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高校女大学生自拍相关行为与体像满意度的关系研究

高校女大学生自拍相关行为与体像满意度的关系研究

在社交媒体被广泛使用的今天,自拍行为已经成为女大学生人群自我展示的一种普遍方式。这一行为既体现出个体对于外貌的重视,也会影响个体的体像满意度。体像满意度测量了个体对于自己外貌、体型和体重的感知程度,它是自尊和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尽管现有研究探讨了自拍行为对女性体像满意度的影响,但对高职院校医学相关专业女大学生的专门研究仍相对有限。本研究以女大学生为被试,在搜集1237份有效调查问卷基础上,对大学生自拍行为现状及与体像满意度关系进行了分析,目的在于为今后心理健康教育及干预工作提供实证依据。

一、研究背景

在互联网与智能手机盛行的今天,社交媒体已经逐渐成为当代青年日常生活中的一个重要内容,特别是在大学生这一群体中。自拍行为以自我表现与社交互动为主要方式很快风靡年轻群体。女大学生因其注重外表而成为自拍行为的重要践行者。社交媒体平台中,自拍既是对个体生活的记录,也是外貌展示与社会认同表达的方式。通过自拍,个体可以根据社交反馈(如点赞、评论)来验证自身的外貌吸引力,并在一定程度上获得心理满足[。但是,这一行为还会引发诸如过分注重外貌,歪曲认识自己的形象甚至造成身体和心理上的焦虑等问题。体像满意度作为个体感知自己身体外貌、体型、体重的一项重要心理学指标直接关系到个体自尊心、幸福感及心理健康。对女大学生来说,体像满意度与外貌管理、社会评价和心理适应等因素关系密切。自拍行为作为经常自我展示的行为,有可能会通过外界评价和个体自我认知之间的互动而对体像满意度产生进一步的影响。自拍过程中照片美化和编辑工具的大量运用也不同程度地加重了女大学生们对于理想容貌的追逐[3]。

二、高校女大学生自拍相关行为与体像满意度的理论基础

高校女性大学生的自拍行为与其对体像的满意度之间的联系,是基于多个学科交融的理论体系构建的,其中主要涵盖了社会心理学、自我展现、体像以及社会比较等理论。自拍作为一种越来越普遍的个人表达方式,其核心是通过视觉图像来展示自我,这种方式能在社交媒体上以视觉的形式呈现出个体希望被他人看到的形象。在社交媒体高度发展的今天,自拍并不只是一种技术行为,它也是承载了个体自我形象预期与社会反馈预期的一种重要心理机制[4]。

从社会心理学角度来看,个体在微博,朋友圈,小红书,Instagram等等社交平台上自拍上传,在这些行为的背后常常隐含着获得外界认同和加强自我认知的激励。自拍行为一方面有助于女大学生展现人格,记录人生,形塑身份,但同时也必然会处于别人的评价系统中。社交反馈指标,如点赞数,评论内容,浏览量等等,已经渐渐成为评价个人吸引力,外貌优势乃至社交价值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这一反馈机制使外部社会评价向内部心理评价转变,从而影响到个体自身体像满意度。

体像理论着重指出个体对于自身身体形象所产生的感知,态度和情感体验形成了他的“体像”观念。这一概念对于女性群体来说特别敏感,特别是审美标准单一化和瘦身文化大行其道的社会语境,使得体像满意度和心理健康,自尊水平和自信心息息相关。女大学生处在身心发展和自我认同迅速形成时期,受外貌相关标准影响较大。在经常自拍、持续修饰图片的同时,个体更倾向于以修图之后的“理想自我”为对比参照来逐步扩大现实自我和理想体像的差距,导致不满和焦虑[5]

三、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次研究以高职院校医学相关专业女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涉及以临床医学、医学检验技术、医学美容、针灸推拿和护理学专业女生为主。这类专业学生一般都比较注重健康、外貌,由于所学专业特点她们在外貌认知上可能会比较灵敏。大一、大二、大三三个层次,以保证样本具有广泛性与代表性。采取方便抽样调查法,在知情同意的基础上发放调查问卷,共发放问卷1309份,剔除部分缺失作答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237份,有效回收率为 94.49% ,其中大一为357人,大二为471人,大三为409人,年龄为 17~23 岁。BMI平均值(身体质量指数)为 22.08 。

