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酿酒主要是指民间利用各种原料自行酿造的酒类,包括葡萄酒、啤酒和白酒等。在很多人的认知中,自酿酒往往被视为天然无害的饮品。他们认为自酿酒是用自家的粮食或水果酿造,真材实料,没有添加各种化学物质,所以喝起来更放心。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自酿酒过程中存在诸多风险。首先,自酿酒的原料来源不一定可靠。小酒坊的自酿酒原料大多是从市场购买,无法保证粮食的品质等级。不同等级的粮食酿出的酒品质差异很大,甚至可能含有杂质和悬浮物。其次,自酿酒的工艺不规范。与正规酒厂相比,小酒坊在粮食蒸煮的把控、酒曲比例、发酵时间等方面缺乏严格的标准,往往只是为了把酒做出来,而不注重口感和品质。再者,自酿酒的卫生状况堪忧。酿造过程中,温度把控、酿酒时间、原材料好坏等环节稍有疏漏,就可能导致甲醇超标。而且小酒坊的酿酒环境不公开,消费者对酿酒过程一无所知,缺乏专业规范的酿酒操作环境,让人对酒的安全性产生怀疑。
总之,自酿酒虽然在一些人看来具有天然、实惠等优点,但实际上存在着诸多潜在的危害,并非如人们普遍认知的那样天然无害。
自酿酒尤其是葡萄酒在发酵过程中,甲醇的产生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方面,原料中果胶物质分解、氨基酸脱氧和发酵原料的霉变都会产生甲醇。例如,葡萄皮中的果胶在果胶酶或热能的作用下分解出甲醇,霉变也会产生大量甲醇,并且发酵越彻底,甲醇含量会越高。通俗地讲,放的时间越久,自酿葡萄酒酒精浓度越高,含有的甲醇也可能较高。另一方面,以自酿葡萄酒为例,在产生酵母的同时也会有细菌滋生,在酒精浓度还没有达到一定程度时,酵母和细菌都能生存,这也可能助长甲醇的产生。
甲醇对人体危害极大。甲醇是一种有麻醉性的无色液体,毒性很大,对人体健康有害。5 毫升 -10 毫升甲醇可引起严重中毒,10 毫升以上可致失明,30 毫升可致死。它在体内有蓄积作用,不易排出体外,其氧化的产物为甲酸或甲醛,毒性更大。甲酸的毒性比甲醇大 6 倍,甲醛的毒性比甲醇大 30 倍。
自酿酒过程中易出现杂菌污染,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我们觉得可口美味的东西,微生物也同样喜欢。葡萄果实中大量的葡萄糖为酵母提供了适宜的营养来源,同时也为其他杂菌提供了良好的生存条件。自酿酒过程中,由于缺乏专业的设备和技术,很难有效预防杂菌污染,尤其在发酵过程中,无法控制微生物,杂菌很可能在里面生长,从而产生有害物质。
例如,家庭自制葡萄酒可能存在大肠杆菌超标等情况,国家酒类及饮料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专家表示,许多自制葡萄酒的配方有超标等问题,一些自酿的酒甚至含 “有毒” 物质。如果饮用被细菌污染的自酿酒,可能引发食物中毒等健康问题。
葡萄酿酒发酵过程中,会将糖分等物质转化为酒精,然后会产生大量气体。气体在完全密闭的容器中越来越多,产生出巨大的压力,一旦超过容器的承受限度,容器就会被炸开。
预防容器爆炸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在自制葡萄酒时,容器内一般要留 1/3 的空间以备发酵,盖子不要盖得太紧;二是应优先选用钢制和食品级塑料容器,最好选择大口的容器;三是发酵期间严禁将容器密封处理,应在瓶口留有空隙或用八层纱布封口。
甲醇超标:自酿葡萄酒中甲醇超标的风险较高。一般来说,选用新鲜葡萄,酿造方法得当就不会出现甲醇超标现象,但是当原料出现霉烂,或者储存温度过高时很容易出现甲醇超标。如果使用过多葡萄籽、葡萄干等,或者过少的酵母菌等,也会增加甲醇的含量。摄入过多甲醇会对人体造成严重危害,可能会导致中毒症状,如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严重时可能导致失明和死亡。甲醇是一种强烈的神经毒剂,进入人体后会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对身体健康造成严重损害。
杂菌污染:自制葡萄酒容易受到杂菌污染。由于自制葡萄酒很难达到工厂的消毒条件,对容器以及葡萄的消毒不彻底,杂菌很容易残留,然后繁殖,影响葡萄酒质量。葡萄在常温下不易保存,很容易发生霉变,如果新鲜度不高,还会使酒中更容易滋生霉菌。自制葡萄酒不能够实现全程封闭式消毒生产,很难达到卫生标准,从而导致肠胃不适。
易爆炸:选择合适的容器发酵葡萄是很重要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葡萄发酵,产生酒精和气体,容器中压力过大,不合适的容器就可能会发生爆炸。
诱发胃肠炎症:自酿白酒若工艺较差或者卫生条件不符合,酿酒的过程中,酒内可能会含有多种致病微生物,饮用此类酒后会引发胃肠炎症。饮酒越频繁,饮酒越多,就越容易发生急性胃肠炎。主要是由于酒中的酒精刺激损伤胃肠道黏膜而引起。常见的表现就是饮酒后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不适症状。而且突然大量的喝酒还有可能会发生胃出血或者是胃穿孔,严重情况下可能危及生命。
