仅是“行动力”的保障,更是“生命力”的体现。
未来的健康管理,可能将不再只看血压、血脂,而是更关注肌肉含量、肌力指标、肌肉功能。而普通老百姓,想活得久、活得好、活得有尊严,就得把肌肉“养”起来、练起来、留住它。
正所谓:“人老心不老,腿好胜天高”。而这“腿好”的关键,不是骨头硬,是肌肉在!
参考文献:
[1]刘春田,王瑞,胡艳玲,等. 衰老相关肌少症的识别与干预研究进展[J].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24,44(5):389-395.
[2]张晓军,刘振宇,李伟,等. 骨骼肌质量与全因死亡率关系的研究进展[J].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23,42(10):1061-1065.
[3]李牧野,陆敏,徐静雅,等. 睡眠与骨骼肌代谢之间的交互作用[J]. 中国临床营养杂志,2024,32(2):112-117.
(免责声明)本文所述内容,均基于现有科学知识和中西医理论整理而成,旨在为读者提供健康科普信息。图片都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任何健康问题请咨询专业医生。
相关知识
胖不胖,不是体重说了算,这几个指标你更该关注!
【健康】减肥不见效?收好这个减肥指南,做到的人都瘦了
超重?肥胖?看看这几个衡量指标你“重”了几个
几个小方法,改善亚健康
如何判断身体是否健康?这几个指标可对照自查,你能占到几个?
这3个指标都超了,提示你该减肥了!2个方法,恢复苗条身材
你到底是胖还是瘦?主要看这3个指标!
看一个人胖不胖,除了BMI 这两个指标也不能忽略
记牢女人改善体质的这几个阶段
总是忍不住吃吃吃?真不怪你管不住嘴!可能是身体这个地方坏了
网址: 这个指标到位了,不管胖瘦都能更健康!记住几个改善方法 https://m.trfsz.com/newsview13847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