(二)问卷设计

为了探究高校女大学生自拍行为与其体像满意度之间的关系,设计了由多个内容组成的问卷,问卷共分三大板块。第一部分是一般资料调查部分,搜集了研究对象基本人口学资料,内容涉及年龄、性别、年级、生长环境、月消费水平、监护人的文化程度和个体性格特征。这些基础数据既是对后续数据分析的背景支撑,又是说明自拍行为与体像满意度之间差异的潜在解释变量。性格特征、消费水平等等都会对个人自拍行为产生直接的影响,例如性格比较开朗的同学可能会更加愿意展现自己,自拍的频率会比较高。第二部分重点考察与自拍有关的行为。问卷设计借鉴国内外有关自拍行为研究文献,结合医学类高职院校女生特点做适当修订和补充。问卷涉及自拍频率、自拍动机、自拍照片发布平台、美颜工具使用、照片编辑行为、自拍满意度等。例如,针对自拍动机的题目包括“你自拍的重要理由有哪些呢?”以及“你通常会用到几种美颜工具?”等问题。尤其是自拍照片发布平台以及编辑习惯等,都可以体现个人对自拍行为外貌管理意识水平。第三部分为体像满意度量表。该研究使用了由Cash等人设计的标准体像满意度量表,这一量表经过广泛应用,能够有效地评估个体对于自己的外观、体型和体重的认知和满意度。内容涉及外貌

满意度、体型满意度和体重满意度几个维度。例如,“你对外表满意吗?”“你对自己的体型满意度是多少?”等。体像满意度量表能够帮助揭示自拍行为与个体自我认知之间的复杂关系,从而分析自拍行为是否会引发对外貌的焦虑或不满。

(三)数据收集与处理

数据分析使用SPSS25.0软件处理,根据具体研究问题选择适当统计方法。首先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对基础人口学特征以及自拍行为整体状况进行了描述性分析,并揭示了样本基本分布规律。然后,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等方法,探讨不同人口学变量(比如年级、职业、消费水平)在自拍行为与体像满意度上的差异。此外,研究通过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探讨自拍行为(比如自拍的频率、美颜工具的运用等)与体像满意度之间的具体关系。通过对统计方法的慎重选择与运用,保证研究结果的准确性,避免统计学上的常见误差,保证所得结论科学可靠。

四、数据分析与结果

高职院校医学相关专业1237名女大学生以18-20岁居多。18岁占比 29.35% ,19岁占比 32.90% ,20岁占比 30.72% ,21岁及以上占比 7.03% 。大一的学生比例为 28.86% ,大二的学生占 38.08% ,而大三的学生则占 33.06% 。在学生中, 21.26% 来自城市地区, 78.74% 来自农村地区,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占 51.33% ,护理学专业占 15.84% ,临床医学专业占 17.22% ,医学美容专业占 10.27% ,而针灸推拿等其他专业的学生比例为 5.34% 。另外,家庭的月度消费主要集中在1000至3000元的范围内,这占据了 77.36% 的比例,尤其是大三的学生,他们的消费水平更为突出。生源地与消费水平对于自拍行为与体像满意度具有潜在的影响作用,并会在之后的分析中进行深入探讨。在学业压力方面,有 76.48% 的学生表示他们有压力,特别是在大三年级,这一比例高达 80.44% ,明显超过了大一和大二的学生。另外,有 58.93% 的学生与他们的父母关系相当和谐,而 37.83% 的学生表示他们的家庭关系是和谐的, 3.24% 的学生与他们的父母关系不和谐。家庭背景与学业压力对外貌认知与体像满意度有显著影响。

表1不同年级、年龄、家庭收入及自拍频率对体像满意度的影响

五、讨论

研究对高职院校医学相关专业1237名女大学生自拍行为和体像满意度进行分析,以揭示自拍行为与体像满意度间存在着复杂联系。研究结果显示:频繁自拍和体像满意度呈显著负相关,特别是美颜工具使用对于体像认知影响特别显著。本研究结果与社会比较理论、自我呈现理论等前人理论框架相一致。女大学生们在社交媒体逐渐盛行的大环境中通过自拍来展现自己的容貌,一般都会利用美颜工具来修饰自已的形象,以此来达到社交平台所盛行的审美标准。但经常的自拍、照片美化等行为却使她们更注重外貌细节而使自己外貌不满加剧,从而影响体像满意度。

