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内镜下消化道止血术 消化内科

内镜下消化道止血术 消化内科

消化道出血可因消化道本身的炎症、机械性损伤、血管病变、肿瘤等因素引起,也可因邻近器官的病变和全身性疾病累及消化道所致。

内镜下消化道止血术适应症:除禁忌症外,各种原因所致的消化道出血。

操作方式:原则上根据出血原因及部位选择合适的止血方法。

‎1、局部喷洒药物止血:常规内镜检查确定出血病灶(对胃内有较多血液、视野欠清者,应给予洗胃)。经活检孔道送入塑料导管,对出血病灶喷射止血药物。

2、局部注射药物止血:内镜检查确定出血病灶,自活检孔道送入注射针,将硬化剂/组织粘合剂或肾上腺素注射于出血病灶,每一病灶周围黏膜下注射4~6点,每点注入1.0~2.0ml,视病灶大小,总量6~20ml。如注入血管内,则每次5~l0ml。注射后观察数分钟,出血停止即退出内镜。

3、高频电凝止血:内镜检查确定出血病灶,先清除血凝块,并调试好高频电发生器的电凝电流强度,一般调在3~4档。自活检孔道送入球形电极,当电极与病灶轻轻接触,立即通电,每次数秒钟,用脚踏开关控制,直视下见黏膜面发白、冒烟、出血停止,即撤去电极。观察l~2min,出血停止后退出内镜。

4、激光(氩离子束凝固)止血:内镜检查确定出血病灶,经内镜活检孔道导入光纤,调整角度钮,瞄准出血灶,设定光纤输出端功率:氩激光需6~9W,而Nd:YAG(掺钕钇铝石榴石晶体)激光需40W。照射时光纤输出端应距离病灶0.5~1.0cm,激光发射角度应掌握在70°~80°,每次脉冲时间3~5s,经照射治疗后,病灶表面凝固成一层灰白色的炭化层而止血。

5、微波凝固止血:内镜检查确定出血病灶,将连接微波发生器的同轴电缆送入活检孔道,将电极刺入出血灶边缘黏膜下,功率调整在40~50W左右,凝固时间在10~20s,分点凝固至黏膜发白、出血停止即可。

‎6、止血夹止血:内镜检查确定出血病灶,显露血管,通过钛夹置入器利用钛夹钳夹出血部位,应连同组织一起钳夹。

图片16.png

图片17.png

图片18.png

图片19.png

图片20.png

图片21.png

相关知识

消化内科内镜中心
消化科(含内镜中心)
内镜下止血术
内镜下电凝止血术对急性消化性溃疡伴出血的治疗分析
消化道息肉内镜下治疗操作规范
消化内镜中心
消化内科(脾胃病科)
胃肠镜室成功开展内镜下消化道息肉高频电切除术
消化内科第十一期健康科普讲堂: 让我们一起了解消化道出血
一举多得——消化内科开展透明帽辅助内镜下肛乳头瘤治疗术

网址: 内镜下消化道止血术 消化内科 https://m.trfsz.com/newsview14179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