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是由形态特殊的椎骨和椎间盘连接而成,位于背部正中,上连颅骨,中部与肋骨相连,下端和髋骨组成骨盆。脊椎不仅起到支撑身体、缓冲压力的作用,同时也能保护我们的脊髓、神经和内脏器官,是人体的第二条生命线,在人体当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如果脊柱遇到问题了,会对人体的健康造成很大的影响。日常生活中,很多看似不起眼的小动作就会加速脊柱骨骼的老化,长此以往就会导致骨骼变形,诱发诸多健康问题。
久坐久趴
学习、办公、午睡等
现代人办公或者学习常常一坐就是一天,对于身体健康的危害是非常大的。长时间坐着是脊柱最累的姿势,久坐不仅减少脊椎的血流量,令你的背部加重负荷而疲惫不堪,而且使背部承受的压力比站立或行走高30%。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养成 工作或学习1小时左右就起身活动的习惯。
中午趴在桌子上打盹,这样也是非常不利于颈椎保持生理弧度,会导致各种颈椎问题。有背痛或颈痛的人,尤其不能趴着睡,会加重病情。
侧身久站
乘车、等车
站姿不仅影响人的形象,还与健康息息相关。长时间的久站首先就是对下肢有危害,容易产生静脉曲张、关节炎等。其次,长时间的久站背部的脊椎带来过大的压力,容易损伤脊椎。也不要长时间把身体重心放在一条腿上,腰椎两侧受力不均很容易导致骨盆歪斜、脊柱弯曲、腰背疼痛等症状。站立的时候应注意 保持正确站姿,做到 挺胸、抬头、双臂自然下垂, 让全身重量均匀分布在两条腿上,利于骨骼舒展和呼吸通畅。
久蹲
摘菜、洗衣服、擦地
保持任何一种姿势过久都伤健康,蹲姿也一样。相关研究表明:平躺时膝盖的负重几乎是零,站起来和平地走路时负重是体重的1~2倍,跑步是4倍,而蹲和跪是8倍。下蹲时,有些人习惯上身前倾,这会导致腰部承压过大,不仅伤害腰肌,腰椎也会受不了。而且下蹲时膝盖弯曲,负荷增加,长时间或频繁蹲起会磨损膝盖,引起膝关节疼痛,甚至发展成骨性关节炎。此外,临床上也常见久蹲后起身时扭到腰的例子。患有膝、髋、踝关节损伤或腰椎间盘突出、腰背疼痛的人群,都易出现这一问题。所以尽量不要深蹲或减少深蹲时间,别超过20分钟。老人下蹲最好扶着桌子或椅子,减少膝关节压力。
卷曲半卧
窝在沙发玩手机、看书等
专家指出,由于半卧位时腰椎缺乏足够支撑,导致原有弧度被迫发生改变,椎间盘所受重力增大,不利于腰椎和脊柱保持生理结构,久而久之会导致肌肉劳损、脊柱侧弯甚至诱发腰痛、颈椎病和腰椎间盘突出等。
低头夹颈
玩手机、看报纸、打电话等
长期低头玩手机、看报纸的时候,颈椎往往承受着更重的头部重量,也会使颈部的肌肉无法得到休息,颈部神经和血管也受到挤压,从而引发多种疾病,像头脑发胀,思维混乱等。低头看手机不应超过15分钟,最好 保持手机与视线齐平或稍低,头部保持直立(最多低头不要多于15°), 不要含胸驼背。
长时间伏案工作的人还会有夹颈问题的存在。例如有人会习惯将电话夹在头和脖子之间。殊不知,颈椎向一侧过度用力,可能导致颈部肌肉痉挛和过度疲劳,造成脖子酸胀、疼痛埋下颈椎病的隐患。
直膝弯腰
提重物、系鞋带、捡东西等
当弯腰超过90度时骶棘肌无法起到维持脊柱位置及保护韧带的作用,直膝弯腰的提取和搬运重物时,不能有效发挥髋、膝关节周围肌肉的力量,极易造成腰骶部扭伤。我们在搬取重物时尽量采用图中的第二种姿势, 屈膝下蹲, 使物体尽量靠近自己的身体, 让脊柱保持垂直状态, 用腿部肌肉力量支撑身体缓慢站起来, 避免突然用力。
不良睡姿
枕手臂、俯卧睡等
不良睡姿对脊柱造成的劳损,是导致各种脊柱病的根本原因。睡眠姿势以 仰卧位或 侧卧位为宜,四肢自然伸直或微屈,全身肌肉更易放松。仰卧睡时,只要床舒适,四肢保持自然伸展,可使全身肌肉放松,并使腰椎间隙压力明显降低,减轻腰椎间盘后突,对于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是最佳体位。同时侧身睡有利于维持脊柱正常的生理曲线,减轻背部和颈部的压力。
只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才能够帮助我们远离病痛。
纠正日常的不良姿势,
包括站姿、坐姿、睡姿等;
适当的加强锻炼,增强体质。
如发现脊柱健康问题,
应及时到正规医院检查就诊。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