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的肆虐,让病毒和免疫力不约而同的“火”了一把,大家都知道免疫力强就代表远离或战胜病毒的希望更大。
而科学合理的营养能有效改善营养状况、增强抵抗力。国家卫健委2月8日发布的《营养膳食指导》也倡导一线工作者注意补充优质蛋白质等多种营养素。说起蛋白质,你可能很熟悉这个名词,可是,你真的了解蛋白质吗?
*国家卫健委2月8日发布的《营养膳食指导》
什么是蛋白质?
对生物化学家来说,蛋白质是由20种氨基酸,按照一定的排列顺序组成的一条长链,即多肽链,多肽链中的这些氨基酸 “手拉手”,通过脱水缩合的方式组合在一起,再经过盘曲折叠形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物质。
厨师眼中的蛋白质则是猪、牛、羊、鸡、鸭、鹅肉、鸡蛋、牛奶等各种各样的烹调食材;而对于我们人体来说, 蛋白质是一切生命的物质基础,人体的一切生命活动,本质上是蛋白质功能的体现,所以,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
蛋白质是人体不可缺少的结构成分。机体的肌肉、心脏、肝脏、肾脏等器官含有大量蛋白质;我们的骨骼和牙齿中含有大量胶原蛋白;指(趾)甲中含有角蛋白。
蛋白质对人体的作用
01
它是人体组织修复的原材料
身体各部位都需经过新陈代谢,也就是新细胞代替老细胞的过程。而新细胞的生成是需要大量的原材料——蛋白质的。所以一个人如果缺乏蛋白质,那么包括皮肤在内的各个部位就会代谢缓慢。久而久之会处于亚健康状态甚至疾病状态。
0 2
它是营养素的运输团队
许多营养素都需要运输工具达到目的地才能很好的被身体利用。比如生命最重要的营养素之一氧气就需要血红蛋白运输,脂肪需要载脂蛋白运输,铁需要运铁蛋白运输等。这些运输工具都需要蛋白质去构成。
0 3
它参与许多生理功能的调节
蛋白质构成人体许多生化反应所需要的各种酶。我们身体有数千种酶,对生理功能的调节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0 4
它能增强免疫作用
免疫细胞(白细胞、淋巴细胞、巨噬细胞等)和免疫蛋白(抗体、补体、干扰素等)构成了人体内的“保安部队”,维护身体的安全,他们需要定期更新,蛋白质是它们最基本的原材料。当蛋白质充足时,免疫细胞和免疫蛋白的数量充足、质量良好,这支“部队”的作战能力就很强大。
除此之外,维持机体的体液平衡、血液凝固、视觉形成、人体的运动等过程都与蛋白质有关,而且, 蛋白质也是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提供者。
蛋白质摄入不足会影响体内蛋白质的更新,导致生长发育迟缓、抵抗力下降、体重减轻、疲劳乏力,伤口不易复合,水肿等,严重不足时会引发慢性消耗性疾病。
虽然蛋白质有很重要的生物学功能,但由于人体不存储蛋白质,蛋白质摄入过量时,过多的蛋白质分解代谢,这个过程需要大量的水分,产生的氮等代谢产物通过尿液排泄,从而加重肾脏的负担。
蛋白质的来源
蛋白质有如此重要的作用,那么,哪些食物可以为我们提供蛋白质?
实际上,人体所需的蛋白质广泛存在于动植物性食物中,但是,不同食物来源的蛋白质,在营养价值上存在差异,特别是必需氨基酸的种类、数量和比例的不同。
奶类、蛋类、肉类、水产品等动物性食物来源的蛋白质,必需氨基酸种类齐全,数量充足,比例合适,营养价值比较高,但主要的缺陷是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含量也较高,而大豆蛋白也是非常优质的蛋白,其对健康的益处越来越被认可。
大麦、小麦等谷物中含有的蛋白质,各种必需氨基酸种类同样齐全,但由于相互比例不合适,有的过多,有的过少,属于氨基酸组成不平衡的蛋白质。
玉米、动物结缔组织和肉皮中的蛋白质,所含必需氨基酸种类不全,蛋白质的营养价值较低,因此,日常膳食应注意选择优质蛋白质丰富的食物,还要注意蛋白质的搭配。
动物性食物蛋白质含量较高,通常脂肪、胆固醇含量也比较高,过多的动物性来源的蛋白质摄入,也会摄入较多的脂肪和胆固醇,影响血脂水平以及导致体重的增加。
非常时期,每天需摄入多少蛋白质?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建议:“成年人应每天摄入65g~75g的蛋白质,最好有三分之一来自动物蛋白质,三分之二来源于植物蛋白质。”
人们普遍认为,健康成人每公斤体重,需要大约0.8~1.2g克蛋白质,如体重60kg,则对应每日蛋白摄入参考范围为48g~72g。
(注:该摄入量建议仅指人体的基本生理和结构需求)
针对非常时期,可以适当增加蛋白质的摄入,以此更好地提升免疫系统抵抗病毒的能力。中国营养学会推荐:“每天应摄入优质蛋白类食物(120—200g)如瘦肉、鱼、虾、蛋、大豆等,尽量保证每天一个鸡蛋,300克的奶及奶制品。”
*本文蛋白质知识整理自网络及公众号中国好营养,如有侵权请联系平台删除。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