社交媒体中,自拍成了很多人表现自我形象的一大方式。尤其是对于年轻女性,自拍不仅是表达自我个性和风格的一种方式,还是社交互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女大学生利用自拍上传社交平台来争取别人的注意与好评,但是这一行为会给其体像满意度造成不利影响。经常自拍学生普遍过于注重别人的回馈,不断地将自己的长相和别人理想化的形象进行对比,从而加重其体像焦虑。这一观点与社会比较理论的核心思想是一致的,即在进行自我评估的过程中,人们通常会把自己与其他人,特别是在外貌方面,进行比较,社交媒体中的对比对象一般为修饰美化后的形象,易造成用户对于真实外貌不满意程度的提高。

同时发现女大学生体像满意度随年级升高而降低。这种现象或许和大三学生所承受的多重压力不无关系。大三阶段往往是同学们学业压力、社交压力以及将来就业压力最大的时期,这都有可能使她们更加注重外表,希望能在社交及职业场合得到更大的肯定。具体来讲,大三学生外貌满意度显著降低可能与其对社会期待及就业市场焦虑相关。研究显示外貌通常被视为获得社交与职业优势的重要元素,这一概念可能会对高年级大学生体像评价产生部分影响。

进一步分析发现自拍频率高的大学生对体型与体重的满意度显著低于自拍频率低的大学生。由此可见,社交媒体中外貌展示和反馈会加重其体像焦虑。自拍频繁与否与自我呈现理论紧密相关,它认为人们是通过对容貌的呈现建构并保持其社会形象。但经常的自我展示行为可以使人更关心别人的回馈,从而引发自我形象焦虑。当别人的回馈不及期望或者自我所呈现的影像与实际影像有落差时,则易造成自我评价消极,体像不满意等问题。

本研究中特别引人注目的一点是,频繁使用美颜工具的学生在体像满意度,特别是体重满意度方面表现出显著的下降。美颜工具以修饰、增强理想化身体形象的方式与真实身体产生强烈反差,从而进一步激化女大学生对于自身容貌的不满情绪。这也符合身体客体化理论,即当人们不断地通过外在标准来评价自身时,就会渐渐地把身体看成外在的物体,从而忽略掉身体的作用以及健康的意义。美颜工具运用过多,不仅会使学生深陷追求完美外貌的泥沼,也会使她们不能接受真实的外貌形象而产生一种对于理想化身体的依赖性。这种依赖性进一步减弱了她们对体像的满意程度。

根据以上发现,研究给出了针对性建议。大学生特别是高年级女大学生要增强对自己容貌的积极感知,切忌过分依赖美颜工具及别人的容貌评价。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可通过指导学生建立正确外貌观等方式来帮助学生增强自我接纳与自尊。采取积极干预措施如进行关于自我接纳、自我形象等工作方能有效降低学生体像焦虑、理想化形象追求等。

参考文献

[1]李庚寅.体像烦恼对高校大学生社会交往的影响研究[D].昆明:云南财经大学,2023.

[2]王秦雨.团体辅导对体像烦恼高校学生网络依赖行为的干预[D].苏州:苏州大学,2021.

[3]宿飞扬,庄瑞雪,李凌云.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大学生自我体像调查——以山东师范大学为例[].教育观察,2021,10 (17): 64-67.

[4]潘纯熙.社交媒体中的自恋、比较与竞争:大学生“自拍成瘾”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2021.

[5]洪伟,刘儒德,郭明佳,等.自我感知的外表吸引力与自拍发布行为的关系: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心理科学,2019,42 (01): 88-94.

本文得到以下项目支持: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2023年度校级科研项目“高校女大学生自拍行为与体像满意度的关系及干预研究”(23QNRWP06)。

(作者:郑婷娜、李甜,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张嫦娟,张掖市中医医院)

相关知识

长春某高校大学生身体满意度与减肥意向的关系
大学生亲密关系与自尊的研究
大学生心理健康:自尊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pptx
环境养生与健康相关关系的研究
学校健康管理系统与家长参与度的关系研究
大学生极不健康减肥行为影响因素研究
女大学生运动承诺与锻炼坚持的关系研究
社交媒体健康信息关注度对大学生健康行为与认知影响研究
意外妊娠与孕早期妇女健康相关行为的关系
高校大学生网购消费行为研究

网址: 高校女大学生自拍相关行为与体像满意度的关系研究 https://m.trfsz.com/newsview1489531.html