肝脏损伤:白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乙醇进入机体后会转化为乙醛,并与蛋白质结合,形成乙醛 - 蛋白加合物,容易损伤肝细胞。长期饮用自酿白酒会导致肝脏受损,甚至引发肝硬化,严重的还会导致肝癌等严重疾病。
酒精中毒:自酿白酒的度数无法控制,如果酒精度数比较高,大量饮用可能会引起酒精中毒,出现运动不协调、昏睡等症状。自酿白酒的酒精含量往往较高,超过国家规定的酒精含量标准,长期饮用会对身体造成严重的危害。
长期饮用自酿酒,尤其是自酿白酒,其中大量的酒精会对肝脏造成严重损害。酒精进入人体后,主要在肝脏进行代谢。乙醇首先被转化为乙醛,乙醛与蛋白质结合形成乙醛 - 蛋白加合物,这种物质会损伤肝细胞。长期如此,肝脏细胞不断受损,可能引发肝脏炎症,逐渐发展为肝硬化。像前面提到的案例中,50 岁出头的杨先生,爱喝自酿酒二十多年,最终被诊断为酒精性肝硬化,还同时重叠感染了乙肝和丙肝两种病毒性肝炎。严重的肝硬化可能进一步恶化为肝癌等严重疾病。数据显示,长期大量饮酒的人群患肝癌的风险比不饮酒人群高出数倍。
自酿酒由于工艺和卫生条件限制,可能含有多种致病微生物。饮用后,这些微生物会刺激胃肠道黏膜,引发胃肠炎症。长期饮用自酿白酒,其高浓度的酒精会持续刺激肠胃黏膜,可能导致胃炎、胃溃疡等疾病。随着病情的发展,甚至有引发胃癌的风险。有研究表明,长期饮酒人群患胃炎、胃癌的概率比一般人群高出 30% 左右。此外,饮酒还可能导致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问题,影响身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进一步削弱身体的免疫力。
自酿酒中的酒精会损害人体的神经系统。长期饮用会导致记忆力下降、智力减退。酒精会影响大脑神经元的正常功能,破坏神经细胞之间的连接。情绪也会受到影响,出现情绪波动、抑郁等症状。严重时,还可能导致神经系统细胞死亡,进而引发抽搐、昏迷等症状,甚至危及生命。例如,66 岁的张先生长期饮自酿酒致小脑功能紊乱,走路不稳,且对神经系统特别是小脑已经造成了一定程度的不可逆的损伤。
长期饮用自酿酒会引起心脏病和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酒精会刺激血管收缩,使血压升高。同时,还会影响心脏的正常功能,增加心脏病的发病风险。长期饮酒还会增加中风和冠心病的风险。数据表明,长期大量饮酒的人群患心血管疾病的概率比不饮酒人群高出 40% 左右。严重的情况下,可能直接导致心脏病发作或死亡。
像杨先生那样,本身患有慢性乙肝等疾病的人群,再长期饮用自酿酒,会加重肝脏负担,病情很快会进展到肝衰竭而危及生命。自酿酒中可能隐藏着甲醇和杂醇油等有害物质,这些物质对肝脏有一定毒副作用。长期饮用自酿酒,肝脏不断受到损伤,一旦超过肝脏的承受能力,就可能引发肝衰竭等严重疾病。
自酿酒存在的风险已经十分明确,相比之下,正规厂家生产的酒在多个方面具有显著优势,能够确保消费者的安全和健康。
正规厂家在原料选择上严格把关。以葡萄酒为例,正规厂家会挑选优质的葡萄,确保葡萄无霉变、无农药残留超标等问题。对于白酒,正规厂家选用的粮食也经过严格筛选,保证品质等级符合标准,从源头上减少了甲醇等有害物质产生的风险。
在生产设备和环境方面,正规厂家拥有先进的酿酒设备和严格的卫生标准。专业的设备能够精确控制发酵温度、时间等参数,避免因温度过高或过低、发酵时间过长或过短而产生有害物质。同时,良好的卫生环境能够有效防止杂菌污染,确保酒的纯净度。
正规厂家还具备专业的工艺流程和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从制曲、发酵到蒸馏、陈酿,每一个环节都有严格的规范和标准。例如,在白酒生产中,正规厂家会通过科学的勾调技术,使酒的口感更加协调、醇厚。对于葡萄酒,正规厂家会采用先进的过滤和澄清技术,去除酒中的杂质和有害物质。此外,正规厂家会对每一批次的酒进行严格的检测,确保甲醇、杂菌等指标符合国家标准。
正规厂家生产的酒在口感和品质上也更有保障。经过专业的调配和陈放,酒的口感更加丰富、细腻,具有独特的风味和香气。而且,正规厂家通常会注重品牌建设和口碑维护,对酒的品质要求更高,消费者可以放心购买和饮用。
总之,为了确保自身的安全和健康,消费者在选择酒类饮品时,应尽量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酒。不要被自酿酒所谓的 “天然”“实惠” 等表象所迷惑,要认识到自酿酒存在的潜在风险,做出明智的选择。
相关知识
警惕!瘦身的潜在风险
家庭自酿葡萄酒:风险剖析与安全指南
饮酒的健康选择与潜在风险:你需要知道的
保健品竟成“伤身”利器?警惕这些潜在风险!
一小孩半夜吃坤风险(黄)需警惕
警惕!老人饮用润肠通便茶的潜在风险
警惕!西柚与药物相互作用的潜在风险及安全用药指南
警惕盲目追捧“神奇茶”,健康风险需警惕
警惕!诺和诺德Ozempic与视力丧失风险或有关,患者需提高警惕
爆炸,中毒,家庭自酿葡萄酒风险大
网址: 自酿酒:潜在风险需警惕 https://m.trfsz.com/newsview14466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